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暑期出游须防莱姆病的困扰,要全面检查衣服和体表,发现有蜱应及时去掉;若发现蜱叮吸机体,宜轻轻摇动使其自然脱落或轻轻拔出,叮咬伤口处用碘酒和酒精消毒。
相信很多家长在暑期的时候会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而在炎热的暑假,最困扰孩子身体健康的疾病之一就是莱姆病了。一些家长在发现孩子出现莱姆病的时候不知道应该如何去帮助孩子摆脱这种疾病。
现在正值暑假,是旅游的黄金季节。北京友谊医院热带病研究所甘绍伯研究员提醒人们,如果去郊外旅游,一定要注意提防莱姆病。
莱姆病六七月份达到高峰
据甘绍伯研究员介绍,莱姆病是由伯氏疏螺旋体引起的以蜱(俗称草爬子)为传播媒介的人畜共患自然疫源性疾病,是一种对人类危害相当严重的传染病。
该病多发在夏春季节,一般在4月份开始出现,5月份明显增多,六七月份达到高峰。而这些季节正是旅游旺季,因此,要引起高度重视。
早诊早治可防疾病慢性化
气象、地理等自然因素对莱姆病的发生和传播有着非常明显的影响。如:媒介蜱随着一年四季气候的变化而呈现明显的季节消长。在人感染莱姆病后,早期出现的局部感染表现是:病人被蜱叮咬部位的皮肤出现游走性红斑,有灼热感和瘙痒;还可出现流感样症状,如发热、乏力、头痛、肌肉、关节疼痛等。进入播散性感染期,由于病原体通过血液或淋巴液播散至机体内其他许多部位,从而导致多种系统症状的出现,如脑膜炎、面神经炎、神经根炎、周围神经炎;房室传导阻滞、心包炎等心血管系统疾患。到了晚期,最常见的表现是关节炎(多发生于大关节,如膝关节)、慢性萎缩性皮炎(发病通常为渐进性的,以肿胀、呈蓝色到青紫色的皮肤损害为特征,最后皮肤变硬萎缩,造成关节残疾)。
由于莱姆病有慢性化倾向,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不仅可使病人的早期症状得到改善(如缩短游走性红斑出现的时间),更重要的是能防止或减轻并发症的发生及防止疾病转变为慢性。
如何预防莱姆病?
在旅游过程中,为防止蜱的侵袭,除了要做好个体防护,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1.在进入森林、灌木丛或草地活动时,要穿上色彩鲜明的长袖衫、长裤,并将裤口塞进袜子内或缩紧裤口,或穿高帮鞋。
2.在森林、灌木丛中宜快步行走而不作停留或尽量减少停留,不要坐或躺在草地上休息。
3.在林区或山区游玩了2~4小时后,要全面检查衣服和体表,发现有蜱应及时去掉;若发现蜱叮吸机体,宜轻轻摇动使其自然脱落或轻轻拔出,叮咬伤口处用碘酒和酒精消毒。蜱叮咬机体的时间越长,传播病原体的可能性就越大,叮吸时间若短于24小时则难以传播感染。因此,及时发现叮吸人血的蜱并尽早拔除,是预防和减少莱姆病发生的最重要的措施。
4.旅游回来后,要沐浴更衣,如果发现身上有红斑出现,要及时去正规的医院就医。
推荐阅读: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