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恋的实质,其实是在家长的监护下,让孩子可以安全地掉到一个坑里,而不是将来在家长无法看到的地方,她掉进了再也爬不出来的深渊。可现实中,却有无数家长,亲手把孩子一步步推进了深渊。
最近,长春某警察局接到一起市民报案。一个女孩被家长罚跪冰天雪地已长达3小时,邻居担心她一直跪下去被冻坏,就报了警。原来,这个上初中的女孩早恋,家长发现后很生气,不让她进门,让她在楼下罚跪。警察到场之后,让孩子进了家门,并提醒她的父母不要如此对待孩子。女孩父母这种粗暴无情的惩罚,引得网上一片谴责。
孩子三观尚未健全,确实需要家长的教导,父母对早恋的担忧,也可以理解。但是,教育孩子,应该用爱与智慧传递价值,而不是用暴力情绪发泄非理性。孩子早恋,家长该不该管?
当然该管。但绝不是这种粗暴冷酷的方式。高压与严惩,只会把孩子推得更远,导致孩子更加叛逆,甚至做出不可收拾的事情。《小欢喜》中,乔英子因回忆爸妈离婚,悲伤不已,同学方一凡暖心拥抱了她,乔英子趴在方一凡肩上哭泣的一幕,被他们的妈妈看见了,家长们如临大敌,先是旁敲侧击,通过各种蛛丝马迹“坐实”他们早恋,继而双方家长聚在一起,高压逼供,不“老实交待”,就不准去上学。俩孩子气愤之下,叛逆劲儿上来,当着家长的面,故意像情侣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我们就是恋爱了!”父母的过度反应,不仅不能妥善处理问题,反而激化矛盾,把孩子引入火坑。
我上初中时,班上也有同学早恋,我同桌就是其中之一。有次放学,她坐在男生的自行车后座,右手抓着他的衣服,俩人有说有笑,不巧被外出的妈妈看见了。回家之后,父母对她一顿拷问责打,严禁她跟那个男孩再有任何来往。妈妈开始跟踪盯梢,严防死守。其实她和男生之间,只是一种朦胧的好感。这份好感并未因棒打而消失,反而让两人走得更近。
后来,秋游后一起回家和一起去书店,两次被家长抓住之后,女孩陷入了极大的困境。妈妈在大街上骂他们,让她无地自容,还让她写保证书交给学校,在家对她暴打、禁足。孩子在家找不到温暖,就会到外面去找。羞愤之下,破罐子破摔,家庭的冷酷让他们抱团取暖,反正家长认定有事,那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做点事给他们看看。女孩后来经历了怀孕、流产、休学,男孩子也被迫退学、转学。眼睁睁看着两个好同学,被家长逼上梁山,走向悲剧人生,时隔二十多年,我仍为他们心痛。
马薇薇曾说:早恋的实质,其实是在家长的监护下,让孩子可以安全地掉到一个坑里,而不是将来在家长无法看到的地方,她掉进了再也爬不出来的深渊。可现实中,却有无数家长,亲手把孩子一步步推进了深渊。
家长害怕孩子早恋,主要是担心影响孩子学习。
从事儿童心理研究20年的北师大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田宏杰老师,曾做过调研发现,因早恋影响学习的情况有两种:一种是孩子本身就成绩不太好,也不太爱学习,用早恋来逃避;另一种是孩子本身早恋并没有影响学习,也没有花太多时间去恋爱,结果因为花太多时间在抵制父母的严防死守,反而影响了学习。因此,对于早恋,不能因为担心就粗暴地去禁止,与其视之为洪水猛兽,否定打击,不如疏而导之。有些家长的做法就非常智慧。
网上看到一位妈妈对待女儿收到情书的态度和做法,很值得学习。她首先说:“女儿长大了,有人追求了,是件好事。”孩子明确地知道,恋爱不是羞耻的事情。她告诉女儿:“有人喜欢你,说明你优秀、你值得。她列举了女儿的优点:品德好、学习好、气质好,形象好……”
给女儿戴了许多高帽,并提示她把这些优点保持并修炼得更好。然后,妈妈给女儿打了一剂预防针:“中学生心智不成熟,没定型,他今天说喜欢你,说不定哪天又不喜欢你了,这都属正常,不要有心理负担。”接着,妈妈给了她一些建议:“你们现在还小,不独立,感情上不用着急,将来上了大学,还有很多机会,自己的高度可以决定你周围接触的人的高度,你不用为了一棵树而放弃整个森林。”还看过一位父亲对早恋女儿的教育。女儿暗恋上了班上的一位学霸,父亲不但没阻止,还鼓励女儿要好好读书,先把成绩赶上去,才能被学霸看到,又陪着女儿一起早起锻炼,减肥瘦身。最后女儿成绩越来越好,各方面都越来越优秀,发现其实学霸也不过如此,竟然放下了心里的那段情愫,专注学习。
真正的教育是引导,而不是逼迫。聪明的家长懂得把教育包裹在善意里,对他们循循引导,孩子感受到尊重,也得到了方向。当然,想要引导孩子正确看待早恋以及处理早恋,最重要还是家长要接纳早恋。根据心理发展学理论,十二三岁的孩子,就会慢慢对异性产生好奇和好感,但是这种情感往往都是朦胧的、单纯的。
就像《少年说》节目中的一个片段所展示的那样:一名男生向一名女生独特表白:“把你的高考志愿拿出来,让我抄一遍吧!”台下的女孩,大大方方对他说:“好!”多么青春美好的一幕。青春萌动的爱情,是真诚的、纯粹的。也是一段弥足珍贵的人生经历,它给孩子展示了最纯洁无瑕的爱意,教会了孩子如何关心他人,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好。所以,与其极端粗暴地处理,不如用接纳和放松的心态去引导孩子。
有人采访黄磊:“如果你的女儿15岁就谈恋爱了,你会怎么办?”黄磊答道:“15岁谈恋爱我觉得正常,青春期懵懵懂懂,情窦初开,这是人本身最天然的东西,我觉得是美好的。你能做的是往健康的、更好的方向去引导。”
接纳孩子早恋不等于放任不管。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引导孩子?
建立良好的沟通
成长充满迷茫,孩子喜欢从愿意聆听、支持他们的长辈那里寻求建议。比如《小欢喜》中的乔英子,她什么都告诉刘静,因为刘静总是耐心倾听,温柔提出看法和意见。孩子早恋,父母不要呵斥打骂、跟孩子僵持,不要把早恋当成一个麻烦和障碍,而应看作是一个交流和教育的机会。父母情绪平和,孩子才愿意分享他的故事,愿意从你这里寻求帮助,父母就能有效掌握孩子的动态,不至于跑偏。
向孩子传递正确性教育知识和恋爱观
孩子慢慢长大,父母要把生理知识、安全套知识等教给他们,比如跟孩子阅读和讨论《爸爸说给青春期儿子的秘密话》、《妈妈说给青春期女儿的悄悄话》等书籍,不要让孩子瞎摸索。除了知识,还要帮助他们塑造价值观,比如什么样的爱人是靠谱的、婚姻与恋爱的区别等。青春期的孩子对异性的喜欢,往往会停留在外貌、长相,所以父母要多和孩子讨论“什么是优秀”。要把上进、自我成长和自律植入孩子对“优秀”的界定。还可以给孩子推荐好的青春期电影、好书,比如《黑头发的朱丽叶》、《青涩的苹果(老师的54封信)》、《刘墉家书:少爷小姐要争气》等,帮助形成良好认识。
订立规矩,教导底线
爱,意味着明确的规矩。美国前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说过,决不允许女儿们夜不归宿;虎妈蔡美儿的十大家规第一条就是:不许夜不归宿。中国性教育第一人胡萍老师,多次提到,任何时候,不能让未满18岁的孩子,发生性关系。未成年的孩子,生理和心理都不成熟,很容易受伤害。孩子早恋,虽然父母可以持开放接纳的态度,但必须告诉底线。乐嘉就在一封写给女儿的信里提出了这两点,相信所有父母都会认同:
第一,学习成绩不能受到影响。因为好的爱情是让人变得更好,而不是变得更糟。
第二,决不能偷尝禁果。因为一旦越界,彼此无论是情感、身体还是人生,都会受到极大的伤害。
与孩子讨论毁灭性后果
早恋虽然美好,但也充满危险。无论男孩、女孩,一定要对孩子强调,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同时也要对爱情和对方负责。利用闲聊、新闻、电影、书籍(比如《安琪拉的灰烬》、《出事的那一天》等),跟孩子讨论越界行为的严重后果,让孩子知道,有些事是绝对不能做的,否则会伤害自己,伤害他人。多和孩子讨论梦想和憧憬未来学生时代最重要的任务还是学习,父母可以多和孩子讨论TA的梦想和对未来的憧憬,让孩子多把注意力放在认识自我和追求自我上。
平时可以多和孩子一起看一些人物传记,或多出去见见世面,打开孩子的视野,让孩子不局限于眼前的人和事。早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恶而劣、简单而粗暴的处理方式。父母温柔平和的爱与下足心力的智慧,才是一个孩子安然而幸福地度过青春期的不二法宝。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