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孩子越小,性格越不稳定。就像小婴儿的睡眠,经常昨天还是魔鬼,明天就变成了天使,后天是天使还是魔鬼还说不定呢。才3岁的孩子,你根本不必过于担心他此后一生都保持这个性格不变。这种担心实在是太低估孩子自己的发展能力了。比如,有的孩子在四五岁的时候会有说谎和偷东西的行为,这时是不是就武断地说这个孩子将来犯罪的可能性就大于别的孩子呢?当然不能。这个得因人而已。有的孩子从小小偷小摸,长大了可能真如此,但有的孩子出现这种行为只是阶段性的表现,并不会糅合进他的性格里。父母只要严密注意他的行为动向,找到产生这种行为的背景因素,就可以及时帮助孩子改正这种行为。 第二,孩子表现出的这些行为不像说谎和偷东西那么严重,因为它们不具有绝对的褒或贬义。也就是说,这些行为和行为背后可以折射出的性格不能用好或坏来定义。没有人规定外向、充满竞争性的性格是就是好性格,遵守规则、谦让、内向等性格就是坏性格。只是人们通常认为外向、活跃、懂得争取和保护自己行为的性格能带给更多的利益,包括精神方面的和物质方面的。但其实,某个性格究竟能给这个人带来多大的好处,只取决于拥有这个性格的人处在怎样的社会环境之中。能说会道的人,通常不是研究型人才。写得出精彩文章的人,可能忽悠能力很一般。一个人,只要找到适合自己性格的环境,那么他原来可能很一般的性格也会变得熠熠生辉。 第三,孩子在群体中的感觉到底是不是存在感低,这个得孩子自己说了算。如果在父母看起来她总是把自己的东西让给别人,但她自己却并没有被欺负的感觉,这时我觉得不用过于干扰孩子的想法。也许孩子就是觉得懒得去争,让给你们算了。3岁的孩子,他们表达能力虽然已经很好了,但是通常只能叙述事件,在表达自己的感觉方面还是比较差。这时,父母尤其注意不能将孩子往自己想当然的偏见上引,更不能教孩子去“打回来”,“抢回来”这种非常粗野的手段。 第四,性格更多是环境作用的结果。题主提到孩子的性格可能遗传自己。我觉得这也是比较武断的说法。不能否认,遗传基因的力量很大,但是性格毕竟和身高、外貌不同,它还是主观的因素更多一些。而且性格是会不断变化的。题主说自己的性格如此,但你敢肯定你从小也是这个性格吗?这么多年你的性格一直没有改变吗?即使总体性格不变,细节方面肯定一直在不断地微调。而引起这些微调的就是环境的力量。所以,题主的孩子将来是什么性格,不是看你们夫妻俩的性格,而是看孩子的成长环境。这个环境不仅包括家庭环境,也包括将来上学后的社会环境。 第五,一个人的性格是内向还是外向,是竞争型还是温和性,这都不重要。决定他在群体中的存在感的,是他所具有的实力。实力会给他信心。实力是不是争来的呢?有些时候是靠争,但大多数时候,是靠对自我和周围环境的认知,以及下意识地挖掘自己性格中的潜力。 第六,这样的孩子如何教育。我的方法是,1.多观察,少评价。2.家庭环境要温馨和睦。3.随着孩子渐渐成长,鼓励他说出自己的心里话。4.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多参与社会活动。5.陪孩子一起多读书。6.做你能做的,但不要焦虑。
家有小活宝,大活宝来报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