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倾听:快点儿妈妈,等会儿爸爸 阅读指导
时间:2019-12-10 18:16来源:互联网 作者:佩奇 点击:
究竟“快点儿”和“等会儿”在传达什么?孩子收到的是怎样的信息?在传递与接受过程中哪些意想不到的情绪得到发酵?亲自去听一听小猫菲菲的声音,相信聪明的父母很快可以从这个故事中找到答案。
这世上会有人给自己取名为快点儿、等会儿吗?恐怕不会!但这世上的确有太多太多的爸爸妈妈身体力行地诠释着这两个词的核心特质。他们每天将“快点儿和等会儿”放在嘴边,更是赋予词语超出其本身含义外若干个意义,这种无限延展和引申的功能在这两个词上可谓被运用地淋漓尽致。提醒可以说快儿;不耐烦可以说快点儿;怒火中烧也可以大喊快点!安抚可以说等会儿;敷衍可以说等会儿;忽略、冷漠也可以用等会儿来表达!这样看来,这两个词极有可能会入选最不受孩子欢迎的词语排行榜,并且名列前茅。
 
 
究竟“快点儿”和“等会儿”在传达什么?孩子收到的是怎样的信息?在传递与接受过程中哪些意想不到的情绪得到发酵?亲自去听一听小猫菲菲的声音,相信聪明的父母很快可以从这个故事中找到答案。
 
菲菲看起来和其他猫宝宝没什么两样:他练习一下一下地抓东西;他浑身的毛毛就像厚厚的呢绒一样,又柔软,又浓密;他嘴两边翘着几根稀疏的小胡须;他那喵喵的叫声动听极了。但他的动作却非常慢,要多慢有多慢,慢得都吓人!这可是妈妈说的。菲菲的妈妈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情。她忙里忙外,从来就没有停下来的时候。时间对她来说太短暂了!“菲菲,快点儿!”妈妈每天都这样催他。于是菲菲就叫她“快点儿妈妈”。当然,他只敢偷偷地这么叫。
 
 
菲菲的爸爸总是很晚才回家。很多时候,还没等他道晚安,菲菲就已经进入梦乡了。爸爸上班从不迟到,他要很快地洗漱,迅速地穿好衣服,匆匆地吃完早餐。对爸爸来说,工作非常重要。“爸爸,你说……”菲菲刚刚开口,爸爸就打断他:“等会儿再说,等会儿……”于是菲菲就叫他“等会儿爸爸”。当然,他也只敢偷偷地这么叫。
 
 
快点儿妈妈和等会儿爸爸很爱他们的宝宝。每个星期天,他们都会花时间和自己的小宝贝一起玩。他们一起去博物馆,去看电影,开车或坐船去兜风,去参观古堡,去动物园……“快点儿,菲菲!”快点儿妈妈总是这样催他。而菲菲喜欢慢慢地走。可是每当他想歇一会儿时——“等会儿再歇,我的宝贝!”等会儿爸爸就会轻声地说。菲菲脑袋里的一切就像旋转木马一样,不停地转啊转。是呀,星期天就像一阵旋风,“嗖”地一下就过去了。
 
虽然快点儿妈妈和等会儿爸爸总是很忙很忙,但他们还是注意到了自己的宝宝有点不对头——菲菲不会像其他小猫咪那样发出咕噜咕噜的呼噜声。他虽然经常喵喵地叫,却从来没有“咕噜咕噜”过。快点儿妈妈和等会儿爸爸十分担心:所有的猫咪都会“咕噜”,为什么单单菲菲不会呢?快点儿妈妈想让菲菲快点儿学会“咕噜咕噜”,等会儿爸爸却安慰妈妈说:“别着急,他早晚能学会的。”一周又一周过去了,一个个星期天像旋风一样吹过,菲菲还是不会“咕噜咕噜”。爸爸妈妈觉得,必须带他去看医生了。
 
 
“哦?不会‘咕噜’?”医生惊讶地问,“这真是不正常,必须给他做手术!”菲菲吓了一跳!什么?做手术?虽然他还不知道什么是手术,但他清楚地知道他不想做手术。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他必须快点儿学会“咕噜咕噜”。当然,菲菲也知道,他永远不可能在家里学会“咕噜”,因为在家里,什么事不是“快点儿,快点儿”,就是“等会儿,等会儿”。菲菲决定去寻找能教他“咕噜咕噜”的人。
 
他在城市里走啊,走啊,找了很久。突然,在经过熊先生的房子时,菲菲听到里面传出巨响无比的呼噜声。啊,这正是菲菲要找的一位能教他打呼噜的老师。菲菲走进去,发现熊先生正在一张椅子上熟睡着,他的呼噜声要比爸爸午睡时发出的呼噜声高出十倍。菲菲急忙用心地听起来。整栋房子都随着呼噜的巨响而颤抖着。菲菲敲了敲熊先生的肚皮说:“嘿,醒醒,我想学习打呼噜。”熊先生睁开一只眼睛,大声吼道:“滚出去,别吵我睡觉!”他那吓人的声音差点把墙壁震倒了。菲菲拔腿就跑。在一个这么不友好的家伙那里,怎么可能学会打呼噜呢?
 
这时,从前面不远的地方,又传来一阵阵时高时低的“咕噜”声。真像是一场打呼噜的音乐会!菲菲一心想要学会打呼噜,循着声音钻进了一个车库。“我想学打呼噜。”他对机械师说。回答他的却只是发动机的“咕噜——咕噜——咕噜”声和喷了他一脸的又黑又臭的浓烟。“你这该死的油盒子,”躺在汽车下面的机械师抱怨说,“到底还想不想跑了?你这四个轮子的坏东西!”菲菲学到了几个新词,却还是没学会打呼噜。
 
菲菲一点儿也不灰心。他接着向前走,突然瞧见一棵椴树,树上传来一阵响声。是风吹动树枝发出的“咕噜咕噜”声,还是树叶儿在唱歌?菲菲好奇地爬到了树上。原来,那是树上忙碌的蜜蜂发出的“嗡嗡”声。可是,正在采蜜的蜜蜂不喜欢被打扰。它们“嗡嗡嗡”叫着,向菲菲发起进攻。菲菲急忙从树上逃下去,藏了起来。幸运的是它躲过了蜜蜂的蜇刺,不幸的是他还是没有学会打呼噜。
 
 
遇到这么多麻烦,换做别的小猫也许早就放弃了。但菲菲不会,他决心继续寻找。他先后听到了——风扇的呼呼声,气锤的咣当声,飞机的呜呜声,割草机的嗡嗡声……他还听到了青蛙呱呱的叫声和喷泉哗啦哗啦的流水声。可是谁也没有教会他该怎么打呼噜。最后,他只好失望地回家了。
 
家里,快点儿妈妈和等会儿爸爸正在担心他们还没回家的宝宝。快点儿妈妈站在窗户旁,等会儿爸爸坐在沙发上。爸爸妈妈第一次停了下来,就好像时间突然停止了一样。他们第一次自己问自己,怎么会这样。也许,生活的节奏对于菲菲来说实在太快了,就像飞速转动着的旋转木马。而菲菲只想放慢脚步,就像其他许多小猫一样。
 
忽然,花园的门“嘎吱”一声开了。是菲菲!他沮丧地走进院子,伤心极了,就像有一块沉重的大石头压在心上。他觉得自己永远也学不会打呼噜,永远也不可能成为一只真正的猫了。妈妈一下子跑过去,爸爸却站在那儿一动不动。爸爸还在生气——小猫宝宝不该这么晚才回家的!可是当妈妈把哭泣的菲菲抱入怀里时,爸爸还是忍不住走了过来。一家三口紧紧地抱在了一起,充满了温情和爱意。妈妈说,可把她吓坏了;爸爸什么也没说,只是紧紧握住了菲菲的小爪子。时间又一次停了下来。
 
这时,响起了一个不寻常的声音:像是嗡嗡声,又像是嗯嗯声。不是妈妈发出来的,也不是爸爸发出来的,天空中没有飞机飞过,附近也没有蜜蜂在采蜜。是菲菲在打呼噜!“我的小猫咪,我的小宝贝!”妈妈轻声说。“这是我听过的最动听的呼噜声!”爸爸自豪地说。菲菲紧紧依偎在妈妈怀里,像抓住宝贝一样紧紧地抓住爸爸的手。他感到从来没有过的温暖。爸爸和妈妈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他们不再担心,不再匆匆忙忙,不再走来走去。他们俩就守在菲菲身边,他们只属于他。菲菲的呼噜声越来越响,他睡着了。
 
这个故事看了让人有种心酸的感觉,小猫菲菲代表着大多数孩子,他们聪明而且有些敏感。菲菲的爸爸妈妈身上则有着太多父母的影子。他们因家务、工作缠身而终日忙碌,却没能发现,同孩子面对面、袒露心声的画面正变得越来越模糊。而在孩子真正遇到问题的时候,他们又倍显焦虑,不能接纳,缺乏支持,孩子孤立无援……
 
而眼前这本绘本,正以孩子的视角出发,将他们内心的声音放大,给他们“不可理喻”的行为加上一个又一个注解。无论语言还是神态,都有让你恍然大悟的神奇力量。小猫菲菲知道自己不会打呼噜,没有选择求助父母,而是主动学习。在遭遇了诸多阻挠之后,仍不愿轻易放弃。而作为父母的我们,没能适时介入,给他们一些有益的支持或者方法,唯有在屡次的忽视与冷漠之后,才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通过绘本我们了解到,与相比我们,孩子更加率真,也更接近自然的本性,他们需要父母的倾听和关注,更注重过程而并非结果。如果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那等待你的是不满和不解,留给孩子的是孤独和无奈。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和感受,多听听他的意见和想法,多给他一些高质量的陪伴,其实并没有那么难。希望每个父母都能从亲子关系中获得真正的感动与满足。
 
相关推荐:

新版Sight word kids 宝贝学常见词(点读版)

 

 

经典绘本:《月下看猫头鹰》阅读指导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

分享到: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匿名评论?也可先注册登录,或选择快捷登录: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