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忽视的“漏斗法则”孩子长大就毁了
时间:2019-09-09 14:34来源:互联网 作者:佩奇 点击:
不正常的亲子关系,造成家庭关系破损,那些不懂事的孩子总是不懂得感恩,将父母的关爱或者付出当成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他们并没有把父母当成父母来尊重,只是把他们当成一个供自己使唤的人。而父母也愿意听从孩子的指挥,不管父母本身是否真的能够完成,总是
近年来,孩子弑杀自己的父母的案子并不少见,比如说北大弑母案,还有湖南阮江12岁小男孩弑母的案件。最令人感觉到意外的应该是湖南的12岁小男孩弑母案件。小男孩冷漠地在自己的母亲身上捅了好几刀,被人发现时,小男孩并没有表现出害怕,而是表现出一副镇定自若的神情。母亲死于自家孩子的刀下,无论如何,这都是十分骇人的。现在社会发展变好了,科技也砸不断地发展,孩子所处的生活物质条件要比我们父母这一代人好得多。而且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孩子受到了一家人的宠爱。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容易变得叛逆和不懂事。
 
由于父母宠爱孩子,孩子容易变得骄纵。当孩子出现一些不懂事的行为时,一些父母因为心疼孩子,便不忍心训斥孩子。多数情况下,孩子并不会因为父母的心疼而变得懂事,变得谅解父母。相反,孩子很有可能会变得骄纵。多数父母认为,孩子只是现在不懂事,等到孩子长大了,孩子就会慢慢变好了。但是,一个个案件和一段段经历摆在我们面前,孩子小的时候不懂事,大的时候就更难懂事了。相反,那些从小就能够约束自己的孩子,长大之后更有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应该给予孩子恰当的情感如果父母细心观察,就会发现,那些叛逆的孩子总是得不到父母给予他们的恰当的情感。比如说,上文的12岁弑母的小男孩,父亲外出工作,母亲则是把精力放在二胎上。父母没有满足小男孩的情感需求,小男孩内心极度渴望父母的关爱。还有另外一种情况便是,父母给予孩子的爱太过于泛滥,这也是造成多数孩子叛逆的主要原因。
 
 
父母给予孩子不够恰当的情感,会给孩子带来以下的影响:不正常的亲子关系,造成家庭关系破损,那些不懂事的孩子总是不懂得感恩,将父母的关爱或者付出当成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他们并没有把父母当成父母来尊重,只是把他们当成一个供自己使唤的人。而父母也愿意听从孩子的指挥,不管父母本身是否真的能够完成,总是尽力去满足孩子的要求。
 
而那些缺乏父母关爱的孩子则会对父母表现出一副冷漠的模样。虽然孩子内心是十分渴望得到父母的关爱,但是,孩子希望父母能够成为主动的一方,主动给予自己关爱。
 
寻求外界刺激,变得叛逆
 
如果父母不管孩子,一味地纵容孩子,某一天,若是父母要管孩子,并且干涉孩子的行为,孩子就会觉得父母很烦,不愿意听取父母的话语,认为父母说的话几乎都是大道理。甚至,孩子还会对父母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
 
然而,父母看到孩子这副不懂事的模样,就会更加着急地想要纠正孩子的行为。结果,父母越是纠正孩子,孩子越是感觉到不耐烦。最终,便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心理和性格上的缺陷,影响人际关系
 
由于那些不懂事的孩子已经习惯了父母对自己的百依百顺,这会造成孩子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当孩子与同龄的孩子交往时,这些性格很容易暴露出来,若是别的孩子出现一点与孩子不相符的意见,孩子就很容易发脾气。
 
那些深知孩子缺点的同龄孩子,便会不再想与孩子交流交往了。教育孩子,父母必须熟知"漏斗法则","孩子小不懂事长大就好了",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纠正这个错误的观念,父母必须要知道"漏斗法则"。
 
那么,什么是"漏斗法则"呢?
 
我们都知道,漏斗有两个口子,一个是大口一个是小口,我们倒东西的时候通常是大口进小口出。父母的教育过程,就好比这个漏斗。
 
在孩子年纪小的时候,我们要约束孩子的行为,防止孩子养成不良的习惯。这是因为,孩子年纪小,还没有成熟和完整的认知,孩子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这种时候,就必须由父母出手,通过限制孩子的行为,来帮助孩子形成一个良好的习惯。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孩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因为孩子本身接触了更多的人和事,所以孩子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自我判断能力。这时,父母就不用再像孩子小的时候,一味地限制孩子的行为,这样反而会约束孩子的行为和思想。
 
父母应该给予孩子独立的空间,让孩子自己去做选择,自己去思考。而且,随着孩子年纪的增大,父母应该以及孩子更多做决定的空间。
 
也就是说,我们给予孩子的教育应该是从小口入大口出,由紧到松,放手的力度应该越来越大。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多数父母却总是做出相反的举动,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由松到紧。就像是《小欢喜》里季杨杨说的:"高三了才想起来管我。"父母认为,孩子小时候不懂事,长大以后就会变好。结果,孩子却成长为一个没有规则意识、不懂得社会公德、不能做到脚踏实地的人。于是,父母着急了,便开始管教孩子。此时,孩子已经长大。一方面,孩子学会了自我做决定了,会将父母的教导都当成大道理;另一方面,孩子的心理会有一个落差,毕竟以前父母从来都不管教他的,怎么现在就想起来要管教他呢。所以,不懂得"漏斗法则"的父母,最后就将孩子教育成为了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现在父母不教育孩子,等到未来孩子出了社会,就有人去教育孩子了。
 
父母应该正确运用"漏斗法则"正确运用"漏斗法则",父母要做到以下三点:
 
1.制定规则,约束孩子的行为
 
马克·李维在《偷影子的人》中写道:"规则,是立足世界的经验值。"
 
从某一种意义来说,孩子不懂事也是缺乏规则意识的一种体现。教育学上还有一个学说:"复印件学说",如果把孩子比喻成为一张复印纸,若是这张复印纸出现了问题,那么就必须要从父母这个原件上找问题。
 
正是因为父母没有在孩子小弟时候约束孩子的行为,给孩子建立规则意识,孩子才成为了一个不懂事的人。
 
所以,在孩子犯错之前,父母非常有必要为孩子建立一些规则意识。这样可以降低孩子犯错的几率。在告知孩子一些规则时,父母最好结合实例来解释,并将不遵守规则的后果告知孩子,让孩子引以为戒。
 
2.当孩子触犯规则时,犯错后的强化很重要
 
当孩子做出一些不懂事、触犯规则的行为时,父母要立即制止孩子的行为,并且纠正孩子的行为。
 
孩子还没有养成明辨是非的能力,如果父母容许了孩子的某一个错误的行为,孩子就会把这个错误的行为当成一个正常的行为来对待。时间一久,孩子就会养成坏习惯。
 
所以,孩子犯错之后的强化效果是非常重要的。当孩子做得不好时,父母就应该直接一点告诉孩子,"你这么做是不对的"。但是,父母也不要因此丧失了耐心,不然孩子很容易会产生一种"挫败感"。
 
3.建立"情感连接",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
 
上文已经提到过,造成孩子不懂事的主要原因是父母没有给予孩子恰当的情感。父母不能过于疏远孩子,也不能过于溺爱孩子。也就是说,父母不能给孩子造成爱缺陷和爱泛滥。
 
父母应该尝试着去建立亲子之间的"情感连接",亲子的两颗心是贴在一起的,但是又并非是互相融合的。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关心孩子,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
 
但是,父母也要有自己的底线,当孩子做得不好时,父母就要立即指出来。这就相当于,父母既是孩子的好朋友,又是孩子的老师。
 
 
班杜拉的儿童学习理论中说到:"孩子的心理就是一块白板,成长便是父母在白板中建立联结的过程。"父母应该谨记"漏斗法则",让孩子成为一个懂事、懂规则的人。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

分享到: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匿名评论?也可先注册登录,或选择快捷登录: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