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还有一个常态,伴随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和时代的迅猛发展,也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局势,很多年轻的父母把抚养子女的重担放在家中的老人的身上,也就产生了我们常说的隔代教育。
在孩子降临之前,我们的家庭一般都是很平和的。然而更多的矛盾是来自于孩子到来之后,这个矛盾伴随着孩子的呱呱落地就诞生了。它可以是宝宝出生后盖被子的薄厚,在医院的产科我们经常会有看到一些自己穿短袖,却给孩子盖厚被子的奶奶,因为总有一种冷,叫做奶奶觉得你冷,以至于孩子起了满身的湿疹。刚生完宝宝的宝妈还在承受着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急剧下降的情绪冲击,就要面临这些婆媳间的矛盾和宝宝的这些问题了。随之而到来的就是家庭间的小冲突了。
当今社会还有一个常态,伴随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和时代的迅猛发展,也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局势,很多年轻的父母把抚养子女的重担放在家中的老人的身上,也就产生了我们常说的隔代教育。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学前教育处的统计,北京市0~3岁的入托率为12%,剩下的88%中,至少50%是隔代养育。在农村,这种情况就更为典型,70%以上的孩子都是隔代养育。并且越来越多的家庭形成了老人越位—妈妈焦虑—爸爸缺席—孩子任性的模式。不过也不得不承认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老人在这方面做的极好,这也是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但是更多的时候,隔代教育是剪不断,理还乱的一个问题。
隔代教育的类型划分一般分为以下几种:
从老人自身方面划分:
1.积极性老人
这类老人一般为退休后或者家中闲暇时间居多,自觉提出要抚养孙辈,由宝爸宝妈上班工作。尤其多见于一些4+2+1的家庭模式中。
2.被动型老人
这类老人原本计划了自己本来的生活,却因为子女的请求被动抚养孙辈。还有些老人长期在农村生活,但是由于要帮助子女照看孩子,被迫背井离乡来到子女打拼奋斗的城市。
从年轻父母方面划分
4.管生不管养
缺乏对自己子女的责任感,管生不管养。认为生孩子就是在帮助祖辈传宗接代,甚至有些家庭重男轻女,为了生男孩,生了一个又一个的局面。
5.年轻父母没有时间陪孩子
注重自身事业的发展,没有闲暇时间陪孩子。甚至下班后到家,仍然是工作不离手。
6.留守儿童
由于一些年轻父母需要去外地发展自己,而现阶段又没有经济能力把子女和父母带到身边,所以促成了留守儿童和留守父母。
7.父母离异
年轻父母离婚后,享有抚养权的一方再婚,子女交给了家中的老人抚养。
隔代教育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我们在这里先讲一下弊端:
1.行动不便,体力有限。
婴幼期的儿童比较活跃,老年人没有太多的精力照看。导致存在安全隐患。
2.心理压力大,安全考虑太多。
有些老人担心孩子出门会发生危险,没法向子女交代,就会更多的给孩子安排看动画片的时间。使得孩子在视力和注意力方面受影响。
3.溺爱孩子,过分关注孩子。
很多事情代为其劳,例如吃饭问题,大多数的老人为了让孩子多吃点就会追着喂或者边玩边喂。怕弄得家里太脏太乱,不让孩子自己吃饭。让孩子失去了一些自我动手的机会,使得孩子养成了一些挑食,厌食的不良饮食习惯。
4.教育观念陈旧。
延续以前的棍棒教育,对孩子的批评多于鼓励,责罚多于奖励。使孩子产生了自卑。或者有一些老人会学习了只言片语的育儿知识,过度的夸奖孩子你真棒,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护短”,使得孩子接受不了批评,弱点长期得不到改善。
5.孩子与自己的父母间的亲子关系疏远。
祖辈家长对孙辈的溺爱和护短,造成孩子很难接受其父母的严格要求和批评,还容易形成感情隔阂和情绪对立,使正常和必要的教育难以进行。
6.占用老人时间。
从父母的角度而言,一些本身身体就受着慢性病困扰的父母,照看孩子无非是力不从心的,从而增加了老人的心理负担。或者一些被动的老人,家中有多个子女的就会被轮流派去各个城市照看孙辈。
父母帮我们带孩子也会有一些有利的方面
1.父母有着更平和的心态。
经过岁月的洗礼使得他们会更有耐心对待孩子。并且祖辈家长有较多的育儿经验。
2.有充裕的时间陪伴孩子。
老人充裕的时间可以更多的照顾孩子生活上的方方面面。
3.父母可以享受天伦之乐。
由于祖孙的血缘关系,老人会本能地对孙辈产生慈爱之心,父母会产生与孙辈玩耍的天伦之乐,从而也有利于父母和孩子的身心健康。
4.让孩子被更多的爱滋养着自己。
并且祖辈家长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的社会阅历和人生感悟,是促进儿童发展和有效处理教育问题的有利条件。
5.父母的老小孩心态有利于孩子的成长陪伴。
多数祖辈家长常有一种儿童心理,特别喜欢和小孩玩乐,极易形成融洽的关系。因此,为教育孩子创造了良好的机会和条件。
多数祖辈家长常有一种儿童心理,特别喜欢和小孩玩乐,极易形成融洽的关系。因此,为教育孩子创造了良好的机会和条件。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