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孩子有“讨好型人格”
时间:2019-08-03 17:16来源:互联网 作者:Glorie 点击:
不要让孩子成为“讨好型人格”,这对他以后的成长会很有影响的,要让他学会“讨好”自己。
“讨好型人格”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对他的性格,情绪会有很大的影响,造成他这样的有很多因素,绝大多数来源于他身边的环境。
 
努力去讨好身边的人,试图去融入他生活的环境
 
《少年斯派维的奇异旅行》中的斯派维,他有一颗聪明绝顶的大脑,十岁的他就发明了永动机。可是,他也都知道,爸爸爱弟弟多一点,因为弟弟像爸爸一样有牛仔的个性和爱好,而他只是一个喜欢图纸和科学的小宅男。在学校和家里他都不被认可,于是,他努力去讨好身边的人,试图去融入他生活的环境。弟弟喜欢玩枪,他就绘制枪的声波图,他想着这样就可以和弟弟一起玩了,结果却导致弟弟玩枪走火而死亡。即使父母没有批评他,可是,他那一颗敏感的心,却总觉得自己有责任的。如果他不去讨好弟弟,也许,一切都不会发生。可他控制不住讨好弟弟,以及身边的所有人。
 
什么时候他们会变得小心翼翼,察言观色,把自己的想法隐藏,一切以别人高兴为准则,成为了一个讨好型人格的人呢?
 
也许就是从感到自己被孤立的时候,因为一个孩子很难独自面对和承受自己的孤独感,为了得到那一份爱和关注,他会刻意的去做些什么,来迎合父母的期望和需求,从来获得父母的关注和赞赏。
 
讨好型人格并不是孩子天生就具有的性格
 
讨好型人格并不是孩子天生就具有的性格,而是跟父母平时教养的方式有很大的关系。
 
有些父母本身对自我、对家庭缺少积极认同和价值感,为了自己的面子,强迫孩子去听从自己的安排。比如,当孩子调皮的时候,他们会说:“乖一点,不然别人会讨厌你”,“你要分享,才会有好朋友”,有时,甚至不惜牺牲孩子的利益或忽视孩子的心理需求去满足别人。
 
 1、父母关系不和谐,家庭不幸福
 
如果孩子所在的家庭环境是父母常常大吵大闹,冷言冷语,甚至,时不时来一场“华山论剑”,而事后,关于孩子的安抚工作没有做好,比如,告诉孩子我们不是在争吵,只是在讨论,可能声音有点大。而且,和好也要当着孩子的面。没有做到这些,也会增大孩子成为“讨好型人格”的几率。
 
不和谐的家庭环境会让孩子缺乏安全感,在他们的认知范围内可能认为由于自己的“不听话”或者“不懂事”让爸妈生气,所以这个时候,他们就会努力让自己变得听话,迎合父母的想法,强化自己察言观色的能力。但是,如果在父母争吵后,告诉孩子,和他们无关。
 
2、经常否定孩子的家庭
 
每一个孩子都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如果长时间去用否定的态度去教育孩子,容易让孩子形成自卑的心理,同时也容易形成讨好型的性格,从而希望以此得到父母的肯定。
 
孩子画了一幅画,欢喜地希望得到表扬,你却说:“画的什么乱七八糟的”,孩子想要一个玩具,你说:“我们家穷,买不起那么多玩具”。久而久之,孩子变得听话、懂事,得到了别人的称赞,但实际上孩子是胆怯懦弱,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情绪和想法。
 
3.写个小标题
 
“讨好型人格”会让很多人错误地认为这是一种“善良”,认为吃亏是福,但实际上,“讨好型人格”的危险在于,孩子在成人后习惯性地用这种思维方式去处理其它社会关系,“讨好”也会大大地降低幸福感。
 
《少年斯派维的奇异旅行》里的斯派维后来决定一个人离家去领奖,在路上,即使饥饿难忍、孤独和害怕,可是,他战胜了自己,学会了在意自己的感受,不用再去讨好任何人。
 
父母在平时的生活里,如何避免把自己的孩子养成“讨好型人格”呢?
 
 
1、给孩子无条件的爱
 
0-3岁是孩子建立安全感和性格形成的关键期,父母无条件的爱,是给孩子最好的成长“营养”。
 
即使孩子犯了错,父母在批评教育后,也不忘了说一句“我依然爱你,因为你是我的孩子”。
 
无条件的爱,让孩子内心获得满足,心里不会因为爱的匮乏,而去关注别人是否关爱他,也不会为了得到别人的关注,去讨好别人。
 
不缺父母爱的孩子,心理才是自信和健康的。
 
2、尊重孩子的意愿和选择
 
父母长期的高压和专zhi主义的教育方式也容易引发孩子的“讨好型人格”模式。
 
允许孩子去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想法,给孩子选择和参与意见的机会,即使意见不同,也要跟孩子解释,为什么父母的想法更好,这样的有商有量,不会打击孩子的积极心,也让孩子感觉到自己被尊重。
 
有自主选择权的孩子,长大后才会有主见,不会随便依附别人的想法,在有异议的时候,有勇气说出自己的想法。
 
3、培养孩子充实富足的内心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在“讨好型人格”孩子的认知中,他们通过“讨好”别人的方式,来获得赞赏和认可。
 
父母应当引导孩子多关注自己,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通过努力和提升自己,去获得别人的赞许和认可。
 
比如,发现孩子的兴趣,加以培养,发展特长。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就感、自我确认感、自我满足,当自己足够好的时候,自然能赢得别人的关注和赞美。心若盛开,不怕别人不来。

4、多些欣赏和鼓励
 
孩子年龄小,自我认知能力欠缺,对自我的认知只能来自父母的评价,在教育的孩子过程中,父母多去发现孩子的优点,用欣赏的态度,去鼓励他们,孩子才会信心百倍去发扬自己的优点。
 
得到欣赏和鼓励的孩子,自我价值感强,不会为了获得别人的赞赏,而去讨好和迎合别人。
 
心理学家Harriet Braiker写过一本书《讨好是一种病》,在书中她写道:“很多讨好者,已经不是简单的取阅他人,而是无法控制地讨好他人,下意识地牺牲自己,甚至对来自他人的赞赏和认可上瘾。”
 
一个人在好好爱自己之后,才能更好去关心别人。“讨好型人格”的孩子,因为过度去迎合别人,而失去了很多快乐和幸福,这本身就是违背成长规律,长大以后,也注定会成为一个内心缺乏幸福感的人。
 
让孩子成为一个会“讨好”自己的人,这才是父母需要做的一件事。
 
相关文章推荐: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

分享到: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匿名评论?也可先注册登录,或选择快捷登录: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