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培珽: 不用说教,念故事书就好!
时间:2020-05-16 17:08来源:互联网 作者:柠檬 点击:
念故事书给孩子听,可以培养孩子的好品格、大能力……这些哪个父母不知道!那我为什么还要花这么多力气,强调、重申这些父母都知道的事呢?问题在于,父母明明知道是重要的事,却没办法做到啊!

念故事书给孩子听,可以培养孩子的好品格、大能力……这些哪个父母不知道!那我为什么还要花这么多力气,强调、重申这些父母都知道的事呢?问题在于,父母明明知道是重要的事,却没办法做到啊!

 
有很多父母,忙着工作赚钱,专心听孩子说话的时间却少之又少。有很多父母,送孩子学才艺、上安亲班,却不管孩子的童年在哪里。有多少父母,是会帮孩子念故事书的呢?所以,重点根本不在,故事书怎么念,怎么选,这些都是其次的问题。真正的关键是,父母有没有“心”,有没有“热忱”和“渴望”,要帮孩子做这件事。
 
我就是希望借这本书,把自己的热忱和渴望传达给各位父母。有了热忱和渴望,你们才会把教养孩子的重心锁定在这个方向上,并且付诸行动;否则立意再好,若是不付诸行动,还是于事无补。我是在连续为孩子念了8年的故事书后,才反过来想要告诉全天下的父母:一定要念故事书给孩子听,因为我强烈感受到了这样做的好处。看看现在的父母为了孩子掏心掏肺,照顾有加,接送孩子学才艺,补功课,一心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种种作为的本意离不了一个“爱”字。但是除了“爱”以外,父母最想要给孩子的是什么呢?是不是父母对孩子有着更深切的期许,希望他们能够养成理想的人格特质与能力,以开创更美好顺利的人生?而念故事书给孩子听,就能在潜移默化之中,帮助父母朝这样的目标迈进。
 
汪培珽: 不用说教,念故事书就好!
 
故事书和好品格对比,不用说大道理,念故事书就好,“好品格”已经是这个世纪的教养领域里最重要的显学。它的涵义铺天盖地,从人格养成——诚实、尊重、乐观、同情心、自信、谦虚、知足、热忱、耐心、勇敢……到人生态度——守规矩、有礼貌、友爱、分享、同理心、认真、关怀、感恩、负责任……这些特质不仅是一个人能够成功立足于社会的基石,也是让孩子拥用快乐人生的坚实支柱。
 
对于学龄前正处于似懂非懂年纪的孩子,好品格要怎么教?为什么兄弟姐妹要相亲相爱?为什么玩具要轮流跟别人玩?为什么不可以随便批评别人?为什么每天都要早起上学?父母当然可以用“说道理”的方式,慢慢说给孩子听。但是“说道理”要看时间,看场合,看孩子的心情,还要看父母有没有说道理的天分。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呢?费心力气、搜肠刮肚地对孩子解释完了一个道理,只见孩子还是两眼发直、表情疑惑。别说孩子听不懂,你自己可能也觉得逻辑不通呢!
 
或者,若真要和孩子来上这么一大段对话,父母可能也要惭愧地承认,自己不是没有时间,就是没有力气这么做。几位双薪家庭的朋友也表示,能顾好孩子的三餐加上打理生活起居,已属尽责,哪还有力气和孩子慢慢说每件事情的道理呢!当孩子顽皮的时候能忍住不发脾气,就已经算是很厉害的了。道理不好说,但孩子不能不教呢?其实,不用说大道理,只要念故事书给孩子听就好。我也想不到任何一个更简单的方法,会比念故事书更好用。
 
书中自有“好品格”,忠孝节义的大道理,光是通过教条式的训话是无法深入人心的。然而借故事书的情节,有些难以解释的道理,却好像立刻活灵活现了起来。人生的道理何止千百,只要是父母想教孩子的东西,百分之百都会涵括在童书作者的写作范围内。现在的出版业非常发达,举凡我们想教孩子的东西,不论是什么样的话题,都能在故事书里找到。从怎么鼓励孩子用小马桶,为什么每天都要刷牙,到单亲、残疾、死亡、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隐私,甚至什么是知足常乐,这些看似较难解释给小孩听的人生话题,故事书里通通都有。
 
汪培珽: 不用说教,念故事书就好!
 
例如,《隧道》这本书的故事,是叙述一对原本不太和睦的兄妹,因为哥哥执意进入一个隧道而变成了一座石头雕像,妹妹勇敢地进了隧道去抱住哥哥冰冷的身体,雕像因为妹妹的体温而渐渐融解,才救了哥哥一命。整本书里没有提到一句“兄弟姐妹要相亲相爱”,但通过故事中那种兄妹相依为命的情境描绘,当孩子再三要求我念这个故事的同时,也等于不费吹灰之力帮助了我,传达或加强我想教给孩子的道理。
 
儿子刚上小学一年级时,因为对环境还不熟悉,于是和三年级的姐姐相约,每节课下课后在操场见面一起玩。一天下课回家的路上,姐姐说:“妈妈,今天下课后,我帮老师送完东西,正准备走回教室,突然往操场看过去,天气好热,好大的操场只有一个人站在中间,仔细一看,竟然是我弟弟。我太忙了,忘了要去找他,所以赶快跑过去,摸摸他的头,亲他一下,后来上课铃响,我们才分开了。”“摸摸头,亲一下”,这些好似连续剧的场景,这样亲昵的手足之情真叫人感动。我也不禁要感叹现在只生一个孩子的家庭愈来愈多,我简直想去拍“鼓励生孩子”的宣传短片呢。
 
故事书能潜移默化发挥功效,学龄前的孩子,对于同一本故事书可以一念再念,毫不厌倦。试想一本故事书一旦说了10遍,就算是再小的孩子,都会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谁是好孩子,谁不该效仿,大人也就不必再啰嗦一些连自己都不想听的大道理了。孩子年纪虽小,心思却是很细密的,我只是不间断地念故事书,但孩子大部分的好习惯和好品格,就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形成了。
 
当孩子渐渐大了,开始需要教导他们一些规矩时,很神奇的是,道理只要说过一次,不用费太多唇舌,两个孩子就能轻易了解我的话,并且确实地遵守、执行。连我自己都常常不由得暗自赞叹,这两个孩子为什么“这么受教”!有一回坐地铁,一个小朋友看见空位,就一屁股坐上去,完全无视身旁父母的存在。于是,我趁机简单地跟当时读幼儿园中班的儿子讲解了一下“礼让的道理”。没想到自此以后,如果地铁上只有一个空位时,就会听到一个小男孩大声地说:“姐姐要不要坐?妈妈要不要坐?”等我们都摇头了,才见他不疾不徐地坐下去。他的礼貌,常常会“惊吓”到其他的乘客。
 
汪培珽: 不用说教,念故事书就好!
 
确立人生态度,必须趁早,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可能因为太在意孩子当前的问题,有时使出浑身解数还解决不了问题,牛角尖就会愈钻愈深,往往造成亲子关系两败俱伤。殊不见所谓的“橡皮擦妈妈”,每天跟在小学一年级的孩子身边做功课,孩子写一个字,妈妈擦一个字,一个边哭边写,一个边骂边擦。不知道多少父母在孩子中高年级之后才后悔,从前自己太重视某些东西,以为是在帮孩子的心,其实却是在不知不觉中扼杀了孩子的学习兴趣。
 
“20年以后,假设孩子都已经长大,进了社会,不论他们从事蓝领或白领工作,事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会是什么呢?”我喜欢把问题推向未来,让父母超脱现在,这样心中的疑问,有时反而会变得明白。学历、外语、人脉、家世背景、吃苦耐劳……每个人的条件组合都不相同,但大多数的成功者都有一个共同点:正确的态度。
 
如果你是老板,希望雇用抱持什么态度的员工呢?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把尺。学历再高,如果态度不端正,你还会愿意雇用他吗?如果你是个受雇于人的员工,又希望遇上什么样的同事呢?是遇事推托,遇错推诿,还是负责任,愿意与人合作的伙伴呢?
 
态度关系着事业的成功,也关系着家庭的和谐,根本就是关系着整个人生。当今很多人使用现金卡或信用卡超前消费,而金钱观、价值观和消费习惯,也是人生态度的一环。如果一个成年人去向人借钱,只为了买一个名牌包,这样的人生是否真的能快乐起来,实在令人怀疑。
 
如果20年后,父母才发现孩子的人生态度有问题,这样可就太迟了。不趁孩子还是一张白纸时多花些心思,等到人格定型后,父母的教育功能早已衰退,对孩子的影响力也已经有限。不要继续溺爱他,不继续帮他处理一笔又一笔负债,可能是到时候唯一能做的事。
 
汪培珽: 不用说教,念故事书就好!
 
家庭教育才是根本,有一回参加孩子小学的运动会, 当全校正为大队接力比赛欢呼之际,即使我的孩子并不是选手,我也深深被那些拼命向前冲的孩子所感动。正当我的眼泪都快被这种团结一致的气氛逼出眼眶时,却突然看到殿后那一队跟倒数第二棒的孩子,在交棒线两米前,“竟然不跑了”,大概是发觉大势已去,让等着接最后一棒的孩子,赶忙着急地回头去“抢下棒子”,以完成自己的任务。我身旁看到这一幕的家长,十分惊讶,异口同声地说:“这学校是怎么教孩子的……”“教改、九年一贯如何如何……”
 
什么是运动精神?跑得快不快不重要,跑第几名也不重要,但是一旦参加了比赛,不管是为自己或为团体,尽最大的努力去完成它,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精神态度。只要社会上一有学生出现严重偏差行为的新闻,舆论也是一致将矛头指向学校,指向教改,或是打些于事无补的口水仗。甚至还有人建议:“现在流浪教师这么多,何不让这些人学点心理辅导的技巧,每班多配一位辅导老师?”
 
我很想大声疾呼:“配几位老师都没用,父母一对一都无法教好孩子,只祈求一对三十的老师帮我们教孩子,实在是本末倒置。”
 
现在的父母孩子生得少,而且都将全副精力放在孩子身上,但学生的偏差行为为什么反而愈来愈严重?教育的环节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当大家一面倒地指责学校教育时,有没有人回头想想,家庭教育才是根本。请把孩子教好了再送去学校,而不是指望别人来帮我们教孩子。
 
汪培珽: 不用说教,念故事书就好!
 
你要好品格的孩子,还是要聪明的孩子?我曾亲眼看见一个上幼儿园年纪的孩子在公园打人,他的妈妈坐在一旁,却只是淡淡地说:“这孩子就是特别调皮。”她完全不当一回事,既不向孩子问清楚,更别提说声“对不起”了。但是,那可是一个在孩子身上花了大量精力与时间的高学历的全职妈妈耶!为什么这么重要的事,她却可以视而不见?
 
如果要父母选择,要好品格的孩子,还是要聪明的孩子?相信所有父母都会选择好品格。这是我在演讲中常提出来的问题之一,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父母敢选聪明。但是,在教育孩子的路上,父母又花了多少的精力和时间去培养孩子的好品格呢?
 
孩子还小时,妈妈们对于孩子吃饱睡好,锱铢必较。孩子上学后,妈妈们又只盯学习进度,学校的功课,课外的才艺,升学的补习,以为只要孩子功课好,有才艺,其他的事情都可以再说,再等。这些父母也不是觉得好品格不重要,而是他们投入的精力实在会让人以为,孩子的好品格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好像只要家里经济状况不差,能满足孩子的需要,孩子自然就会有好品格。
 
访问幼儿园和小学的老师最清楚,有多少父母在被告知孩子有偏差行为时,都是大感惊讶,失望,甚至不肯接受事实:“我的孩子在家里很乖啊!是不是学校有问题?还是跟某某同学学坏了?”
 
汪培珽: 不用说教,念故事书就好!
 
我曾听一位极富耐心与爱心的小学低年级老师语重心长地说:“学生其实好教,真正难沟通的是家长。”我们做家长的应该扪心自问,孩子从小到大,我们花了多少时间在教导孩子的好品格上?还是总要等到问题出现了,再说说大道理,或是劈头训斥一番,就以为这是在教育孩子了?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式,只会让父母一辈子疲于奔命。
 
养出好品格孩子的因素,当然不会只有一项。但是“帮孩子念故事书”这一项,绝对是父母不能错过的。    ——摘自《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
 
 
相关书籍推荐:
 
汪培珽: 不用说教,念故事书就好!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

分享到: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匿名评论?也可先注册登录,或选择快捷登录: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