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家长为了使孩子能在未来的发展中多掌握一门手艺,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让他每周在外辗转奋战。给孩子报了各种各样的兴趣班,钢琴、舞蹈、画画、英语等。看到孩子上各种培训班,不仅有人问道,孩子从小学兴趣好不好?
现在很多家长为了使孩子能在未来的发展中多掌握一门手艺,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让他每周在外辗转奋战。给孩子报了各种各样的兴趣班,钢琴、舞蹈、画画、英语等。看到孩子上各种培训班,不仅有人问道,孩子从小学兴趣好不好?到底该不该送孩子去兴趣班?
1、兴趣班要符合孩子的“兴趣”
所谓兴趣班,自然是为培养兴趣设立的,因而考虑孩子的爱好是第一原则。假如孩子有兴趣可以选择一两个班来上,假如孩子很有抵触情绪,兴趣班并不是非去不可。参不参加、参加什么样的兴趣班,家长必须与孩子进行沟通,孩子本人必须要有兴趣。如果父母将自己的愿望加在孩子的身上,孩子会有抵触的情绪,这只会消减他们的兴趣。
怎样才能找到孩子的兴趣呢?其实只要家长花点心思观察孩子日常生活中的举止,就会看到他的长处和优势,尤其在游戏时最容易显现出他最拿手、最有兴趣的项目和他内隐的才能。家长知道了以后,便可以鼓励他,安排机会让他表现,这样兴趣就培养起来了。
2、家长要明确报班的目的
家长要想清楚,为何给孩子报兴趣班。是你自己喜欢,还是孩子喜欢?是要展示给别人看,还是让孩子获得心灵满足?如果只是为了表演、取悦别人,孩子就没有持久的动力。家长一定要克服攀比心理,结合自身实际,以免误入盲区。家长还要克服急功近利的心态,要确立有利于孩子身心发展的理念和目标。
报班的目的,不过是让孩子在兴趣释放的同时增长一些见识,开发一下潜能,而不应把目标定得过高。另外,还有些家长想通过上兴趣班改变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让孩子截长补短。这只是家长的一厢情愿。如果这孩子本来就是外向好动的,家长为了让他能上课坐得住,特意给他报了一个他不喜欢的画画班或者国际象棋班,结果孩子上课如坐针尖,效果只会是适得其反。一切的教育活动如果不伴有愉快的情绪体验,都是无效的,或者说效果是大打折扣的。
3、如果孩子不能适应兴趣班的学习,要尊重孩子的选择
学龄前儿童的兴趣不稳定,很容易变化、动摇、迁移,这是正常的现象。家长应当有这方面的心理准备。当孩子出现厌学情绪时,家长首先要给予鼓励,用积极的态度和办法引导孩子继续坚持,但不能强制、训斥、挖苦,更不能打骂、体罚。如果孩子真的不愿意继续学下去了,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坦然接受。应当允许孩子尝试和调整兴趣指向,孩子有这个自主权,不要非得“一条道儿走到黑”。孩子哪怕只有过一天的学习和训练,至少增加了一次新的体验,也会有所收获的,不会是“白学”。
让孩子参加兴趣班,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兴趣,发展个性,增强体质,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促使孩子身心全面、协调地发展。仅此而已。给孩子一个轻松的童年,让他们感到身心愉悦,比学会弹琴、下棋,拿到等级证书更加重要。
兴趣班显然是家长在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做准备的重要一环。在做出“要不要上”和“上什么班”的抉择时,可以先为孩子定定位。兴趣班之所为称为兴趣班,首先必须是孩子的兴趣所在,让孩子能够感到快乐;其次分析一下这个兴趣的意义和价值,特别是能否带给孩子意义感;最后,能带给孩子快乐和意义感的事情可能有很多,因此要客观分析孩子的潜能优势所在,孩子自身有潜质的项目才有实现的可能。当然,潜质的发现需要父母或老师的细心观察外。符合三者交集的兴趣班在现实因素允许的情况下当然可以去上,否则大可不必因为其他家长的选择而乱了自己的阵脚。
相关推荐: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