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利用“泛灵心理”对孩子有害无益!
时间:2019-08-02 11:14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幼儿期的孩子,特别是三四岁的孩子普遍存在一种独特的心理现象---泛灵心理。什么是泛灵心理呢?就是这个时期的孩子把所有的事物都视为有生命和有意识的东西的一种心理倾向。

现如今当父母的都很忙,孩子无人带,便交给了老一辈的人带。但是老一辈的教育孩子的方法却不尽如人意。

 
比如孩子走路摔跤就开始大哭,这时长辈们就装作很生气的样子边打地板边说:“地板坏,奶奶打它,谁让它把我宝贝弄摔跤的?”孩子碰到桌子又哭,奶奶又打桌子:“桌子坏,奶奶打它,碰我们宝贝干嘛?”
 
可是这样一来孩子就觉得她摔跤是地板或者桌子的问题了,这不是变相地教孩子推卸责任吗?
 
孩子自己摔跤或者是撞到了桌子上,跟地板或者桌子本身没有一点关系,却去责怪地板和桌子,确实会混淆孩子的概念,本来是自己的错却怪到别人身上,但是其实奶奶的这种做法也是利用了孩子的“泛灵心理”,只是方法不当而已。
 
过渡利用“泛灵心理”对孩子有害无益!
一、什么是泛灵心理
 
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幼儿期的孩子,特别是三四岁的孩子普遍存在一种独特的心理现象---泛灵心理。什么是泛灵心理呢?就是这个时期的孩子把所有的事物都视为有生命和有意识的东西的一种心理倾向。
 
如果你细心观察身边的孩子就会发现:我们经常听到孩子跟枕头聊天、跟布娃娃、布熊等玩偶"讲话"……那是因为有一个时期宝宝会把一切东西都视为有生命、有思想感情和活动能力的伙伴。
 
我家孩子从小就喜欢抱着一个枕巾睡觉,就是有所谓的“恋物情结”,每次睡觉还会跟枕巾说“晚安”。有一段时间我想让他把恋枕巾这个毛病给戒掉,于是就把枕巾洗了晚上没收回来给他,到晚上睡觉的时候他到处找,找不到就开始哭,边哭边要小枕巾。
 
他说的不是“我要我的枕巾”,而是“枕巾看不到我他会伤心的,我还没有跟枕巾说晚安呢”。看,他俨然已经把枕巾当成了自己形影不离的小伙伴,而不仅仅是睡前的“安抚物”了。
 
这种泛灵心理一般存在于6岁之前,因为6岁前的孩子我们称之为“学龄前”儿童,一是因为6岁是教育上学前和小学的年龄分界点,二是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在2-6岁之间,儿童的认知是属于理论上的前运算阶段,这一阶段最明显的变化是儿童心理表征活动急剧增加。
 
这样说你可能会觉得很笼统,那如果我告诉你,代表儿童心理表征活动变化的典型例子就是,此时的孩子特别喜欢假装游戏,你可能会更好理解一些。
 
比如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经常会拿着布娃娃跟小伙伴说:“假装我是他的爸爸,你是他的妈妈”或者拿着笔说“假装这是针,你是病人,我来给你看病”,这样我们俗话说的“过家家”行为。
 
孩子通过发挥自己的泛灵心理,把“过家家”中的各种道具想象成有生命有感情的伙伴,来完成社会剧假装游戏,通过这样的游戏来提升自己的认知、情绪和社会性发展。
 
二、泛灵心理有哪些表现
 
孩子出现泛灵心理,是具有强大想象力的代表,这意味着孩子开始用自己的认知去感受世界,此时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利用魔幻式的思维把人的意图赋予到自己想象或者看到的物理事件中,那么孩子的泛灵心理都体现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呢?
 
过渡利用“泛灵心理”对孩子有害无益!
1、能活动的东西,容易引起孩子的泛灵心理
 
比如孩子看到小动物,就会问爸爸妈妈小动物会不会跟自己一样要上幼儿园,会不会跟自己一样有好朋友,谁是它的好朋友呢,好朋友跟它之间会不会闹矛盾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此时的家长可以利用孩子的这种泛灵心理,用拟人化的方法给孩子科普一些问题。
 
有一次我带3岁的孩子去加油站加油,孩子问我:“妈妈,为什么车要加油呢?”我告诉他:“车也要吃饭、要补充能量啊,油就是车的饭,没吃饭车就会饿,就没有能量启动,不能带我们回家了。”等加满油开车走的时候,他问我:“妈妈,车吃饱了吗?”
 
这样的问题如果我们按照正常人的思维解释的话就得从车的构造开始说起,孩子难以理解,可是我们可以利用他此时的心理特点,以他能听得懂的方式科普给他听,他就很容易能够理解了。
 
2、黑暗世界,容易引起孩子的泛灵心理
 
我家老大五岁时跟我们分房睡,开始几天的新鲜劲过了之后就开始害怕起来,晚上睡觉不让关灯,必须陪着她睡着了才能走。
 
我问她为什么害怕,害怕什么呢?她说:“我听到窗外的风声就觉得是怪兽的吼声”“我总觉得床底下有东西”“我听到天花板上有声音就觉得有鬼”“我害怕半夜小偷从窗户爬进来把我抱走”……孩子的这些情绪,其实都是泛灵心理在作怪。
 
大多数父母遇到这种情况,一开始可能会安慰孩子“没事的,咱们家很安全,不会发生你担心的那种事的”,后来慢慢地可能就会不耐烦:“有什么好怕的,这个世界上没有怪兽,没有鬼,也不会有小偷到我们家把你抱走!”
 
父母此时的做法非但不会缓解孩子的恐惧心理,反而会使孩子更加恐惧。在《津巴多普通心理学》这本书里,把这种恐惧的情绪中不被理解和被否定的做法,叫做“负强化”。也就是孩子的恐惧情绪,被父母或者他人否定后,间接地把恐惧强化了。而产生害怕情绪的孩子,会因为得不到爸妈的肯定,更加焦虑和害怕。
 
3、对陪伴自己的玩具,容易产生泛灵心理
 
我前面说过我家孩子有恋物情结,离不开自己的枕巾,其实很多孩子都有这样的“特殊癖好”,有的孩子睡觉时非要把洋娃娃放在身边,睡前要跟洋娃娃聊天,还要给洋娃娃盖被子、枕枕头,热的时候会给洋娃娃扇扇子,冷的时候给洋娃娃盖被子。
 
孩子特别容易跟自己朝夕相伴的玩具产生泛灵心理,因为在孩子的眼里,这些跟自己物品不仅仅是玩具,而被他赋予了更多陪伴的意义,背后往往潜藏着孩子更多的心理需求。
 
很多孩子平时父母忙没时间照顾自己,需要母亲的时候可能母亲没办法陪伴,跟母亲的不可控相比,这些物品对孩子来说是可控的,当母亲不在的时候,这些物品会代替母亲给予孩子安全感,让孩子把更多对母亲的依赖转移到物品上去。
 
三、如何利用泛灵心理正面引导孩子?
 
就像开头说的奶奶教育孩子的方法,就是错误使用了泛灵心理,让孩子在奶奶“惩罚”桌子和地板的过程中得到“报复心理”,虽然抚慰了孩子的心灵,却起到了不好的引导作用。那么我们如何利用泛灵心理积极正面地引导孩子呢?
 
1、避免“印刻效应”,不盲目利用泛灵事物吓唬孩子
 
心理学上有一个“印刻效应”,人在幼年时期,父母与环境对身心产生的影响比我们想象得要深,而父母的行为更是比他们的言语更有说服力。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就清楚了,小时候谁没被家长这样“再不听话让大灰狼把你叼走”的言论恐吓过?在孩子对未知世界的想象里,任何东西都足以对他造成威胁,更别提是在动画片里时常代表恶人的“大灰狼”了。
 
我就曾经被母亲吓唬过说再不听话把我送人,以至于我成年以后还会在某个夜晚做梦梦见回到小时候不听话,母亲对我说把我送人,继而突然惊醒。
 
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都会相信仙女、妖精或者其他怪物具有超自然能力,他们认为有神秘力量可以解释他们搞不懂的一切事物。常常对孩子说这样的话,当时可能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可是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产生巨大的心理上的恐惧和压力,对他的心理健康和成长造成深远的影响。

过渡利用“泛灵心理”对孩子有害无益!
2、善用系统脱敏法让孩子深刻认识泛灵事物
 
系统脱敏法又称为交互抑制法,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它是美国学者沃尔帕创立和发展起来的。简单来说就是让孩子一步步地去接触自己害怕的东西,当他能接受一个阶段的东西后,再慢慢给他一些层次高的刺激,最后变得不害怕。
 
比如我弟弟送了我一条小狗,可是我家孩子特别害怕小狗,看到小狗就躲得远远的,后来我就给他看了很多网上别人发的萌萌的小狗的照片,还有很多跟小狗互动的视频。
 
我记得曾经看过一个新闻,一个小女孩在海边玩,忽然一个大浪打来,旁边的狗狗为了救小女孩叼着她的衣服往回拽。我给孩子看了这个新闻和视频后,孩子就对小狗又产生了另外一种认识,从那以后慢慢就能够接受狗狗了。
 
3、善用泛灵心理引导孩子换位思考,培养同理心
 
我们当然不能像开头奶奶那样,当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惩罚”障碍物,但我们可以利用泛灵心理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比如孩子不珍惜玩具,我们可以告诉孩子:你把超级飞侠的翅膀弄断了,它就不能去给别人送快递了。孩子不爱惜桌椅,我们可以跟他说:你摔倒了会不会疼呀?你把椅子碰倒了,如果它受伤了该多难过呀。
 
“翁格玛丽的效应”上曾说:当孩子在心理上认可了某种心理暗示,就会不断地往这种形象上去靠拢。也就是说,当孩子对泛灵对象产生了同理心,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要去爱护泛灵对象,同样的道理,当孩子对泛灵事物产生害怕心理的时候,父母千万不要强化这种恐惧心理,同时要给予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让孩子探究清楚害怕事物的真相。
 
当孩子处于幼儿时期,我们一定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好的成长环境,不要给孩子看恐怖电影或者讲恐怖故事,在孩子说自己害怕的时候,要给予孩子支持和力量,让孩子在充满爱意和陪伴的环境中长大,一定能帮助孩子驱散泛灵过程中的恐惧,给予孩子面对困难的勇气。
 
相关推荐: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

分享到: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匿名评论?也可先注册登录,或选择快捷登录: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