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岁钱会不会被“没收”,导致孩子两种不同的人生
时间:2023-01-28 14:15来源:互联网 作者:Fairy 点击:
在春节收红包这个时间点,正是教会孩子认识压岁钱背后的文化意义,认识金钱、培养消费观的大好时机。

新年到,走亲戚拜年热热闹闹,孩子们更是开心得不得了,因为可以收到不少的压岁钱,口袋总是鼓鼓囊囊的。

 
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孩子的快乐只有半天,到了晚上,妈妈就会用各种方式,“威逼利诱”让孩子交出压岁钱,满满的都是套路啊。
 
“你还没有银行卡,我想给你存着,等你要了再跟我说。”
 
可存着存着,这些钱,就再也没有回到孩子的手里,先妈妈要钱的时候,她满脸无辜。
 
“等过完年再给你,免得你每天东跑西跑,钱都被小偷偷走了!”
 
孩子钱有没有被偷我不知道,但此时的妈妈,就像是个“偷钱”的小偷。
 
其实,家长们的出发点是好的, 生怕孩子没有合理使用这笔钱,随意挥霍,更有甚者,拜金,和同学攀比,所以家长才直接“没收”。
 
但擅自没收孩子的压岁钱,很可能伤害到了孩子。孩子失望,心生怨念,对金钱更加渴望。
 
在春节收红包这个时间点,正是教会孩子认识压岁钱背后的文化意义,认识金钱、培养消费观的大好时机。

压岁钱背后的文化意义
 
如果你问一个孩子,压岁钱是用来干嘛的?
 
他的回答90%会是:我给长辈拜年,他们就要给我红包。
 
春节期间,借着孩子收到压岁钱的高兴劲,可以给孩子们说说这背后的文化意义。
 
压岁钱并不仅仅是长辈给晚辈红包这么简单。
 
在以前,压岁钱是用来治退妖魔的,最早的时候,叫压祟钱。
 
传说,古时候有一种叫“祟”的小妖怪,黑身白手,每到大年三十夜,就出来害人。
 
它用手一摸熟睡的孩子,孩子就会大哭,发烧生病,等病好了,原本聪明的孩子也变成了傻子。
 
人们害怕“祟”出来作怪,便通宵点亮灯火不睡,这就是守祟(守岁)。
 
有这么一家人,夫妻俩老来得子,大年三十晚上,孩子把玩着红纸包着的八枚铜钱,直到入睡也放在枕边。
半夜,一阵巨风吹开了房门,“祟”来了!
 
当“祟”要用它的白手摸孩子的头时,孩子的枕边竟裂出一道亮光,“祟”尖叫着逃跑了。
 
第二天,夫妻两人把红纸包铜钱的事告诉了大家,大家相继模仿,果然,“祟”再也不敢来了。
 
原来,这八枚铜钱是由八仙变的,在暗中保护孩子呢!
 
后来,人们把这钱叫 “压祟钱” 。又因“祟”与“岁”谐音,随着岁月的流逝,就成为 “压岁钱”了。
 
 
压岁钱是汉族的春节传统,一般在新年倒计时时,由长辈将钱装进红包袋内给晚辈,寓意着保佑平安,而得到压岁钱的晚辈,就能平平安安地度过一年。
 
如今,压岁钱不仅仅寓意着长辈保佑晚辈健康,更多的是承载一种祝福,代表着长辈对晚辈的关爱,是爱的传递。
 
 
认识金钱,培养孩拥慕鹎?�
 
认识了压岁钱背后的文化意义和来源后,就可以展开下一步的金钱观培养。
 
对于压岁钱的管理,许多教育专家早已有了定论:
压岁钱作为孩子接触的“大收入”,其实也是父母给孩子树立正确金钱观的好机会。
 
如果孩子拿到了压岁钱,不妨趁此机嵛饰仕?耗阒?狼?苡美锤墒裁绰穑�
 
对此,我相信孩子一定会很积极地回答:
用来买零食、买文具、买玩具、买课外书、买衣服、去游乐园......
 
发现没有,大多数孩子对于钱的认知十分有限,只知道它能用来买东西,并不知道其他用途。
因此,这是一个树立孩子正确金钱观的绝佳时机。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问题入手。
 
1. 告诉孩子钱从哪里来 
 
有专家曾对小学生做过一个调查,研究发现:
 
只有20%的孩子,知道钱是父母辛苦工作而来,有很多孩子以为钱就是直接从爸爸妈妈的钱袋里拿出来的。
 
孩子对于金钱的错误认知,导致平常花钱大手大脚,甚至还有可能因为游戏、直播等,一夜之间将父母积攒的钱花光。
在特定的时期,我们必须和孩子谈钱。
 
告诉他,家里的每一分钱,都是爸爸妈妈努力工作换来的。
 
如果可以的话,每隔一段时间,就带着孩子体验何为赚钱,无论是自己做点小手工在小区内售卖,还是去超市体验当小小收银员。
 
2. 让孩子明白钱不是万能的
 
有些父母会向孩子灌输“我们家不差钱,以后这些钱也都是你的”这样的错误观念,久而久之,孩子就养成了“金钱万能”观。
 
我们可以告诉孩子:
金钱确实可以买到很多东西,但是它买不到知识,买不到他人对你的肯定和尊重,买不到朋友,买不到家人,买不到健康,买不到爱……
 
甚至,你还可以和孩子说:
 
我们家虽然不差钱,但这些钱是爸爸妈妈努力挣的,并不属于你。
 
我们把钱花在你的身上,是我们对金钱的支配自由,并不意味着这些钱你能够随意动用。
 
在将来,你也一样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金钱,这样获得的钱,才是真正属于你的。

3. 分清“真想要”和“假想要”
 
有些妈妈会通过让孩子分清“想要”和“需要”,来培育孩子的金钱观,其实这是不够准确的,因为在很多情境下,“想要”和“需要”的概念是模糊的。
 
更加准确的做法,是帮助孩子分清“真想要”和“假想要”,即在一堆的“想要”中做取舍。
 
例如事先和孩子约定好,今天只能买一个玩具。
 
当孩子抱着一堆玩具结账时,温柔地告诉他:
 
妈妈知道这些你都喜欢,但我们之前约定好只能买一个,现在需要你挑选出今天最想买的那一个,并把其他的放回去。
 
在这个过程中,他一定会纠结、会犹豫、会反复比较,不要催孩子快点做出决定,给他思考和斟酌的时间。
 
在一堆“想要”中挑选什么是“真想要”什么是“假想要”,是需要父母的观察和引导,还有时间的积累。
 
通过“真想要”的选择,孩子会逐渐养成和金钱的良好关系,并从中学习支配金钱的正确方式。
 
压岁钱怎么处理?
 
教会孩子理财
 
在《富爸爸,穷爸爸》一书中,清崎先生说过:只要孩子一开始对钱感兴趣,就该教他们理财了。
因此,当你看见你的孩子拿到压岁钱,兴高采烈地把他们放进自己的小包包里, 就应该意识到,这是教他们理财的最好时机之一。
教孩子理财,不等于让孩子把压岁钱上缴,你替他做理财。
 
更多的,要让孩子参与进理财过程中,一步步地了解怎么做,为什么要这么做。
 
在这里,推荐一种压岁钱理财的方式,可以将孩子的压岁钱分为5份:
第一份约为10%,用于给孩子自由支配,无论是买零食、玩具还是学习用品都可以,花完以后就没了。
第二份约为10%,鼓励孩子奉献自己的爱心,捐给贫困山区的小朋友等,用于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和感恩之心。
第三份约为20%,作为备用资金,平均分到每个月或每个季度,定期交给孩子,用于同学聚会,或是生日礼物等。
第四份也是10%,用于家庭计划的辅助,例如家庭购物时出一小份额,或是家庭出游时的部分花销,目的是让孩子更具有家庭参与感。
第五份是50%,这一大部分的钱可以存起来,或是购买教育基金等理财产品,等孩子再长大一些能够用到。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具体如何分配,一定要和孩子共同商议,保证双方都能合理接受。
另外,如果约定好了份额,家长就一定要说到做到,该给的时候就得给,不能打马虎眼。
不仅是压岁钱,平日里,也要逐渐为孩子灌输理财的相关理念和知识。
当然,孩子处于不同的年龄层,所需要掌握的理财信息也是不同的。
 
3岁-6岁的学龄前儿童,重在培养概念
 
4~6岁是培养孩子金钱观的最佳时期,而他们的金钱观培养,重点在于了解基本概念,尤其需要加深孩子对于“小钱”和“大钱”的理解。
有一位妈妈的做法非常值得借鉴:
 
她为女儿准备了2个存钱罐,让他学会辨别钱的多少和用途。
 
粉色的小猪存钱罐,用于投放1元以下的硬币;积累到一定程度,把钱取出来,换成整钱,放进招财猫存钱罐里。
 
这样,孩子就能清晰地认识到什么是零钱,什么是整钱,也能明白“由零到整”的不易,避免出现日后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
 
2. 7岁-11岁的孩子,重在培养习惯
 
上了小学的孩子,需要重视习惯的培养,无论是学习习惯,还是关于用钱的习惯。
每周给孩子一点零花钱,让他学会自己合理安排开销或是储蓄,从日常中逐渐尝试金钱管理。
同时,可以设置一些有偿劳动,例如帮妈妈做家务等。
明确告诉孩子,每周只有一次零花钱,如果有自己想要买的东西,就要好好存钱,或是通过自己的劳动换取,尽早让他意识到钱的来之不易。
图片
 
3. 12岁-16岁的青少年,接触更丰富的理财知识
 
上了初中后,孩子应该学习和了解更加健全的理财知识,例如学会制定每月的收支计划,并定期回顾和整理,做好收支平衡。
还可以让孩子参与到家庭的金钱决策、或是理财计划中,让孩子了解家庭每个月的收入、支出、花费、预算等。
孩子对家庭的财务状况了解得越清楚,他就会有越深刻的金钱责任心。
逢寒暑假,还可以让孩子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或是小额的买卖实践,让孩子在实践中真正体验劳动、金钱和报酬。
家长帮助孩子管理压岁钱的方式有很多,强硬地没收则是最失远见的那一个。
如何正确处理孩子的压岁钱,考验的,其实是爸妈的智慧。
无论如何,都请记住,我们给孩子压岁钱,是出于对他的期许和祝福,更是借此机会,树立孩子正确的金钱观。
这样的压岁钱,才是最有意义的压岁钱。
 
 
下面为大家推荐几套国内外最热门的儿童英语书单,给新手爸妈们做个参考!
 
 
如果你在孩子书籍阅读上及英语启蒙有困惑,请加下方微信探讨交流!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

分享到: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匿名评论?也可先注册登录,或选择快捷登录: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