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异的父母,应该怎样面对孩子?
时间:2019-09-27 16:04来源:互联网 作者:佩奇 点击:
害怕家庭架构的改变,归根到底是孩子自己失去原有完整家庭结构下,父母对自己的爱。原有家庭结构被打破的情况下,孩子暴露在更高危的环境中。孩子们会想,原本相亲相爱的父母不再相爱,是不是他们也不再爱我们了呢?
一、不同年龄层次的孩子对于父母离异的感受各不相同
 
离异家庭在决定离婚之前家庭中的争吵冷战会给孩子内心造成极大的不安全感,而且越小的孩子,对于父母的依恋越强烈。婚姻关系的瓦解会让孩子感到巨大的被遗弃感,而这种来自外界环境变化的压力会阻碍孩子正常的心理发展。由于孩子心理发展成熟度的不同,离异对不同年龄段孩子,心理影响的层面也不尽相同。
 
1、有意识自我评价与无意识自我评价的冲突导致自我概念的模糊。
 
研究发现,自小离婚家庭的孩子在外显自尊(有意识的自我评价)上和普通家庭没有区别,但是在内隐自尊(无意识的自我评价)上存在显著差异。离异家庭孩子外在表现与普通家庭孩子一样活泼可爱,但无意识层面却可能自我评价很低。这种意识和无意识层面间的矛盾与冲突,导致离异家庭孩子自我概念偏低。自我概念模糊,即对自己没有一个稳定的看法,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我,也不知道什么是最适合自己的,往往缺乏主见而盲从。这是个体心理不够健康的一种表现,且由于问题出在无意识的内隐层面,往往是一种不易被发现的“内伤”。
 
对年幼的孩子来说,害怕家庭架构的改变,归根到底是孩子自己失去原有完整家庭结构下,父母对自己的爱。原有家庭结构被打破的情况下,孩子暴露在更高危的环境中。孩子们会想,原本相亲相爱的父母不再相爱,是不是他们也不再爱我们了呢?现实生活中,因婚姻关系结束而完全抛弃自己孩子的父母,并不多见。但是很多家庭会在有意无意中诋毁中伤对方,这会让孩子觉得,与自己分开的父亲或母亲,不再爱自己,这就可能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导致他们出现“高外显—低内隐”现象。
 
这些“高外显—低内隐”的孩子,不仅自我概念清晰度低,而且在主观幸福感体验上也不如其他孩子,从而导致他们成为“不幸福”的人,影响孩子未来的婚姻关系。
 
2、独裁型、惩罚型或溺爱型的家庭教育方式会剥夺儿童练习自我控制的机会和动力。
 
普通正常家庭中也会出现上述三种教育方式,相对来讲单亲家庭(包括丧偶家庭)更容易发生这样的情况。
 
(1)强势的单亲母亲
 
抽样调查显示,离异家庭中单亲母亲抚养孩子的比率占到约70%左右,当一个离异的女人决定独立抚养孩子的时候,势必做好了独自抵抗风雨的心理准备,而在生活的历练中,这样的心理暗示会催生出一个强势的性格表象。很多鸡汤励志文,都会引用一句话,女本柔弱,为母则刚。实际上都是在暗示单身母亲做出这样的选择。
 
(2)惩罚、溺爱型的单亲父亲
 
单亲父亲在教育孩子方面往往会走两个极端,一种是严厉惩罚型,望子成龙,有的也是在与前妻负气,希望自己的孩子虽然离开了生母,但一样有出息,成材。另一种出于补偿心态,如同我在本文开篇提到的男同学李奇,由于离异给孩子造成的伤害,感到内疚,因而千方百计补偿给孩子的心态。这两种教养方式实际上都是不同程度上的“控制”,无论是强压还是放纵,都会让孩子无法养成自我控制能力。在这样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要么是不堪重负而厌学、逃学、网络成瘾;要么是在对父母事事依赖,出现这样那样的行为或心理问题。
 
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异常
 
青春期(12岁以上)的孩子,处在第二逆反期,这个时期是他们人生发展的鼎盛时期,对外在环境的作用非常敏感。他们有很强的自尊心,渴求得到同伴的接纳肯定和喜爱。父母关系的不和谐使得青少年经受慢性而又长期的心理困扰,从而产生情绪、认知和人际关系的失调。而青少年的自制力相对较差,自我保护、心理防御能力弱,尤其那些人格方面具有高焦虑、低自尊、抑郁倾向的孩子,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严重的引发心理疾病。青少年犯罪的比例也比其他年龄段要高。
 
二、不同性别的孩子受影响的程度各不相同。
 
在社会性关系方面,尤其在学校里的问题影响,对男孩比对女孩更为严重和持久,性别差异在年幼儿童比年长儿童更为显著。但在未来两性亲密关系中的影响,对女孩比对男孩显著。
 
1、在社会适应性方面,女孩普遍比男孩适应得好。
 
离婚家庭的女孩随着年级的升高,在社会行为评定方面越来越接近完整家庭的女孩,而离婚家庭的男孩则在高年级显示出与完整家庭的男孩的差异增加的趋势。
 
2、在智商方面也有差异。
 
女孩与男孩相比,在生活技能、品质评定、同伴拥戴、乐观情绪以及几项学业成绩标准,如阅读和拼写、阅读和数学评定等方面成绩好。
 
3、在未来的两性关系中,女孩受影响的程度更大。
 
在单亲家庭中(尤其是父亲离开的家庭中),女孩会比正常家庭中的孩子早熟。这种早熟不仅仅是心理上的,而且是生理上的。心理学家给予的解释是,如果你在家庭生活中得不到关爱,你往往就会从其他的关系中获得,比如恋爱关系。这一点在父爱缺失的家庭中也得到印证。而早恋中的女孩子很容易受到伤害,伤害后有会促使她们对亲密关系的怀疑和不信任。单亲家庭中的男孩子往往会表现孤僻、忧郁、缺乏安全感,有偏向女性化的特质。
 
03、给孩子心灵撑起一个完整的家
 
一、正视孩子内心的伤痛,被爱的孩子可以很坚强。
 
单亲家庭的父母应该根据孩子的性格、年龄等因素,以孩子最能接受的方式,平静、真诚、耐心地向他们解释自己离异的原因,争取他们的理解,教会孩子应付来自外界的各种询问,并让孩子理解单亲家庭也是正常的社会现象。西方国家离婚夫妻的一些做法也值得借鉴,离婚夫妻认为离婚或者再婚的原因一般都和孩子无关。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并明确地把夫妇两人之间的事和孩子分开,让孩子知道双亲感情不和或离合与子女的存在无关。这种做法也更加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让他们从思想上减少依赖。还有更重要的一点,西方国家的父母们会经常这样告诉他们的孩子:“你必须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学会自己保护自己!”他们认为保护孩子是孩子自己的事情。
 
二、和孩子一起走出阴霾
 
无论父母那一方承担抚养孩子的职责,都要为孩子撑起一片天,把对孩子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在父母离婚的最初的一段时间里,孩子肯定都非常不适应,这时候,家长不仅自己要多和孩子进行交流沟通,还要注意帮助孩子充实生活。由于家庭结构的不完整,单亲家庭的生活比较单调,孩子容易感到精神上的空虚与寂寞。为此父母每天再忙,也应抽时间多陪陪孩子,聊聊天,倾听孩子的心声。此外,由于日常生活中缺少了父亲或母亲,相对于其他的孩子,单亲家庭的孩子接触社会的机会也相对减少,社会知识也不够丰富,所以家长应该帮助孩子扩大社交圈,多认识一些朋友,多读书,使他们的身心能够健康成长。
 
三、弥补角色的缺失
 
在青少年心理成长的过程中,性别角色的学习是一个重要环节,父亲和母亲有着无法取代的作用。因此,对于单亲家庭的父母来说,要特别注意弥补孩子由于缺少父爱或母爱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单亲家庭中,家长应注意调动亲戚、朋友中的性别资源,给孩子以应有的适宜的影响,以保证男孩的阳刚之气和女孩的阴柔之美,以免造成两性角色上心理与行为的偏差。例如,对缺少父爱的子女,母亲要加强他们的独立、自主、勇敢、果断等方面的人格教育,有意识地带他们多接触一些成熟的、自信的、有责任心的成年男子。与此同时离婚父母也应当保持正常的接触关系,不应在孩子面前丑化另一方,破坏他们的亲情,使子女尽可能地享受父母的关爱。作为爸爸妈妈,如果不能再给予孩子一个完整的家,那么请给孩子一份完整的父母之爱。这份爱与平和,能让孩子始终对爱拥有信心和期待,能让孩子依旧拥有感受幸福、创造幸福的能力!
 
阅读推荐: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

分享到: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匿名评论?也可先注册登录,或选择快捷登录: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