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南京 > 妈妈百事通 > 早教通 >
育儿慢养的三大攻略,早教让我们慢慢来(2)
时间:2014-01-07 14:41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学习的慢养】 社会发明了一个讲法,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把妈妈孩子们的生活安排得奋勇向前,没有余地。快快快,学这个!快快快,学那个!别人孩子学钢琴,咱也不能落后!围棋奥数心算也别落下!早慧开发课
【学习的慢养】
社会发明了一个讲法,“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把妈妈孩子们的生活安排得奋勇向前,没有余地。快快快,学这个!快快快,学那个!“别人孩子学钢琴,咱也不能落后!”“围棋奥数心算也别落下!”早慧开发课程和无休止的兴趣班蚕食了孩子的周末,也蚕食了童年的欢乐。
儿童心理学家认为,孩子的学习是有敏感期的,妈妈注意观察,当敏感期到来,给与适当条件,不增加过多压力,不剥夺孩子学习的权利,孩子自然就会学得很好。但是,如果孩子全部生活内容都是枯燥的学习,学习就不再是愉快的而是痛苦的,那就会压抑得孩子的敏感期迟迟不来,甚至消失,孩子学习就会感到很吃力了。过早获取与认知能力不相符的知识,反而影响脑部发育与智力开发,把想象力与创造力从脑部驱逐出去。
过早追求成绩,也容易让孩子把旁人的关注作为荣誉,不再关注自己内心的感觉。
所有的孩子,生来就有强烈的好奇,以学习为乐事,顺势而为,耐心引导,他就能通过欣赏、发现、创造,体验天赋带来的愉悦与自由的感受。
所以妈妈们,不用急急地逼迫孩子学习这个学习那个,唯恐浪费了光阴,给孩子发现自己性格和兴趣的时间,留白天地宽。
美国著名的数学家诺波特维纳,控制论的创始人,3岁会读能写,14岁大学毕业,18岁通过博士论文答辩;他的父亲,是哈佛大学斯拉夫语系的教授,13岁就会好几种语言,虽然天赋极佳,但他始终不承认自己是“神童”,也不准别人称呼儿子维纳为神童,更没有提前让孩子进入哈佛大学。他经常告诫儿子:“不要急于求成,年轻时多学东西比多出成绩对你更有帮助!”
人生不是五十米短跑,无谓“输不输在起跑线上”,只要不让孩子“累倒在起跑线上”,保存学习的兴趣与好奇心,这将是孩子一直向前的动力。给孩子打好心理基础,让孩子具备生存的智慧和能力,远重要于给孩子增加尚未能抵抗的压力,催促他们成长。世界很大很大,人生很长很长,慢慢来,一个人总有巨大的空间与时间,长成独特的人,长成自己。
 
育儿慢养守则
 
慢养学习的方法推荐
1、由于年幼的小孩注意力只能持续一个相对短的时间,所以每次学的时间不能长,长了就会让孩子失去兴趣,感到厌倦。慢慢地教,慢慢地学,一天进步一点点,不急。
2、每天形成规律,固定一个学习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比学习成绩更为重要。孩子最容易接受有规律的安排,所以最好每天安排在固定时间段进行。
3、坚持,坚持,再坚持。就像资深钢琴教师达达说的,跟我学琴的孩子,我有一个要求,就是,从此以后,你一生,都要每天花10分钟来练琴。让孩子知道,当你决定做一件事,你就要习惯,每天贡献给这件事10分钟,它就这么地简单,却又这么地坚定——每一天,你都要为你的梦想和目标付出10分钟。
4、将难度大的任务拆成容易的小任务,一步一步来。
5、鼓励孩子与自己纵向比较而不与同学横向比较,不夸奖100分,也不催促孩子争夺名次,对成绩抱有平常心,孩子会对事对人充满信心。
6、强调孩子的努力过程,而不是结果:“宝宝今天花半个钟头的时间耐心地试了各种积木组合,自己搭了栈道和停车场……”脚踏实地实事求是,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进步。
7、有针对性,比如说:哇,宝宝认得“山”这个字了!——而不是:“宝宝真棒!真聪明!”
8、化学习为有趣的游戏。比如“宝宝兜里有2块糖,妈妈再给2块,现在宝宝有多少糖了?”这样可以一直算下去,“奶奶又给了5块糖,碰见小朋友,又吃掉2块……”无穷无尽的爱与创意。
 
相关推荐: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

分享到: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匿名评论?也可先注册登录,或选择快捷登录: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