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培珽,台湾亲子教育第一人。毕业于美国纽约圣约翰大学MBA,在银行工作九年后辞职成为全职妈妈,育有一儿一女。全心全意教养孩子之余,开始写作,著有《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培养孩子的英文耳朵》等书。
汪培珽,台湾亲子教育第一人。毕业于美国纽约圣约翰大学MBA,在银行工作九年后辞职成为全职妈妈,育有一儿一女。全心全意教养孩子之余,开始写作,著有《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培养孩子的英文耳朵》等书。
在她的书里,没有谈什么育儿的高深理论,只是记录了自己和儿女们一起读绘本的美好时光:大女儿从婴儿时期就听绘本,一直到小学二年级。儿子出生后自然也跟着听。“从一天10分钟到一小时,从绘本到童话章节故事,从兴致勃勃到口干舌燥”,她把绘本当食物“喂”给孩子,“喂”了整整8年。
她的孩子在上小学前都没有学过注音符号(台湾小学一年级语文课程)、拼音和认字,但上学时比学过这些的孩子更专心听讲,学习效果也更好。即使上一年级学了拼音和认字,她也没有催促孩子自己去读书,仍然给孩子读绘本,每天一小时。她女儿直到升二年级时才开始自动自发地阅读,但是一发不可收拾----吃书长大的孩子,自主阅读是迟早的事。
台湾亲子教育第一人汪培珽:父母做好这一件事,娃就养好了亲子共读不仅让孩子爱上书,学习方面也不需要父母操心:一年级开始我刻意地放手让孩子去做自己该负责的事:每天早上自己听闹钟起床,回家后自动自发写完功课,书包自己整理收好,考试都自己准备。我只丢给孩子一句话‘有需要妈妈帮忙时,随时来找我’。然而,孩子却很少来找我。孩子的学习生活和学习进度,完全不用我担心。
女儿到上中班的年纪才上幼儿园,“守规矩,人缘好,善解人意,学习专心”。儿子在幼儿园,“守规矩,人缘好,笑口常开,有领导能力,会替同伴排解纠纷,会主动帮忙老师,学习专心,情绪稳定。”幼儿园的老师都赞不绝口,“如果全班的孩子都像你的孩子一样,就太好了。”
汪培珽把绘本当作育儿神器:好品格都在书里,不需要再说教;念故事时间就是爱的时间。阅读是一切教育学习的基础,爱则是亲子间最珍贵的资产,念故事书给孩子听同时涵盖了这两样孩子最需要的东西。对于父母最关心的学习话题,她这样看:不学注音符号、拼音和认字,是不想让孩子一开始就觉得阅读是苦差事,要给孩子更多自由时间,
补习课很多时候不是孩子需要,而是父母需要,父母对孩子的未来有着不安全感,才需要孩子多去上些课,来平抚自己一下。各科学习都必须架构在良好的语文基础之上,语文能力没有捷径,培养孩子与书的感情,教会孩子“想要读书的心”,要比教他“怎样阅读的技巧”重要得多。
所有优良的教育方式都无法速成,只要持续地念故事书给孩子听,一旦“自动自发阅读”的开关启动之后,父母只要顺水推舟……这个一辈子受用的阅读嗜好,就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汪培珽是用书来养孩子的,和这个电子产品已经无处不在的时代似乎有点格格不入,她曾说她家客厅没有电视,有一次逛商场看到电视里放着《泰坦尼克号》,她的孩子很是稀奇,那时他们都是小学生了。我自己和女儿亲子共读4年,已经读了近900本绘本,对汪培珽老师的育儿心经很有共鸣。
平时我也会刻意不给女儿看手机视频,电视里有特别喜爱的动画片可以看,但会用“我们来讲故事”,“我们来做手工”,“我们出去玩”等活动占用时间,尽可能少看电视。很多父母觉得动画片中的故事,有图像,有配音,比我们讲得生动,孩子更津津有味,尤其是还有很多电视早教节目,讲得比我们好多了,何乐而不为呢?
这听上去蛮有道理,别说孩子了,我们自己不想看书的时候,也会选择听音频,看视频。大人选择听音频、看视频可以作为一种调剂,孩子若也如此,不读书,可是万万使不得。美国儿科医生约翰·赫顿(John Hutton)博士等人就这个问题做了一番研究。他们选择了 27 位 3~5 岁的孩子,通过核磁共振技术,观察在听故事音频、看动画和绘本时,孩子们大脑网络的激活情况以及这些网络之间的连通性。
结果显示:听音频的时候,孩子们的语言网络被激活,但大脑各网络之间的连接性较差。看动画的时候,音频和视觉感知网络中有很多活动,但各大脑网络之间仍然没有太多的连接。看绘本的时候,相比音频条件下,孩子们的语言网络活动略有下降。但是,视知觉、意象、默认模式和语言等网络之间的连接都会增加。
为什么要反复强调大脑网络之间的连接呢?因为这个连接,直接关系到孩子对故事的理解。各网络之间的连接越紧密,孩子的理解力就越强。这个不难理解。因为孩子理解一种事物,需要调动各方面能力,比如,看绘本的时候,他不是只关注文字,而是会以图像为线索来帮助理解。所以,一种活动,能调动的大脑网络越广(势力范围广),网络之间的连接越紧密(抱团),越容易干成事。
而且,电视有损孩子的专注力。电视屏幕是每秒24张的连续画面,眼睛无法倒退回去寻找前面的信息,声光效果加上应接不暇的画面只需要人脑短暂的专注力,而想象力和思考力更无法派上用场。许久才翻一页的绘本,既没有声光音效、也没有快速转换的画面,这样静态的活动需要更久的专注力。从小听父母读绘本的孩子,养出了很好的倾听能力,到上学时更易专心听讲----这不正是父母们总喊着“要认真听老师讲课”的要求吗?所以,光是塑造大脑方面,说绘本是学龄前儿童成长的刚需也不为过。台湾亲子教育第一人汪培珽:父母做好这一件事,娃就养好了
著名作家龙应台的大儿子安德烈在回忆起母亲给他和弟弟讲故事的“温馨甜美时光”时说,我们的视野地平线简直是一种无限宽阔的开展。为了不睡觉,讲故事朗读的时间,能拖多长久拖多长,愈长愈好。我是在和华飞的日夜厮磨中长大的,而母亲,更曾是我的宇宙核心。
亲子共读,不仅是爱的陪伴,更带给孩子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有一天,当孩子长大,不论走到天涯海角,或是经历人生的起起伏伏,这温馨的童年回忆,都将是他们一生的情感支柱。而这些,正是让孩子听音频、看动画,永远无法抵达的美好。
相关书籍推荐: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