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孩子生下来时,都是一张白纸,父母就是最早的老师,这时候父母的行为性格都会影响到他,而且不易改掉。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即指从儿童三周岁时的心理特点、个性倾向就能看到长大后的心理与个性形象的雏形。从出生到三岁被称为婴儿期,是儿童生理发展、心理发育最迅速的时期。在这个阶段,父母的期望、行为和一些生活标准会被婴儿内化为自己的期望和规则系统。
幼儿时期是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孩子的个性虽属雏型,但它对以后的心理发展却具有深远的影响。虽在以后成长过程中有一些改变,但这种变化似乎不太明显。就是说一个人在幼小成长发育阶段形成的自我个性,会影响到他未来的学习、事业、婚姻、家庭和社会等方方面面的领域。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哲人也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相信父母的知识是有限的,所以读书是个正确的选择。很多孩子学习都需要父母的鞭策,为什么呢?没有兴趣,枯燥,没意思,无聊...理由太多了,这又是为什么呢?没有从小养成习惯,孩子从小就在玩耍中度过他又怎么会对书感兴趣呢?如果想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父母是最好的榜样,请每天在孩子面前读书,受大人的影响,孩子会更乐意接触书本。家里最好提供读书的条件,比如孩子有读书的地方,并且不被打扰,有适合儿童阅读的儿童书,更有助于孩子养成兴趣。在孩子更小的时候父母可以读书给孩子听,这对亲子关系,培养阅读习惯都是有好处的。
在0到6岁时绘本就是父母最好的选择了,绘本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指一类以绘画为主,并附有少量文字的书籍。绘本不仅是讲故事,学知识,还可以全面帮助孩子建构精神,在发达国家家庭绘本首选的儿童读物,国际公认"绘本是最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绘本图文并茂,深入浅出,是孩子最好的伙伴,也是最好的礼物。人类是先学会图像记忆、图像思维,然后才学会命名、学会符号抽象思维。小孩子在0到6岁时会对色彩比较敏感,五颜六色的绘本刚好满足这个要求。
阅读的习惯不是一天养成的,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即同一个动作,重复21天就会变成习惯性的动作;同样道理,任何一个想法,重复21天,或者重复验证21次,就会变成习惯性想法。所以,一个观念如果被别人或者自己验证了21次以上,它一定已经变成了你的信念。
习惯的形成大致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7天左右。此阶段的特征是“刻意,不自然”。你需要十分刻意提醒自己改变,而你也会觉得有些不自然,不舒服。
第二阶段:7~21天左右。不要放弃第一阶段的努力,继续重复,跨入第二阶段。此阶段的特征是:“刻意,自然”。你已经觉得比较自然,比较舒服了,但是一不留意,你还会回复到从前。因此,你还需要刻意提醒自己改变。
第三阶段:21~90天左右。此阶段的特征是“不经意,自然”,其实这就是习惯。这一阶段被称为“习惯性的稳定期”。一旦跨入此阶段,一个人已经完成了自我改造,这项习惯就已经成为他生命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会自然而然地不停地为人们“效劳”。
所以宝爸宝妈们一定要坚持下去哦,用培根的一句话来高度概括读书的好处:“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