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每一个人的童年经历中,或多或少地会出现冒出精灵古怪想法的瞬间以及那种“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冲动,这种感同身受让孩子们轻而易举地找到自己的影子,换言之,他们认为这就是在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
今天我们的绘本故事——《大树上的难题》这个故事,无论成人还是孩子都必定捧腹大笑。小男孩为了解决前一个麻烦,不停地制造出新麻烦。一颗高大却并不繁茂的树,一个对比下略显渺小的孩子,还有一行白色醒目的文字,共同构成了一本绘本的封面。风筝、鲸鱼、小猫、轮船、椅子、灯塔、消防员、汽车、鞋子、油漆桶……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夹杂在一起,实在令人匪夷所思,究竟是怎样一个难题会将诸多看似无关的事物串联起来?
他把自己喜爱的鞋子扔上去,想把风筝打下来。可是那只鞋也卡住了!他只好把另一只鞋子扔上去,要把他最喜爱的鞋子打下来。结果,真让人不敢相信,另一只鞋子也卡住了。为了把他的另一只鞋子打下来,小弗抱来了小猫米奇。猫也卡在树上下不来,情况变得越来越离谱了。小弗拿来了梯子。他要一次性解决这件事。于是,他把梯子扔了上去。梯子可是从邻居那儿借来的,必须得在没人发觉的时候还回去。小弗只好把一桶油漆朝梯子扔去。用一只鸭子把油漆桶打下来。有一把椅子把鸭子打下来。用朋友的自行车把椅子打下来。用厨房的水槽把朋友的自行车打下来。用家里的大门把厨房的水槽打下来。
用家里的车把家里的大门打下来。用送牛奶的人把家里的车打下来。用大猩猩把送牛奶的人打下来,就是这样!树上再也没有多余的空间了,风筝掉下来了。小弗很高兴。他把和风筝有关的所有事情忘得一干二净,马上就玩起风筝来。这一天过得非常愉快。那天晚上,小弗睡得特别香甜,他累坏了。不过,有一件事他忘的一干二净……
小男孩为了解决前一个麻烦,不停地制造出新麻烦。单一的方式,执着的重复,这种“坚持自我“甚至让读者有种难以置信的感觉。而据我们所知,最初启发作者创作这本绘本的动机恰恰也是──没有人相信他所做的事。正因为如此,从这本书中到处都能感受到作者“我就是做了,不管你相不相信”的宣言。尽管你认为从自行车开始,后面的事物完全不可能被一个小孩子扔上树,但这种欲罢不能的想象仍然肆无忌惮地蔓延开来,并且每一次都在刷新读者的想象力边界。
孩子们喜欢这本书的理由有很多:鲜明的儿童画风格让每一页的大树都展现出不同的面貌,不断变化的颜色像是在呼应情节发展,又像是暗示主人公内心情绪的波动;独到的儿童思维方式更是紧密契合孩子们心中所想,下一页会发生什么?本就离谱的情节是否还会继续升级?孩子们了然于胸,并用得意的口气反问道“我说对了吧!”,那一刻,每个孩子都变成了小弗。
不否认这个故事具有夸张的艺术效果,但如果对照生活,你一定也会发现它的合理性。大概每一个人的童年经历中,或多或少地会出现冒出精灵古怪想法的瞬间以及那种“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冲动,这种感同身受让孩子们轻而易举地找到自己的影子,换言之,他们认为这就是在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所以不难理解,我在讲述这个故事的时候,孩子是投入的、积极的、热情的,这就是故事文本的魅力。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结束一本绘本的讲述习惯引入现实意义的概念,譬如:它教给我们什么样的道理?还领会到哪些意义?对生活中某个具体问题有何帮助?但我认为这本书不需要。有时候,阅读可以只是为了快乐。看着大树上悬挂着的各式难题,难道你不认为那更像是孩子们抛上去的奇思妙想吗?如果你希望借助一本书跟孩子一起读过一段美妙而又妙趣横生的时光,选它吧,不会错的。倘若非要扣个帽子,提升个高度的话,那我想说,作者表达出的儿童观令人赞赏——“回到原点,不忘初心”,每个孩子都该是闪闪发光的个体。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