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要用艺术的方式表达对孩子的爱
时间:2013-09-17 14:25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问题:爱孩子,但表达方式不对。导致孩子虽然能感受到家长的爱却十分抵触,并且不能完全体会家长的一片苦心,什么是爱?再正确的爱也要用艺术的方式来表达,才更能让孩子接受,喜欢。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问题:爱孩子,但表达方式不对。导致孩子虽然能感受到家长的爱却十分抵触,并且不能完全体会家长的一片苦心,什么是爱?再正确的爱也要用艺术的方式来表达,才更能让孩子接受,喜欢。

李先生的经历

我小的时候很不喜欢叫人,后来我才知道这是很多中国孩子都厌恶的事情。那时候很多人住在一个院子里,夏天在屋子外面吃饭、喝茶,这本来应是很好的回忆,但是但凡有邻居从门前经过,孩子们就要叫人。我很讨厌这种打招呼的方式,不知道为什么,也许是感觉不太真诚。遇到有人从我家门口经过,父亲便会强迫我叫人。

因为不喜欢,所以很多次我就是不叫,结果父亲很生气。等人家走过去了,他就会训斥我,可是他越是说我,下次我就越不叫,结果很多个美丽的夏天就这样被训斥的记忆占据着。那年我去荷兰学习,在卢森堡那个非常小的国家旅行。

 

 


 

 

在麦当劳吃饭的时候,旁边有个女孩子瞪着大眼睛看着我们。那个年代对于那个小国家的人来讲,看到一个外国人可能是很稀奇的事情。我看着那个女孩子问她几岁了,当我问她的时候,她不好意思地把头埋在旁边妇女的怀中,那个妇女看上去应该是女孩子的祖母。那个年老的妇女笑着和我们说,她很害羞。看到这一幕,又让我回想起小时候,我们的父母为什么不能理解一个小孩子的害羞呢?为什么一定要孩子做他们不喜欢的事情呢?其实,这就是艺术问题。对于大多数中国父母而言,儿童心理学是很陌生的一门功课。

孩子很简单,没有那么复杂,他们喜欢的就会做,不喜欢的就抵触。让他们喜欢,引起他们的兴趣,这是最重要的,而不是强迫。我们需要承认,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已经被生活折磨得很虚伪,孩子的真实反而被我们看成不懂事。如果连自己都缺乏生活的艺术的话,我们是不能用艺术的方式爱别人的。所以,我们自己应该先懂得生活的艺术,用自己的生活去体验艺术,这样对孩子的爱才可能具有艺术!

家长们注意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即使批评也要讲究艺术的原因还在于,孩子通常可以认识到自己的问题,这大概就是圣人们所说的知耻之心吧。如果我们能用艺术的尊重的方式和他们沟通,他们会接受,且不会对身心造成伤害。如果不是用艺术的方式,而是责骂的方式,则会给孩子留下永远都挥之不去的记忆。

爱贝小编寄语:表达的不对,爱会变得非常浪费,家长会觉得吃力不讨好,孩子也会怪家长不理解自己。所以正确的表达爱的方式太重要了。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

分享到: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匿名评论?也可先注册登录,或选择快捷登录: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