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对于孩子感兴趣的事物,与其制止,不如给孩子一个替代的行为。 不能玩菜刀,太危险了!换成 这是妈妈的菜刀,你的刀在蛋糕盒里,你可以去用。 不要扔盘子!换成 看你的力气不小,我们去扔玩具飞碟吧。 不要踢桌
3、对于孩子感兴趣的事物,与其制止,不如给孩子一个替代的行为。
“不能玩菜刀,太危险了!”换成 “这是妈妈的菜刀,你的刀在蛋糕盒里,你可以去用。”
“不要扔盘子!”换成 “看你的力气不小,我们去扔玩具飞碟吧。”
“不要踢桌子!”换成 “哇,你越来越有劲了,走,踢球去。”
4、不仅要禁令那些错误的,更要解释什么是正确的。
“不许站在椅子上”换成 “椅子是用来坐的,不是用来站的。”
“不能扔积木,小心砸着人。”换成“积木是用来搭着玩的,不是扔的。”
“不要捏面条,脏S了。”换成“面条是用来吃的,不是用来像玩泥鳅一样玩儿的。”
5、提供选择,或者让孩子参与制定选项,最后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别玩了,该吃饭了。”换成“你可以选择,再玩5分钟,还是6分钟?”(给孩子一个缓冲,比突然强行制止更有效。)
“别玩了,该睡觉了。”换成“你可以选择,再听2个故事,或者再做1个游戏?”
孩子年龄小一点的时候,可能会“轻易上钩”,你一旦提供选择,他就做出“精彩二选一”。但是,当孩子逐渐长大,他肯定会变机灵了,他当然要“讨价还价”。没关系,如果他说7分钟就7分钟,如果他说再听3个故事也未尝不可。关键是,我们要倾听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意见,与孩子平等沟通,商量着解决事情。另外,多给孩子自己选择和做决定的机会,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和责任心。
6、如果仅仅是当时不能做的事情,切忌一口回绝,给孩子留有希望。
孩子:“我想看动画片。”
妈妈:“不行!作业没写完看什么动画片?去,快回房间去!”
换成——“好啊,可以看。我们早有约定,写完作业就能看了。”
(两句话的意思完全一样,但是后者没有粗暴制止,同时表明了原则。)
孩子:“我想出去玩。”
妈妈:“不吃饭还想出去玩?赶紧吃。”
换成——“好啊,当然可以玩。吃完饭就可以去了呢,呵呵。”
(没有出现否定词,都是“可以”,让孩子感觉“允许”,不被强迫。)
7、行为造成结果,制止行为+明确后果,或者让孩子“自食恶果”。
“不要碰热水瓶!”(单纯地制止行为)
换成——“热水瓶很危险,热水很烫,如果烫伤了会很疼。(明确后果)
(这属于不能尝试的恶果,只能由家长解释清楚,明确告诉。)
“刚才叫你不要玩杯子!看,打碎了吧?”
换成——“你的杯子碎了,你现在没有饮料喝了。”
(这是自然逻辑后果,如果家长不给孩子再倒一杯,以后他就知道了。)
“脏手不要往别人身上乱擦,脏S了!”
换成——“你的手把我的衣服弄脏了,现在你去给我洗干净。”
(孩子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和责任。)
8、与其口头唠叨,不如采取行动。
家长反复强调,孩子还是明知故犯。“我跟你说过多少遍了?”这句话,证明了唠叨是多么的无效。怎么办呢?
如果你已经表明过立场和原则、心平气和地讲过道理、用肯定的方式与孩子交流过,孩子就是不听,那么,不要再多啰嗦,直接采取“行动”。
“不要打人!”
换成——平静地抓住孩子的胳膊,用行动阻止他继续打人。
“不要在大街上乱跑。”
换成——紧紧地抱住孩子的身体,平静地阻止他的挣扎。
“不要爬窗台。”
换成——把孩子抱下来,领到安全地带。
“不能再买玩具了,你哭吧,哭也没有用,不行!”
换成——把撒泼打滚的孩子抱到人少安静的地方,接纳孩子,倾听孩子。
我们限制和约束孩子,是为了帮助孩子建立行为规范、明确道德标准、遵守规则等等。同时,我们也要考虑孩子的感受,站在孩子的角度将心比心:为什么大人总是指挥我、命令我,总是粗暴严厉地制止我?用什么样的方式说话,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们可以寻求更有效的说话方式。
相关阅读: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