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的两大误区:误区一:孩子放首位,各种千依百顺;误区二:家长盲目攀比。
每个孩子都是一张白纸,我们做家长的画上什么样的图案,孩子会成为什么样子。每一个孩子天生就拥有天才般可拓展的巨大潜能,要想培育一个天才儿童,家长要做的只是去开启孩子与生俱有的心灵宝库。但是目前很多的家长因为受到很多负面教育信息的困扰,产生了很多的教育误区。今天爱贝小编想说的就是两个最常见的教育误区。
误区一:孩子放首位,各种千依百顺
现在家庭一般都只有一个孩子,家庭条件都比较好,不少家长都孩子百依百顺,在家里都是小皇帝、小公主,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加之爷爷奶奶、外婆外公的隔代爱,娇生惯养,甚至有的父母出于自私狭隘的偏见,对幼儿错误的思想行为,无原则地支持和保护,对孩子所犯错误置之不理,或顾及到自己孩子的名声、孩子的前途,而竭尽全力为幼儿开脱,不与幼儿园或学校配合,到头来往往是事与愿违、后悔莫及。
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一切都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由此可见,对幼儿爱得适当,爱得合理,爱中有教,教中有爱,才能使幼儿得以健康成长。处处袒护孩子,使孩子丧失“独立性”,那是对孩子一生的惩罚。
误区二:家长盲目攀比
很多家长觉得自己就一个孩子,他的学习是不能放松的,只要学习好了,其余的都是次要的,尤其是千万不要吃亏,不能受苦,不愿为别人付出自己的帮助等等。这个观念不仅仅会导致孩子对学习知识的厌恶,更可怕的是会让孩子偏离正常的社会道德轨道,专家说,“望子成龙”是好,但家长之间的攀比和跟风蒙住了自己的眼睛。以成人的要求注重对孩子进行知识和技能的所谓“人才”教育,必然忽视幼儿成长中真正需要的东西。许多成人把孩子的记忆能力拿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重“才”的教育而轻“人”的教育,忽略了向善、良知、关爱、宽容、同情心等代表人文情怀的教育,重“结果”而轻“过程”,忽略了对孩子内在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训。
孩子小学前学知识学得快丢得也快,同时,孩子潜能出现的早晚不同,因此,家长不要把孩子学会多少技能当作孩子是否聪明,是否是人才的标志,要建立一个教育的平常心。家长应多比比孩子的“乐”,少比比孩子的“才”。
假如,你每天将孩子接回家的时候,问一句话“你今天遇到的哪件事情让你最快乐?”她就会使劲回忆他这一天什么时候,哪件事情让她开心了,等第二天,她才会去寻找快乐,学会享受快乐。试想一个孩子每天在寻找快乐,一个孩子每天在寻找烦恼,你说哪个孩子会健康成长?
爱贝小编提醒:
对大多数家长来说,孩子教育问题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一定要给孩子创造尽可能好的环境,“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误导了很多家长。家长们往往怀着这种心理:“不仅不能输,还要千方百计创造条件让我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但我们不能忽略的一个问题是,我们教育孩子的目的在哪里?是要让孩子笑到最后,赢到终点。
相关推荐: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