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你读过几本?面对繁重的课业,什么时候有空读书?8月19日在2012年上海书展的中小学生阅读活动互动论坛现场,专家对中小学生课外阅读量少、经典书籍阅读少、碎片化阅读等问题表示担忧。
一年一度的上海书展吸引了众多读者,不少白领甚至在下班后赶夜场购书。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暑假本是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的“黄金时期”,但前来挑书的中小学生却不算多。8月19日出席中小学生阅读活动互动论坛的复旦附中语文特级教师黄玉峰说:“中小学生课外阅读量普遍太少,而且功利性太强,已经影响到孩子的成长。”
上海市中学生作文大赛组委会今年的一项调查显示:上海中学生,一年中阅读的课外书不到10本者多达72.3%,其中还有5.9%的学生在过去的一年“一本课外书都没读过”,中学生群体的阅读量相对很低。
同时,中小学生的阅读内容也令人担忧:很多受访者将漫画、杂志和各种畅销读物纳入计算范围。72%的中学生选择“同学之间流行和朋友推荐的书籍”,或是“时下畅销的热门书籍”,选择“经典名著”和“父母老师推荐的书目”的人仅分别占18.2%和8.3%。对许多经典书籍,中学生普遍感到陌生。以中国四大名著为例,大部分中学生没有完整阅读过,只有15.5%的学生读过。据调查,目前很多中学生用电脑、手机、电子书等阅读工具阅读课外书籍。电子阅读带来了方便,但此类阅读造成资料的“碎片化”现象,也影响孩子对作品的整体理解。
“读书郎”课外阅读少,主要原因是由于课业负担的挤压。不少孩子每天放学后要花两三个小时完成作业,基本没有阅读时间。而暑假孩子拥有两个月的自由时间,本是放松身心阅读的好时机,但不少家长把它当成“补习季”。一位严姓家长透露,儿子9月份将升初三,暑假报了物理、化学、英语三个培训班进行强化学习,“中考在即,哪有空让他看闲书?”而不少孩子暑假要参加舞蹈、钢琴等考级,培训、练习,时间非常紧张。而且,随着娱乐休闲方式的多元化,阅读逐渐被上网、玩IPad等取代,“捧书静读”的情形离现代孩子的生活越来越远。
黄玉峰老师向家长和孩子介绍,阅读分为休闲娱乐性的阅读、获取资讯性的阅读、理解性阅读和修养性阅读四种层次。前两类属于了解知识的功利性阅读,而通过阅读经典作品感悟体味人生,则有助于提高自我修养。“现在孩子普遍缺乏理解性阅读和修养性阅读,这往往导致思考能力和反思自我能力的欠缺。”他建议,孩子要学会精读和泛读两种不同的阅读方式,学会在精读经典作品时主动思考。
为了促进本市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今年市教委首次将读书活动纳入暑假生活要求,专家按不同年级推荐阅读书目,引导孩子暑期进行经典书目“长阅读”。市教委中小学图书馆工作委员会、上海市东方宣教中心、市中小学读书活动促进会和上海教育出版社等单位还共同组织了上海中小学生暑期读书活动,搭建课外阅读交流和展示平台,并将在每年书展期间发布全市中小学生阅读情况的信息。
还有教育专家指出,“增加孩子的课外阅读,需要社会各方的共同协助。家长与孩子亲子阅读,是培养孩子良好阅读习惯的最好方式;学校在安排课业时,应该留给学生更多的自由阅读时间;社会各方在向青少年推荐优秀读物时,应该加强有针对性的指导。”
核心数据
逾七成上海中学生一年读课外书不到十本
上海市中学生作文大赛组委会今年的一项调查显示:上海中学生,一年中阅读的课外书不到10本者多达72.3%,其中还有5.9%的学生在过去的一年 “一本课外书都没读过”。以中国四大名著为例,只有15.5%的中学生读过。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