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小幼升学战正式打响! 虽然说上海的初中和小学如今无重点与非重点之分。不过还是有一些学校,硬件和师资力量都比较强大,是不少家长心目中的“名牌学校”。在各大育儿及小升初论坛上,几乎每个区都有这样一份“名校排行榜”,基本上是每个家长人手一份的参考。
看点1 你相信坊间流传的学校排名吗?
解读:过半家长相信排名一说
对于坊间流传较广的名校榜单,通过星期8小镇对家长的一个小范围调查显示:过半家长都表示相信,受访家长表示榜单一定是“事出有因”,查之有据的,在孩子幼升小或者小升初时会拿来作为参考的依据。
对此,福山外国语小学副校长朱煜表示,市重点及各区重点小学的提法20年前就已经取消了。但是坊间一直对学校排名情有独钟。坊间流传的学校排名很多,各式各样,有些可以作为择校的参考依据,但是有些就不能,家长要学会识别。比如,有的家长根据孩子上学、放学期间门口停放的车子品牌给学校做的排名就很不靠谱。
那么,关于坊间流传的各类名校排行榜,又有多少可信度呢?黄浦区教师进修学院教研室主任陈兆施认为,应该说,这么多年下来,一些老牌的优秀学校无论从成绩、环境等综合水平来说,都是很过得硬的,在家长心目中也积累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地位,家长间的口口相传,正是这些榜单的重要依据。从这个角度来说,这类榜单确实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不过也要注意有些明显不靠谱的榜单,比如在长宁区市三女中绝对是个老牌名校了,而在某份长宁名校排名中只名列二十几位,这就绝对没有参考价值了。所以,对于所谓的民间排名,家长可以参考,但切勿盲从,并且在参考的同时要懂得分辨。
浦东新区竹园小学校长田荣俊表示,仅通过学校排名来择校肯定是不科学的,学校的好坏不在于这个学校名气是否大、是否响,而在于这个学校是否有良好的校风,一个学校的校风对孩子的成长有深远的影响。其次,还要看这个学校的师资,从校长的角度来看,良好的师资配比应该是老中青三代结合的,老教师经验丰富,中年教师精力充沛,知识储备充足,青年教师充满活力。学校的老师能够充分尊重孩子,热爱教学。再次,家长最好能够关注一下学校开设的课程,关注学校的教育、教学特色以及学校的活动是否丰富,是否符合孩子的成长规律。
看点2 传言中的“官方排名”存在吗?
解读:所谓官方排名纯属误读
网上有消息称,其实在每个区的教育科学研究所都有一份内部的教育质量分析,能在更专业、更综合的情况下对各区学校做一排名,于是这些所谓的内部资料迅速成为了家长心目中梦寐以求的“择校宝典”,“求宝典完整版”、“要2013年更新版”之类的求助帖比比皆是。
对此,陈兆施表示,这其实是一种误读。教育部门早在几年前就出台明文规定,不允许对学校进行排名。所以从教育行政体系来说,不存在这样一份排名榜。教育质量分析这一块工作,确实每个区都在不断地推进,不断地研究调整,旨在对各个学校的教学质量做监督和把控。这项工作非常全面、完整且系统,并非家长想象中的光统计升学率、考分等数据这么简单。
比如说去年推出的“绿色指标”综合评价,就是一项涵盖学业及其相关要素的体系,重点包括学生学业水平指数、学生学习动力指数、学生学业负担指数、师生关系指数、教师教学方式指数、校长课程领导力指数、学生身心健康指数等。而要说到排序,高中是按照市、区实验性示范性来罗列,而初中则完全是根据相应区域来分,比如说相邻的学校肯定是排在一起的,这一点家长务必要辨明。而家长之间参考及流传的所谓名校排行榜,完全是一种民间行为,是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而得出,和教育行政体系是完全无关的。
民办永昌学校校长李聿华也表示,学校间向来是不允许排名的。况且一个学校能否真正得到家长的认同,不能片面地以学习成绩来界定。尤其是民办学校,家长投入得相对较多,肯定会对自己孩子成长的各方面要素做一综合考量。这种情况下,建议家长可以通过上学校的网站、实地考察校舍环境或者去学校面谈等方式,来达到对目标学校有一个客观、综合性的了解。
而对于小学,朱煜表示,教育相关部门也有一套严格的考量体系,涵盖师资、软硬件建设等等,但惟独没有考试这一项,这体现了教育部门对学生综合发展的重视,而不是唯考试“马首是瞻”。在选择小学时,很多家长“风物长宜放眼量”,喜欢将该学校小升初“名校升学率”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但是田荣俊表示,对于所谓的名校升学率,有些学校可能会做统计,但有些学校并不做统计。而不统计的学校未必升入传统意义上的重点中学的学生人数少。
看点3 如何科学利用学校“排名榜”?
解读:榜单要“4看”
李聿华建议,家长不要只盲目把目光聚焦在排名前列的学校,因为排在前面的学校是否一定适合自己的孩子呢?其实就未必。如今择校都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除却成绩因素,学校的办学特长、理念、思路包括环境等,其实对孩子的成长来说特别重要。家长应更多地考虑这些因素,同时也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和个性特征来选择,这样学校和家长才能达到一个相对较高的契合度,才更有利于孩子的求学和成长。
陈兆施则认为,教育发展到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就是每一个学生和家长都可以有很多选择。他建议家长,要善于利用各类榜单。榜单怎么看?第一,看分数榜。虽然光看分数,价值取向显得过于单一。那分数究竟要不要看?还是要看,只是家长务必要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量力而行。一份漂亮的成绩单背后对应的总是辛勤的付出,这就意味着不同的学业负担和课业压力。第二,看“特色榜”。现在优秀的学校很多,在氛围、软件、硬件上都各有出挑的。这时候,家长不妨考虑选与自己孩子发展方向相契合的学校。举黄浦区的例子,比如说我的孩子在奥数方面很有天分或者基础较好,我可能就会考虑数理化具备相当竞争实力的立达;比如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个比较全面发展的学习环境,我可能就会考虑永昌、明珠,像永昌就开设有高尔夫课、棒球课,这在整个上海来看也是比较别具特色的;比如我孩子外语成绩比较突出,我就可能选择有外语特长的学校,如是等等。第三,看氛围。就是学校的各类设施、学习氛围,包括校舍环境等,是否符合孩子的个性特征。第四,看交通。本着便利的原则,家长一定要考虑学生上下学的时间成本,在路上若需耗费过多的时间,对孩子的学习发展是颇为不利的。除此之外,家长在择校时还要考虑经费问题。如果这个家庭在学费支出方面负担不大,可以考虑民办初中;如果在经济方面不是那么宽松的,建议还是将更多注意力放在公办初中上。公办学校优秀的也很多,选择对口的学校的一个好处就是,孩子可能会有一些熟悉的邻居、朋友等,更有利于他们平日的沟通交流。要提醒家长注意的是,如果希望对口进入公办初中的学生家长还需关注该校的对口地段,可能每年的地区划分会有微小的调整,详细情况可以去相关学校或者居委会了解。
看点4 具备哪些因素的学校排名才更科学?
解读:很多潜在因素不容忽视
各大名校榜单,都无一例外的把“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作为重要的考核项目,对此,田荣俊表示,根据考试成绩对学校进行排名本身也无可厚非。在科学的评判体系没有完善之前,考试还是相对比较公平的考核工具。但是如果只从“升学率”和“考试成绩”来衡量和评估一个学校又难免会浮于表面。
朱煜建议,在选择学校时家长也要注重考察校长,一般校长的学科特长决定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因为校长可以利用自己的人脉引进相关人才,同时,校长的教育理念决定了学校的发展方向和特色。前两年,学校注重特色教学,但是近两年,市教委意识到仅有特色是不够的,学生还需要均衡发展。
家长都喜欢削尖脑袋往“名校”里挤,但挤进名校并非就万无一失了,俗话说,入对大门还要进对小门,这个“小门“的涵盖内容也相当丰富,包括老师、家庭教育、周围同学、班级学风等等。朱煜指出,自己也曾经碰到过一个小孩子,幼升小的时候很有灵性,但是所在班级班风不好,读到3年级的时候,他的灵性就被磨平了,很可惜。这种例子并不少见。
【家长建议】潜入论坛、博客获取信息
对于择校,小学五年级学生家长王女士表示,自己会参照排名,但不会完全根据排名来选择。从年前到现在,自己已经大致给孩子挑选了2-3所民办初中作为备选对象。除了在网上寻求相关资料和帮助,她还建议家长,最好实地考察,眼见为实;也可以“潜”在一些学校的博客群中,看看平日里都在说些什么,能在侧面对学校信息有多点了解。同时,不妨多向“前辈”们取取经,相互之间多作交流,能得到很多有用的讯息。如果周围有从目标学校毕业或正好在读的学生就再好不过了,可以直接问问他们对自己学校的看法,包括学风、师资、理念、环境等都可以问,毕竟切身体会的客观真实性和可参考价值都要远远大于道听途说。
再有,五年级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自己的主张,个性特色也已逐渐突显。家长不妨也多听取一下他们的看法,问问他们是否有中意的学校或者他们比较看重的因素。总之在择校过程中一定要全面勘察,才不枉费一番心血。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