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如何让孩子爱上吃饭,主动吃饭呢?今天小编整理了几个小方法,朋友们不妨试试吧。
“宝贝,来吃一口吧!”“乖,张开嘴,你不吃就给爸爸吃了啊!”“别跑,先吃一口!”从餐桌到沙发……从阳台到卧室……一顿饭吃上1个小时也吃不了多少!“追喂”成为了孩子们普遍存在的问题——孩子在前面跑,父母或爷爷奶奶拿着碗在后面追喂饭。孩子不开心,家长也烦。每天“填喂”、“追喂”,不仅父母心累,也会对孩子造成严重影响!
影响孩子的专注力发展,“追喂”是孩子专注力不足的表现。如果家长对这一情况不作为,乃至为了让孩子安静地待一会,让他看电视、玩玩具,然后趁这时给孩子喂饭……这些都会进一步地破坏孩子的专注力。许多孩子在上小学后上课走神、写作业磨蹭……这些情况和“追喂”、“边玩边吃”都有关系。
不利于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当孩子专注于电视或游戏时,往往意识不到自己正在吃饭,因此也就不能形成“吃饭的时间是固定的”这样的意识。这会造成生活紊乱,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影响孩子的自主意识和积极性格,做为独立的个体,吃饭本来是孩子自己的事,由自己掌控吃多少、吃多快。但如果家长喂饭,就或破坏这种自主意识——孩子开始认为吃饭是家长的事,自己只是在协助家长完成任务。长此以往,孩子的自主意识渐渐薄弱,就会形成消极性格。
此外,在喂饭时,家长往往会催促孩子快点吃、快点嚼,甚至因为急躁而数落孩子。这种情绪久而久之使孩子认为吃饭是一种负担,毫无乐趣。这同样会对孩子的积极性格造成负面影响。孩子易形成“和家长谈条件”的思维方式,有的父母在喂饭时,为了让孩子多吃一点,一边喂一边承诺给孩子各种东西。这样一旦形成习惯,孩子就可能用吃饭来和家长谈条件,换取利益。这本质上和“一哭闹就满足”的危害是一样的——长此以往,孩子有可能会越来越任性、自私、爱发脾气。
影响孩子的精细动作发展和智力发育,孩子能自己吃饭,需要手、嘴、眼相互协调配合,如果用筷子吃,动作就更加精细,也就需要更强的协调能力与平衡能力。另外,有研究显示,手部精细动作的良好发展对智力发育有积极作用。长期喂饭对孩子的动作平衡与协调,乃至智力都有不良影响。
那如何让孩子爱上吃饭,主动吃饭呢?今天小编整理了几个小方法,朋友们不妨试试吧。
固定孩子吃饭的地方,小一点的宝宝可以给他一个专属于的餐椅,吃饭时把小宝宝的餐椅搬到餐桌旁边,让他与家人坐在一起用餐。这样家人在就餐时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都会让宝贝积极去模仿,宝贝自己也会吃得很香。大点的儿童则可以固定每天吃饭的餐椅位置。
营造专心用餐的环境,吃饭的时候关掉电视、电脑,甚至饭桌外其他区域的灯光;收好孩子的玩具,以免在吃饭时转移宝贝的注意力,使宝贝不能专心用餐。饭菜多用心,花样尽量多,比如将饭菜做成孩子喜欢的造型,经常变化花样,孩子对吃饭就会有新鲜感。除了换花样,还可以适当加点孩子喜欢的食物哦。
口味尽量清淡,很多长辈会按照成年人的口味来给孩子准备食物,但是正常来说成年人的口味相对于孩子的口味是比较咸的。给孩子的食物应该比成年人的口味略淡一点。否则孩子尝过了重口味,就很难再习惯得上一般清淡的食物了。所以,为了避免宝宝以后挑食、不爱吃饭,也为了宝宝以后的健康,爸妈要从小教宝宝养成清淡饮食的习惯。
零食要限量,有种饿叫爸妈觉得你饿,不少爸妈们怕孩子饿得快,一会儿给孩子吃水果、喝酸奶,一会儿又让孩子吃饼干、尝点心。孩子们的胃口本来就比大人小很多,如果在吃饭之前嘴巴一直不停,小肚子都被填满了,还怎么可能乖乖吃饭?所以,给孩子吃零食一定要限量。尤其是饭前 1 小时,就别让孩子吃太多东西了。
加大孩子的运动量,缺乏运动的宝贝,通常会食欲不佳。其实,宝贝不仅喜欢运动,也非常需要运动。运动能使宝贝的消化吸收能力增加,且大量的运动很快就会使宝贝有饥饿感。这样,每每到了吃饭时间,宝贝就会主动要求吃饭了,而运动少的宝贝,由于缺乏饥饿感,自然就会被父母被动喂食。
不要追着喂饭,在吃饭的时间如果孩子不想吃,爸妈不要追着喂,而是要给孩子树立按时吃饭的规矩,事先跟孩子讲明白,如果现在不吃,那就只能等到下顿饭的时候才有的吃,而且在这期间没有别的吃的。有的时候,孩子不吃或是吃得少,只是因为他不饿或是已经吃饱了,爸妈不要总觉得孩子没吃饱,还要再喂点。饿不饿,孩子自己最清楚。
对爸妈来说,有时真的需要一颗强大的内心,包容孩子的偶尔的不乖和倔脾气。一味地指责,并不能解决问题,有时甚至会让情况更糟糕,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一顿饭不吃,又饿不死,谁还没有过就是不想吃的时候啊,爸妈别这么焦虑啦。宝宝不爱吃饭也是有原因的。爸妈们不妨试试小编说的这几个办法,培养孩子自己吃饭的好习惯吧。
相关书籍推荐: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