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南京 > 成长话题 > 成长烦恼 >
孩子为何会出现睡眠不足呢
时间:2014-07-30 17:09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孩子为何会出现睡眠不足呢,从整体上看无论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都是学习负担越重睡眠时间越少。尤其是表示“负担非常重”睡眠达标的小学生只有一成,中学生不足两成。
据最新的一项调查显示,现代学生的睡眠时间相比从前下降了很多,很多孩子在睡眠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为什么孩子会出现睡眠问题呢?导致孩子出现失眠或者睡眠不好的因素有哪些呢?下面我们来看看具体的调查吧。
 
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小学生睡眠不足呢?
 
——学习负担重居首
 
在表示“不能有足够睡眠”的学生中,因为“作业太多”、“上课外补习、提高班”、“学、练特长”、“在学校时间长”等与学习相关的内容共达到47%。仅就写作业时间而言,调查结果显示,上学期平均每天写作业时间小学中年级为28.31分钟,小学高年级为54.44分钟,初中为81.18分钟。平时最多6小时,双休日最多12小时。谈到写作业,一小学生说:“我希望爸爸妈妈和老师能多关心我一些,多为我着想一些。”“妈妈太严厉了。有一次我英语单词没背下来就睡觉了,妈妈从床上把我叫起来,不背下来不准睡觉!”
 
孩子为何会出现睡眠不足呢
 
调查中,询问了“你在平时的学习中感觉学习负担怎么样”的问题,小学生回答“负担非常重”占3.1%,“负担比较重”占9.3%,“适中”占49.6%,“比较轻松”占26%,“非常轻松”占12%;中学生回答“负担非常重”占6.3%,“负担比较重”占22.7%,“适中”占60.6%,“比较轻松”占9%,“非常轻松”占1.4%。
 
统计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无论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都是学习负担越重睡眠时间越少。尤其是表示“负担非常重”睡眠达标的小学生只有一成,中学生不足两成。
 
——择校生路途和校外学习花费时间更多
 
被调查的中小学生中,就近入学的占75.3%,按分录取占12.4%,择校占10.3%,其他占2.1%。调查结果显示,择校生在上学路途时间、每天写作业时间、参加课余学习比例均明显高于就近入学学生。具体来看:
 
每天上下学路途上所花时间,就近入学学生平均为19.82分钟,择校生平均为27.93分钟,城市的择校生为33.9分钟。
 
上学期平均每天写作业时间,就近入学学生为48.52分钟,择校生为67.63分钟;小学就近入学学生为39.59分钟,择校生为55.22分钟;中学就近入学学生为75.25分钟,择校生为90.61分钟。
 
上学期参加课外补习班、提高班的,就近入学学生为30.6%,而择校生为55.2%,城市择校生更高达72.5%。
 
由于择校生课余花费的时间明显高于就近入学学生,所以平时平均睡眠时间择校生明显少于就近入学学生:小学就近入学学生为9.09小时,择校生为8.72小时;中学就近入学学生为8.21小时,择校生为8.13小时。
 
——上网娱乐耗费时间
 
本次调查显示,有66.7%的学生平时“上网”,当问及“你上网主要是干什么(有几项选几项)”时,回答“查阅学习资料”的比例最高,达到58.4%;其次是“玩游戏”占58.2%、“欣赏音乐电影等”占51%、“聊天”占40.9%,这些愉悦身心的内容都有较高的比例;其他方面“看新闻资讯”占25.3%、“写博客、微博”占13.9%、“与网友交流信息”占17.9%、“下载软件”占17.4%、“购物”占6.4%,实用内容相对较少。
 
通常每天上网时间不到1小时的占43.7%,1至2小时的占39.1%,3至4小时的占10.9%,5至6小时的占2.5,超过6小时的占3.7%。从总体上看,年级越高上网时间越长。每天上网3小时及以上的,小学中年级有8.9%,小学高年级有14%,初中有23.3%。相对而言,上网时间越长,睡眠时间越少。
 
睡眠质量不高:“躺下睡不着”
 
中小学是长身体的阶段,人们常用“躺下就着”形容孩子的无忧无虑。然而本次调查中,当问及睡眠不达标的学生“如果你不能有充足的睡眠,是什么原因”时,竟有高达49.5%的学生表示“躺下睡不着”,排在各种原因的首位。
 
进一步分析发现,这种状况与学习负担有显著相关。在平时的学习中感觉“负担非常重”的有31.7%,“负担比较重”的占30%,“适中”的占18.6%,“比较轻松”的占15.5%,“非常轻松”的占14.3%。
 
由于考试频繁,一些学生临考前紧张也影响到正常睡眠。在表示“有时”和“经常”“临考前非常紧张”的学生中,50.8%的人有“躺下睡不着”的现象。
 
心理问题不能排解,也对睡眠有不利影响。调查显示,表示自己“躺下睡不着”的学生中,有24%和29.2%人“比较同意”和“非常同意”“有的事憋在心里难受可又没处诉说”的说法。
 
睡眠问题:身心健康发展不容忽视的隐患
 
调查表明,由于睡眠不足和睡眠质量不高,有30.9%的中小学生有过“在学习的时候打瞌睡的情况”,32.1%的学生“在平时有身体疲乏的感觉”。在上学期生过病的学生中,有75.6%的学生自述睡眠不达标,高出睡眠达标的学生10.9个百分点。
 
正因为此,睡眠这一人们日常生活中再普通不过的事情,对一些中小学生来说成了“奢侈品”,成了他们的渴望。在访谈中,当问及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时,有学生说“我最想痛痛快快睡一觉”,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睡眠对孩子的重要。许多研究表明,睡眠对于保证人的生命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良好的睡眠可以提高免疫力,保持良好的体能和精神状态,促进儿童身高的增长,保护大脑、提高创造力。而长期睡眠不足,可以带来一系列的肌体损害:神经衰弱、眼睛疲劳、食欲不振、思考能力减弱、免疫功能下降、内分泌紊乱等。事实上,克扣睡眠就等于克扣学生的健康,睡眠问题是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不容忽视的隐患。
 
在世界睡眠日我们重提中小学生睡眠问题,最该反思的是我们的教育。
 
首先,调查结果从多方面说明课业负担重是学生缺少睡眠的主要原因,增加学生的睡眠时间,最有效的办法只能从减负入手,而解决课业负担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受社会各种因素制约。改善社会环境、优化学校教育、改进家庭教育,都需要以转变观念为前提,把尊重学生的生存权、保护他们的健康权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在儿童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下,按照他们的生存和发展需求处理与他们相关的社会问题。
 
其次,调查反映出择校给学生带来的压力和负担不容忽视。在我国,择校现象的普遍存在源于有限的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学校发展水平不均衡。家长愿意为孩子选择一所好学校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这些优势资源对不同家庭、不同学习状况的孩子来说,未必都能够到达理想的目标,家长的从众心理、赌博心理、急于求成的心理很可能促使自己做出盲目选择,使择校的结果适得其反。有的孩子由于选择学校无谓地增加了许多路上的时间,而减少了学习、玩耍、睡眠时间;有的为上好学校不顾及孩子的实际水平和承受能力,人为地增加了孩子的压力等。择校本来是为了孩子学习好,可是这些不利因素会在很大程度上抵消好学校对孩子的积极因素。所以在为孩子择校之前需要保持冷静,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权衡利弊。
 
最后,针对学生睡眠质量不高和上网时间过长的问题,老师和家长都有责任引导和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以适合少年儿童特点的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为他们心理减压,引导他们在与同伴、与成年人交流中开阔视野,学习科学管理并有效利用时间,以保证充足睡眠。
 
推荐阅读: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

分享到: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匿名评论?也可先注册登录,或选择快捷登录: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