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上海 > 成长话题 > 儿童健康 >
宝宝早期近视的几大症状
时间:2014-06-06 17:34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宝宝早期近视的几大症状,随着各种电子产品的风靡,儿童近视的发病率也在飞速攀升。近视飞发病是有一定的阶段性的,作为家长,如果发现您的孩子出现以下症状时,就要考虑其是否患了早期近视。
随着最新的调查显示,儿童早期近视已经成为了家长心中的隐患。很多儿童长期近距离接触电子用品。导致视力出现问题,甚至有些学龄前的儿童已经早早的佩戴上了眼镜。那么,作为家长,该了解的儿童早期近视的几大症状是哪些呢?
 
随着各种电子产品的风靡,儿童近视的发病率也在飞速攀升。近视飞发病是有一定的阶段性的,作为家长,如果发现您的孩子出现以下症状时,就要考虑其是否患了早期近视,应尽早带孩子去医院做检查,以免延误治疗。
 
儿童早期近视的几大症状
 
经常揉眼睛:一些孩子因为近视而看不清物体时,经常用手揉眼睛,为的是更好地看清物体。因此,当发现您的孩子经常揉眼睛时,应及时带其去医院检查视力。
 
宝宝早期近视的几大症状
 
看物体时经常眯眼:近视患者看东西时经常眯眼,这是因为眯眼时眼睑可以遮挡部分瞳孔,这样就能减少光线的散射,从而可以暂时提高和改善视力。因此,当您的孩子经常眯眼看物体时,应考虑到其可能患了早期近视。
 
频繁眨眼:频繁地眨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近视,增强视力。因此,当您的孩子出现频繁眨眼的症状时,应考虑其是否患了早期近视。
 
经常歪着头看物体:有些患有早期近视的儿童常常会歪着头看物体。这是因为歪着头看物体可以减少散射光线对其视力的影响。因此,当发现你的孩子经常歪着头看物体时,一定要带其去医院检查视力,并要纠正其看物体的错误姿势,以免使其养成歪头的习惯。
 
看东西时经常斜视:部分患近视的孩子常会合并有斜视(即当其一只眼睛向前看时,另外一只眼睛会不自主地向外侧看)的习惯。因此,当您发现自己的孩子有斜视的习惯时要考虑其是否患有近视。 
 
看东西时眼睛跟东西贴得很近:当您的孩子看东西时总要跟东西贴得很近,读书写字时常常抱怨屋子里的光线太暗时,要考虑到您的孩子可能患有近视。
 
经常看错人或看不清东西:当您的孩子见了熟人常常不打招呼,在暗处行动时常被东西绊倒或碰伤,或是常常看不清黑板上写的字时,应考虑您的孩子是否患有近视。
 
经常皱眉:一些患近视的儿童有皱眉的习惯。这是他们试图改善视力的一种方法。但经常皱眉会使眼外肌压迫眼球,这反而会加快近视的发展速度。因此,当发现您的孩子经常皱眉时,要及时带其去医院检查视力,并要帮助其改掉经常皱眉的毛病。
 
常用的测试孩子弱视的方法
 
孩子的弱视越早发现,及早开始治疗,效果越好。家长可以平时在家里多注意孩子的用眼习惯,及早筛查孩子的视力是否存在弱视。
 
视力表检查法
 
一般的孩子尤其是上幼儿园的孩子,到3岁时经过简单的视力教认,多数都会认视力表,父母可以购买一张标准视力表,挂在家里光线充足的墙上,在5米远处让孩子识别。用这个方法检查最好不要低于4岁。
 
爱心提醒:检查时一定要分别遮眼检查,不可让孩子双眼同时看,防止单眼弱视被漏检,反复认真检查几次后,若发现一眼视力低于0.8,则需带孩子到医院作进一步确诊。
 
找异常行为


父母也可以用一些简易的方法寻找孩子患弱视的苗头,具体方法为:
 
(1)将比较醒目的物品放在孩子眼前,观察他是否能及时发现。
(2)观察孩子双眼、单眼注视时的情况,注意他看电视的时候是否喜欢凑得很近。
(3)观察孩子看东西时有没有异常的头位,比如是否喜欢抬头、低头看。 
(4)观察孩子看物体的时候,能否稳定地注视。如果孩子的眼球来回转动或者震颤,则有弱视的可能。
(5)孩子走路常常跌倒,老拿不到东西,也可能是弱视影响到他抓不准物体的距离感。
 
遮盖试验法
 
对于不愿配合检查视力的孩子,可通过遮盖试验,来大致了解双眼视力情况,具体方法为:有意遮盖一只眼睛,让孩子单眼注视物体,若孩子表现很安静,而遮盖另一眼时,却撕抓遮盖物,那就提示未遮盖的一只眼视力很差,应尽早到医院检查。
 
如何有效预防小儿弱视
 
1.孩子从3岁起,每年定期做视力检查,发现孩子有歪脖、眯眼等习惯,更要及早检查;
2.筛查出视力问题的孩子,一定要散瞳验光;
3.确诊为远视或近视的孩子,要配戴度数合适的眼镜,矫正视力;
4.对于两眼屈光不一致的孩子,要把好眼遮盖,强迫孩子用不好的眼睛看东西,比如穿珠子、画画等;
5.到医院进行系统的弱视治疗,如弱视治疗仪、红光闪烁、精细训练等。
 
推荐阅读: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

分享到: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匿名评论?也可先注册登录,或选择快捷登录: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