父母对自己过往行为的经验和总结往往无法应对临近的育儿难题其实,那些看起来很会教育小孩的父母都是抓住了育儿上的一些基本原则,这才让他们在教育小孩时显得游刃有余。那么,这些原则都是什么,谁不想成为一个可以教好孩子的父母呢?
在教养孩子这件事上很多父母的做法过于简单粗暴,面对孩子的错误行为,大多数人会选择立即呵斥孩子。若是脾气火爆些的爸妈可能还会对孩子动手。其实父母听到孩子止不住的哭闹,看到被孩子搞得一片狼藉的客厅,他们大声呵斥孩子也只是希望孩子能够反省自己的错误行为并起到警告作用,以防孩子再次做出同样让父母崩溃的事情。
多经历几次之后,父母慢慢会对自己呵斥孩子的行为做出反思。但育儿路上的问题一个接一个,形式花样不断翻新,父母对自己过往行为的经验和总结往往无法应对临近的育儿难题其实,那些看起来很会教育小孩的父母都是抓住了育儿上的一些基本原则,这才让他们在教育小孩时显得游刃有余。那么,这些原则都是什么,谁不想成为一个可以教好孩子的父母呢?
一、榜样的力量
哲学家塞涅卡说过:“教诲是条漫长的道路,榜样是条捷径。”从孩子的咿呀学语到蹒跚学步,无一不是对家长的模仿。
可见孩子的行为模仿能力与生俱来,他们更善于从父母的一言一行中找到模仿点。假设孩子时常见到父母对彼此颐指气使,那么孩子有大概率会对自己的朋友指手画脚;假设父母经常在吃饭时大声交谈,孩子也不太可能会安静地吃饭;如果你时常在孩子面前抱怨自己的父母这不好那不好,孩子将来必然不会太孝顺。
二、赞美的强化
孩子更能从旁人的激励和赞美中强化自己的积极性。林肯曾坦言:“我之所有,我之所能,都归功于我天使般的母亲。”
正面的积极鼓励对每个孩子来说是成长路上必不可少的“催化剂”。尤其是父母对孩子的每一个肯定,这类积极的强化具体该怎么落实呢?这件事说来也不难,但需要的是日复一日的坚持。父母只需每天对孩子做的事情给出自己的建议和赞美。比方说“宝宝你今天可以做到准时起床真是太令我欣慰了”、“老师告诉我,你今天在学校有好好吃饭哦,真是太棒了”、“谢谢你愿意帮妈妈拿拖鞋”之类。孩子每天可以听到父母对自己行为的肯定,就会过得积极且富有热情。
三、坚决的执行
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说,先进的脑部扫描技术已能反映出大脑神经,尤其是大脑前额叶皮层,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改变。在涉及理解、推理、计划和解决问题时,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大脑处理信息方式明显不同。成年人往往会预测某一行为会触发的后果,从而调整当前的行为。但孩子不会,他们的大脑还未发育完全,生理的限制让孩子总是沉浸于当下的情景。
此时需要父母坚决进行一些行为制止,将孩子从情景中拉出来。这不仅是育儿的关键步骤,也是为了让孩子的脑部发育更加成熟。举一个日常的情景作为示例。到了该吃晚饭的时间,妈妈喊了孩子三四次过来吃饭。但孩子仿佛聋了一般,依然抱着手机打游戏。这种时候,父母就该立即制止孩子沉浸于手机游戏的行为。或许孩子会哭会闹,甚至因此埋怨上父母。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