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南京 > 成长话题 > 家庭教养 >
家长用谎言教育孩子可取吗
时间:2014-08-01 15:57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家长用谎言教育孩子可取吗?当家长需要让孩子体验做错事情的后果,或者预防孩子做出一些不符合大人要求的事情时,就会拿一些永远不可能实施的谎言来给孩子设定“惩罚”措施。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很多时候会采取一些措施,比如说有些家长希望孩子不要做一些危险的事,会说一些夸张甚至是谎话来教育孩子“听话”。爱贝小编建议: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最好不要用谎言的方式造成坏影响。
 
虽然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做一个诚实的人,然而几乎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经历父母的谎言“喂养”。如果仔细盘点一下,我们就会发现不同类型的谎言,一直在被家长们使用着,并且一代又一代人地“传承”下去。
 
一、“吊诡”型谎言
 
家长为了阻止孩子做一些危险的事情,但又想不到好办法时,就会想出一些吊诡的事情来欺骗或者吓唬孩子,比如:“玩火就会尿床”、“吃了西瓜籽,肚子里就会长西瓜”、“在屋里打伞长不高”。
 
家长用谎言教育孩子可取吗
 
二、“恐吓”型谎言
 
当家长面对调皮的孩子又束手无策时,就会编造一些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来管教孩子,试图借助外界的力量来降伏那个无法无天的“捣蛋鬼”。比如:“你再哭,老虎就把你吃掉了”、“你再不听话,警察叔叔就会来抓你了”。
 
三、“搪塞”型谎言
 
如果家长被孩子问到一些难以直接面对或者难以启齿的话题时,就会罔顾科学知识,而通过自己的胡编乱造搪塞孩子。比如:当被问到“我是哪里来的”时,就会有“你是从垃圾堆里捡来的”、“你是从石头缝里钻出来的”。
 
四、“惩罚”型谎言
 
当家长需要让孩子体验做错事情的后果,或者预防孩子做出一些不符合大人要求的事情时,就会拿一些永远不可能实施的谎言来给孩子设定“惩罚”措施。比如,当孩子在外面“惹是生非”了,家长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以后我再也不带你出来玩了”等等。
 
我们之所以对这些谎言乐此不疲,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希望借助这些莫须有的谎言来培养一个“听话”的孩子。这个案例中的母亲的心态,就是很典型的表现,希望通过“诈死”来改变孩子的行为,从而使他变得更“听话”。
 
然而,用谎言“倒逼”出来的“听话”则会隐藏一定的风险。当大人们精心编织的谎言被戳穿时,会导致孩子既有的认知和思维出现混乱、形成的价值观受到破坏,甚至还会影响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和权威。谎言在短期内能够立即见效,但对孩子身心发展的长远影响却是无法估量的。
 
在教育孩子的手段上,应尽可能趋近真诚和诚实。因为经常使用谎言进行教育,也可能会培养孩子说谎的习惯。《夏山学校》一书中有一段话这样说:“假如你的孩子说谎,他不是怕你,就是在模仿你。撒谎的父母必定有撒谎的子女,如果你要孩子说实话,就不要对他们说谎。这不是道德问题,因为我们随时随地都在说谎。有时我们因为不想伤害别人而说谎;有时假如人家说我们自私、虚伪,我们当然不愿意承认。”
 
同时,该不该教育孩子不要说谎,这本不应该成为一个问题。但这让很多家长犯难,因为如果鼓励孩子说谎,担心孩子长大后容易变坏;如果教育孩子不要说谎,又担心孩子步入社会后吃亏。
 
我一直认为,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首先就要教孩子做一个诚实守信、真诚待人的公民。唯有诚实,才不会故意欺骗别人,才不会总是谎话连篇,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
 
推荐阅读: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

分享到: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匿名评论?也可先注册登录,或选择快捷登录: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