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南京 > 成长话题 > 亲子关系 >
正确引导处在青春危险期的孩子
时间:2014-04-17 18:17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正确引导处在青春危险期的孩子,批评孩子就事论事,不算旧账,不对孩子发出过多的指令。沟通的问题要具体化。家长有一种习惯就是容易语重心长,但是说出的话却又特别空洞。
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孩子来说,跟家长的关系是他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因为毕竟孩子接触最多最亲近的人就是父母。但是很多青春危险期或者即将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很多时候都不能很好的相处。甚至一些孩子讨厌自己的父母。那么,作为家长的是不是哪些方面存在问题呢?
 
避免长篇大论的说教
 
批评孩子就事论事,不算旧账,不对孩子发出过多的指令。沟通的问题要具体化。家长有一种习惯就是容易语重心长,但是说出的话却又特别空洞。比如 “你可得努力学习”,这种语言表达是无益的。因为这些话缺乏明显的可操作性,孩子把握不住,反倒造成孩子心理上的紧张焦虑。积极的方式是要以一种具体的问话,通过鼓励的方式渐进式地与孩子沟通,这样就比较容易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而且能够把握住孩子思考、行动的方向。
 
正确引导处在青春危险期的孩子
 
让孩子感觉他是“大人”
 
有些父母习惯于在谈话开始便提出批评或不同意见,认为这样可以显示出自己的重要或权威。事实上,这是许多家庭亲子沟通陷入僵局的一个常见原因。 要学会和青春危险期的孩子交朋友,放下父母的架子,坦开自己的胸怀,尊重孩子的观点,和孩子平等地交谈。给孩子营造一种他已是大人的气氛,让他享受大人的部分权利,同 时引导他自觉地履行大人的义务。如果做到这些,他与父母的共同语言就多了,父母与孩子的交流和沟通自然就更容易了。时间一长,孩子就会什么都告诉你的,父 母和孩子就会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了。
 
顺势方法化解孩子情绪
 
这是一种心理学方法。当青春危险期的孩子对父母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时,他会故意做一些事情来气父母,目的是激怒父母,如果父母被孩子牵着鼻子走,就会陷入非 常被动的局面,使亲子关系陷入僵局。但是父母出乎意料地接受了他的行为,平静地接受他的反抗情绪,孩子就会感觉一拳打到棉花上,使不出力,从而转变态度,达到与父母沟通。
 
家长和孩子需要沟通才能改善关系。
 
爱贝小编总结:处在叛逆的孩子往往是敏感的,而且整个人都在暴走的边缘,点火就着。在这时就需要父母冷静下来,俗话说以柔克刚。以尊重的方式解决问题,也需要寻找一些途径让孩子合理的宣泄他们的情绪,情绪积压的时间越长爆发的就越厉害。
 
多抱抱家人。拥抱能让人不再孤独,降低消极情绪,甚至能降血压。专家表示,研究发现,拥抱能刺激大脑释放催产素,这种激素能增进人际互动,如亲子间的联系、夫妻间的亲密感、陌生人间的信任等;拥抱还能让孩子感受到爱,获得安全感。
  
一起听音乐。听音乐不仅能陶冶情操,还能降低胆固醇水平,改善心脏健康。专家表示,音乐能帮人宣泄负面情绪,整合与梳理内心世界,恢复身心平衡。我们不妨在晚饭或周末时打开音响,播放舒缓的音乐,不仅能促进血液循环,还能增加胃肠蠕动和消化腺分泌,有利新陈代谢。
 
全家去锻炼。许多父母抱怨孩子太懒,周末总躺在床上玩游戏。与其抱怨,倒不如做个好榜样,带孩子一起去锻炼。国外有研究显示,每天1小时有氧运动,能缓解压力、舒畅情绪,和家人一起运动还能增进感情。父母每周带孩子锻炼3次,就能受益匪浅。
 
家人间彼此欣赏。彼此欣赏能增进夫妻、亲子关系,让家庭氛围更和谐。专家说,互相欣赏是夫妻相爱并步入婚姻的基础,但在日复一日的琐碎生活中,大家往往“审美疲劳”,忽视了曾欣赏的东西,只盯着对方的缺点,从而引发矛盾。亲子间也一样,父母如果总觉得“别人家的孩子”好,孩子嫌父母没钱没地位,家庭关系自然越来越差。因此,家人间一定要互相欣赏。
 
一起读书。父母在睡前常给孩子读书,能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甚至帮他们成年后获得幸福婚姻等。父母陪学龄孩子一起读书、讲故事,对孩子的发展大有好处。爱读书的孩子更爱思考,情绪更稳定,自我约束力更强。
  
一对一谈谈心。有些家长不愿跟孩子深入交流,因为觉得“青春危险期的孩子啥也不懂,没什么好谈的”。家长一般很少向孩子透露自己的内心世界,只习惯于做训导者,然而在训斥中长大的孩子常常不会主动做事,依赖性强,听不进意见。内容可以是学校里发生的任何事以及孩子的任何想法。家长要注意少评价,多倾听,少用“不许”、“应该”,多用“你觉得”、“试着去做”等。用“三心”,即“细心”、“耐心”和“恒心”去包容孩子。
 
推荐阅读: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

分享到: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匿名评论?也可先注册登录,或选择快捷登录: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