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升小的家长们今年应做哪些准备
时间:2012-03-07 10:22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一项针对幼儿园大班家长进行的调查显示,55.3%的家长希望孩子上学时表现优秀,成绩位列班级前列;43.3%的家长希望孩子学习成绩在中等偏上;70.7%的家长对孩子学习成绩存在焦虑情绪。

  您的家里或者身边是否有即将面临幼升小的孩子?
  一项针对幼儿园大班家长进行的调查显示,55.3%的家长希望孩子上学时表现优秀,成绩位列班级前列;43.3%的家长希望孩子学习成绩在中等偏上;70.7%的家长对孩子学习成绩存在焦虑情绪。家长的这种普遍想法是对孩子前程焦虑情绪的一种宣泄,从侧面反映了家长们的一个认知盲区:即从幼儿园到小学这一过渡阶段,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孩子需要的、害怕面对的,什么是小学老师需要家长协助的、指导的。
  据教育专家介绍,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这段过渡期间,他们的内心情感、上学愿望、学习兴趣和自理能力以及行为习惯,是需要家长协力进行调整的。作为家长应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从心理上帮助孩子适应小学课堂
  孩子在上学前各项心理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首先是耐心,孩子六七岁时还不能完全适应小学生活,容易出现注意力集中短暂或坐立不安,家长应试着培养孩子有耐心地完成每一件事,可以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先从5分钟的集中注意力开始,能做到后再慢慢延长时间。其次是独立,要让孩子在上小学前就养成独立学习与生活的习惯,随时提醒孩子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要学会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再次是尊重,要教孩子尊重老师,还要学会尊重同学,有意识培养孩子尊重别人的习惯。最后是团体意识,进入小学后,一般都会有校规班规,要培养孩子的团体意识,即教会孩子服从校规班规,让孩子了解作为团体中的一员需要怎么做,明确个人应该服从集体的规则意识。


  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在幼儿园里孩子过的是集体生活,遇到困难能及时得到老师帮助。但进入小学后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活,像上厕所、准备学习用品等都得靠孩子自己完成,若动作慢、能力差,势必会影响学习。良好的生活习惯从下面几点做起:
  科学的作息时间:帮助孩子养成早上6:30起床、晚上20:30上床睡觉的正常作息时间规律。上小学后将面临一定的课业压力,为了孩子的健康和学习,应节制孩子看电视和玩游戏的时间。教导孩子对时间概念有初步的认识,让孩子知道自己在什么时间该干什么,而不是上课随意迟到或者早上赖床不肯上学。
  简单的生活自理: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应该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如给孩子一个属于他自己的小天地,引导他学会整理自己的小天地,学会用筷子吃饭、穿衣、洗脸、叠被、擦桌子、扫地等小事。与此同时,学会整理上课所需的学习用品的能力也很重要。
  上厕所的习惯:由于孩子习惯家中的坐式马桶,或者在幼儿园时总有赖于老师的帮忙完成上厕所,没有单独经历的机会,所以到了小学后可能存在不会使用蹲式马桶的问题,从而导致孩子如厕困难直接影响上课时间。因此家长要教会孩子下课第一件事就是上厕所,养成厕后正确洗手的好习惯。这也是升入小学前必备的生活能力之一。
  三、培养好习惯从细节入手
  1、养成课前准备的习惯
  要让孩子明确上课前打两次铃的含义,第一次是预备铃,此时要赶紧进教室,把上课用的书、本子、笔在桌上摆放整齐,然后安安静静地坐着等老师来上课。第二次是上课铃,表明老师就要给小朋友们上课了。家长可在家进行模拟表演。
  2、养成正确的坐写姿势
  正确的坐姿有利于骨骼生长和身体健康。标准坐姿:身子上半部坐直、头部端正,目视前方,两手随意放在身体两侧,两腿平放,胸膛挺起。有些家长成功心切,知道教孩子提前认字、写字却忽视写字的姿势。要知道坏习惯一旦形成日后就很难纠正。错误的写字方法,不仅影响字体美观,写字速度不及别人,还影响孩子肌肉和骨骼的发育。
  四、重视学习内容的衔接
  众所周知,幼儿园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再加上教改的影响,如今的小学老师不再对孩子进行基础学科能力零基础教学了,对此,家长应从基本学习能力、语文能力和数学能力等开始培养,尽早让孩子掌握。基本学习能力包括能分辨上下左右前后、能分辨昨天今天明天、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并理解等;语文能力包括具备基本倾听与讲述的能力、能用简单的句子描述出一件事情等;数学能力包括能分辨基本的几何图形、能正确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等。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

分享到: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匿名评论?也可先注册登录,或选择快捷登录: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