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南京 > 成长话题 > 家庭教养 >
家长课堂:培养孩子独立性的三个小方法
时间:2014-03-18 15:36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培养孩子独立性的三个小方法:1、在思想上要认识到孩子独立性需要从小开始培养。2、尊重孩子的自主选择。3、充分信任,多给予正确引导。
国外的家庭教育都推崇一种儿童教育模式,就是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独立性是遇事有主见,有成就动机,不依赖他人就能独立处理事情,积极主动地完成各项实际工作的心理品质,它伴随勇敢、自信、认真、专注、责任感和不怕困难的精神。爱贝小编身边有许多家长等到孩子长大些了,才去想孩子的独立性不是特别好,喜欢粘人,离不开家人等等。其实,那是因为家长没有在孩子小的时候培养他的独立性。那么,怎么才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呢?在这里,爱贝小编分享给大家三个培养孩子独立性的小方法。
 
1、在思想上要认识到孩子独立性需要从小开始培养。
1—3岁的孩子对大人所做的事都很感兴趣,加上孩子天生喜欢模仿,所以当他看见大人在干什么他也学着干什么。如大人在叠衣服,他也要来帮忙;大人在扫地,他也抢着要扫;吃饭时也想要自己吃、走楼梯时不用大人扶……这些都是孩子独立意识开始发展的表现。此时孩子的可塑性最强,最容易接受教育,是培养孩子独立性的最佳时期。如果此时家长觉得孩子现在还太小,什么都做不来,反倒给大人添了许多麻烦,等长大点再做吧。那么渐渐地就会让孩子形成依赖性,从而错过了培养孩子独立性的最佳时期,一旦孩子形成依赖性就很难改正了。
 
2、尊重孩子的自主选择。
家长总是不能意识到孩子已经具备自主选择的能力,总是认为自己的做法比孩子高明、保险,从而把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孩子,不去考虑孩子在独立做出决定和处理事情时的那一种宝贵的信心和热情。因此,建议家长应该多说这样的一些话:“这由你决定”、“这是你的责任”、“不管你怎么想,这由你选择”。而一旦孩子作出决定,你就必须使他意识到他要对他所做选择的后果负责。
 
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3、充分信任,多给予正确引导。
孩子学习独立是循序渐进的,家长不可太急于求成,而应在这过程中多给予正确的引导,这样孩子才能更快的独立。如孩子自己洗袜子,一开始孩子肯定洗不干净,甚至把全身都弄湿了,没关系,袜子洗不干净家长再洗一遍,衣服湿了换,总之,只要孩子有这个意愿,家长就可满足,然后给予正确地引导,教孩子洗袜子的方法,多试几次,孩子就能轻松的完成这件事了,不仅培养了孩子的独立性,还让孩子养成了爱劳动的好习惯。
 
相关推荐: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

分享到: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匿名评论?也可先注册登录,或选择快捷登录: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