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技之长,以便将来能有拿的出手的才艺,不至于一无所能。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家长们需记住一点,培养孩子的兴趣要结合多方面考虑,不可急功近利。
现代的家庭一般家里也就有1到2个孩子,自然在孩子的培养上也会花很多的功夫,家长经常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才!不过,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很多家长都是有一定功利性的,希望孩子参加了兴趣班,就能够收到成效,不过大多情况下会事与愿违,尽管给孩子报了兴趣班,但是这不见得就是孩子的长处,所以呢,孩子有时候也会比较痛苦。而且即便时孩子的长处所在,可是家长太过重视,反而导致孩子有逆反心理。
通常来说,家长如果发现孩子的长处所在,或者孩子对某个事情感兴趣,家长要尽力给与支持,这看起来是一个非常符合儿童心理的教育观点,不过在这种看法下,很多家长其实走进了误区。
误区一
对孩子兴趣和能力的理解,有时候有着天赋的想法,觉得孩子的兴趣主要是个体的特质,只能尊重。
误区二
对孩子长处的理解,有时候带有主观意识,把那些自己理解的“长处”和特长、专长联系在一起。
孩子是在不断发展的。在孩子们的身上存在着各种各样能力的胚芽,可能会对很多事物都感兴趣。这些兴趣究竟是催生孩子能力的胚芽,还是掐死在摇篮里面,通常情况下取绝于父母的儿童观。
孩子对一些事物有兴趣,其实是不被家长所知的正强化、一种成功体验所引导。
孩子对一些事物没有兴趣,其实是不被家长所知的负强化、是遇到失败以后产生的心态。
兴趣是是需要培养的,对于家长来说,不仅要尊重孩子已经有的兴趣,同时还要培养孩子的其他各种兴趣。让孩子获得成功,这样孩子就有了更多的信心,就会有更大的兴趣,这是培养兴趣的要旨。
但是,有时候太过强制孩子、或者要求太高导致孩子完成不了的话,那么产生的结果就是造成孩子兴趣泯灭。
兴趣是能力发展最根本的动力,孩子现在就像一张白纸,有着很多的潜力,不管是运动、言语,还是绘画、音乐,孩子都能够做的很好,孩子的长处或短处一般情况下是环境与教育的结果。
所以,家长也不要一直抓着孩子的长处不放,一定要重视孩子发展的各个方面,全方位的开发孩子的能力,促使孩子全面高质量地发展。另外,也不要给孩子过多的压力,这样会适得其反。
相关推荐: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