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南京 > 成长话题 > 家庭教养 >
家长分享:隔代教育如何做到完美
时间:2014-07-24 11:40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家长分享:隔代教育如何做到完美,由于现在的年轻父母双方大多是独生子女,一般情况下都有四个老人可以帮忙照顾孩子,同时保姆的薪水也日益渐长,所以隔代教养的情况更为普遍。
最近网上大热的奶奶是“潮孩”杀手图片引起了广大家长的讨论,很多家长都认为隔代教育存在着很多问题,老一辈的家长和新生代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有很大分歧。爱贝小编建议,有时候隔代教育时避免不了的,如何才能做到完美呢?
 
如今的大多数妈妈,生育孩子后基本上都会重返职场。为了让孩子有人照顾,要么高薪请保姆,要么请老人帮忙。由于现在的年轻父母双方大多是独生子女,一般情况下都有四个老人可以帮忙照顾孩子,同时保姆的薪水也日益渐长,所以隔代教养的情况更为普遍。
 
每一个隔代教养的家庭,年轻父母几乎都会为老人的教养观念和方式发愁,偶尔还会为孩子的事大动干戈,甚至搞得全家鸡犬不宁。我也经常会收到很多家长关于这个问题的咨询,同时我们家本身就是隔代教养的模式,同样需要经常面对很多纠结的事情。
 
家长分享:隔代教育如何做到完美
 
关于隔代教养观念不一怎么办,我一直认为,如果老人的教养观念和方式跟我们不一样,子女要做的就是想方设法提高自己对孩子的影响力,让我们认为适合的教育观念和方式占据主导地位。
 
如果老人在某些方面的说法和做法确实不妥,一时半会又难以转变老人的观念时,我们就需要学会跟老人“斗智斗勇”。最终做到既保护孩子的健康成长,又不至于冒犯老人。当然,要做到两全其美并非易事,我们首先得积累一些智慧,学习一些经验,探索一些方法。
 
方法1:形影不离,让孩子与老人暂时隔离
了解孩子是教育孩子的前提,这就要求我们首先得懂孩子。怎么才算懂孩子,我总结为两个方面:读得懂孩子的所思所想;看得懂孩子的一言一行。每一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内心世界,且不说老人,就连很多父母都难以理解孩子的很多举动。
 
如果不了解孩子,我们就会在无意中毁掉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甚至还会想当然地认为“孩子不听话”、“孩子太调皮”、“孩子很任性”等等。
 
前不久的一个周末晚上八点半,伊伊正在收看央视科教频道的一期节目,主题跟蛇有关。这期节目通过纪录片的方式介绍了世界上很多毒蛇,每介绍完一种蛇,还会给这个种类的蛇进行几个维度的评分。对于7岁左右的大部分孩子来说,这样的节目一定能够勾起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伊伊同样如此。
 
就在伊伊看得聚精会神时,外公发现已经到了她平时上学的睡觉时间,赶紧跑过来催她去洗脸刷牙,尽早上床睡觉。的确,周一到周五我们一般都会要求伊伊在八点半左右就按时睡觉,确保她每天有充足的睡眠。不过,遇到周末,我们也会根据情况允许她推迟一点睡觉。但老人家的做法往往跟我们不一致,喜欢一到时间就催她,很多时候都不会顾及孩子的感受和考虑具体的情况。
 
当时我正在旁边看报,听到外公催她后,我赶紧放下手上的报纸,装作很感兴趣的样子陪伊伊一起看这个节目,时不时还会跟她进行讨论。催了几次后,老人家看到我和孩子都看得很起劲,就不再白费口舌。没想到,过了一会,他也跟着一起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一直陪我们看到九点节目结束。
 
经过这一次,我发现跟孩子形影不离、陪在孩子身边的这种方法,来对付老人家的一些不妥做法还比较管用。
 
过了几个星期后,央视又有一档非常火的节目《舌尖上的中国2》在周五晚上九点开播。当天晚餐时,看过预告片的伊伊妈妈就提前跟我们绘声绘色地聊到了这个节目,同样勾起了我和伊伊的好奇心,并表示一定会准时收看。
 
晚上八点半后,伊伊自己洗脸刷牙后就到客厅把电视打开,等着收看这档节目。没想到,快到九点时外公又忍不住催促伊伊上床睡觉去。由于这一次的节目需要到晚上十点才结束,所以我就把“形影不离”这个方法故技故伎重演,但稍微改变了做法,把伊伊叫到我们的卧室,跟伊伊妈妈一起看。这个节目也让伊伊了解了很多中国的特色饮食和不同文化。
 
快到十点的时候,伊伊看完就悄悄地回到自己房间睡觉去了,没想到还是被外公逮了个正着。虽然老人家可能对我们的做法有些许不满,但是换来的却是对孩子成长的一次保护。这样的做法也不会导致我们跟老人家的正面冲突,其实也在暗示外公不要刻板地要求孩子,偶尔需要根据情况灵活处理。
 
方法2:争分夺秒,让孩子自行设定完成时间
我一直认为,不随意打断孩子,就是对孩子最大的尊重。但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总是喜欢在孩子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千方百计地去干扰孩子,甚至是强行打断孩子。这一点在老人身上尤为明显,有时候是以嘘寒问暖的名义去关心孩子,有时候是因无聊至极去逗孩子,还有些时候是图自己方便去催逼孩子。无论哪种情况,这样做都会极大地破坏孩子的专注力和做一件事的兴致。
 
伊伊从小还算喜欢阅读,但她上了小学以后,对阅读的兴趣日益渐浓。每天回家做完作业,不是弹钢琴就是自己看书,偶尔也会出去玩。但大部分时间还是一个人看书。
 
有一天早上,她六点就睡不着了,于是起床开始看书,刚好看的就是前几天从图书馆借回来的格林童话,也是她最喜欢看的。快到她每天起床的时间,外公就迫不及待地跑到房间去催她赶快洗脸刷牙和吃早饭。由于伊伊正看得很认真,等外公走出房间后,她还在继续看书。
 
一向耐心不好的外公,见伊伊无动于衷,又开始在厨房大声喊她。虽然喊了好几遍,但伊伊看得太投入,也没有吱声。就在此时,我赶紧跑过去,看她正在看一个故事,还有两页就看完了。于是我就让她告诉外公,还有五分钟就看完这个故事了,五分钟后就去洗脸刷牙。当老人家得到一个确切的时间后,也就不再继续催促。
 
方法3:暗渡陈仓,减少老人对孩子的负面影响
由于老人的一些传统教养观念根深蒂固,所以难免会有一些说法和做法可能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甚至还可能给孩子的身心发展带来伤害。遇到这些情况,我们就需要把保护孩子的成长放在首位,同时尽可能避免跟老人发生冲突。
 
比如有位妈妈说自己的公公婆婆总是喜欢在孩子不乖的时候,吓唬孩子说:“再不听话,等会派出所就会来把你抓走!”而且还说婆婆比较强势,年轻人不敢轻易提醒她。
 
长期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孩子睡到半夜总是惊醒,甚至坐起来无缘无故地大哭。她怀疑就是因为老人的恐吓导致了孩子的恐惧。暂且不论这个因果关系能否成立,但这样的做法肯定对孩子的成长不利。如此的恐吓教育方式,相信不只是这两位老人会使用,其实很多老人乃至父母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采用。
 
当她让我帮忙支招时,我就给她出了一个“暗度陈仓”的主意,就是当她听到老人家跟孩子这么说后,尽可能在第一时间背着老人家的面告诉宝贝:“刚才爷爷奶奶说错了。派出所不会随便抓人的,他们只会抓坏人的,也不会抓小孩的。宝贝不要怕啊!”
 
这样做,既可以避免跟强势的婆婆发生冲突,更能够把老人对孩子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当然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我们自己跟孩子的亲子关系很好,对孩子有一定的影响力,否则孩子还是会认为老人说得是真的,无法消除给孩子带来的影响或伤害。
 
方法4:狐假虎威,借助外力转变老人观念
俗话说,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这同样适用于我们跟老人“斗智斗勇”的情况。在老人面前,别人说的话往往比我们自己说的话管用很多,尤其是带有一些权威的人,比如医生、老师等等。为了让老人转变观念,我们完全可以借助外力来帮助解决。
 
很多老人总是担心孩子生病,穿衣服的时候喜欢给孩子裹上一层又一层,伊伊外公也不例外。伊伊刚上幼儿园的时候,老人家听说孩子在幼儿园里容易生病,每天都喜欢给她多穿一点。当别的孩子还在穿短袖时,他就已经给伊伊换上长袖;当别的孩子开始穿长袖时,他已经给伊伊加上外套了。
 
由于幼儿园里面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很多,孩子穿多了就会热得不行,这样更容易感冒。过了一段时间,幼儿园开家长会,老师专门跟家长说起这个情况,不建议家长给孩子穿太多,只要根据气候变化适当加衣服即可。开完家长会,我们就回家把老师的原话告诉老人家,希望他以后不要再给伊伊穿太多衣服。老师的这句话非常管用,从第二天开始,外公就不再要求伊伊多穿衣服,同时还叮嘱她在外面跑热了就先停下来休息一下。
 
推荐阅读: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

分享到: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匿名评论?也可先注册登录,或选择快捷登录: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