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有很多小伙伴不知道,这只”帕丁顿熊”(Paddington Bear)可是大有来头,在英国可谓家喻户晓,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民百姓,这只小熊是影响了几代人的故事人物,就如葫芦娃兄弟于很多中国80后一样,它承载了几代英国人的童年记忆。
) n0 \( p; P( }+ ^! k( R( Y8 J4 ^1 H6 {. t- \# D1 i+ u
# A* a: @6 W8 O% k1 k1 m/ f2 k+ B
英伦地方虽小,但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文学大国”。中国的“儿童文学”相比较英国,无论从作品的数量和对世界的影响而言,差得不是一点半点。
. x, j) `* ^0 [. ?1 _$ R我们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儿童作品人物,爱丽丝、彼得潘、天线宝宝、小羊肖恩、粉红小猪、哈利波特、泰迪熊,这些都是英国人在不同时代塑造的儿童文学形象。+ y2 H# s9 }5 \& N
帕丁顿熊,一只满脸善良的毛毛熊,永远戴着宽檐帽,穿着海军蓝的英式厚呢外套,是另一个深受英语世界孩子们喜欢的童话形象。2 }% |, L. n5 k K, R
6 {. p* n' u" d( A; t7 W
5 A6 c% ^2 B, _: J7 x
& V5 A6 g. l- ]8 s: [. M8 j
; y, B2 i" q' \
塑造“帕丁顿熊”的作家叫Michael Bond,生于1926年,至今健在。迈克尔.邦德的童年非常快乐,这和他的父亲有关。他的父亲,是一个邮局经理,典型的英国绅士,温文尔雅,永远戴着一顶礼帽。
6 V1 k, [5 A/ g2 ]0 ~6 _3 g k# B% @5 C! k. I p5 W. A0 O
# S& C1 D+ t S6 N: O# w0 \( j, Y9 O对于父亲的帽子,Bond记忆中式这样的:“爸爸永远戴着他那帽子,就算我们去海边去玩,爸爸挽起裤腿,走进浅滩,他也戴着他的帽子”。对于父亲无论走到哪里都戴帽子的原因,Bond风趣地解释道,“父亲是一个非常有礼貌的人。只有戴着帽子,他就可以礼貌地摘帽向人致意”。
! p3 }% S3 w- I9 o6 {0 E( M
2 ~8 j. d1 ^6 m$ {$ s9 q: U后来,邦德把父亲的帽子写进了帕丁顿熊的故事里。那只小熊就永远戴着帽子,以脱帽的动作表达对人的谢意和尊重。 邦德的童年非常幸福,因为他有一个温暖和睦的家庭。他回忆说:“你能给孩子最珍贵礼物的是你的时间。时间之外,另一个对孩子无比珍贵的礼物是你带他进入书的世界。这两样东西,陪伴了我整个童年”。
) h& P3 a& X& a: I6 g2 Y6 ^, l3 ^
之后,邦德的上学之路并不平坦。他的父母并不信仰宗教,结果送他去了一所管理严格、学费高昂的天主教学校。邦德回忆说,“我妈妈给我选这所学校的理由好像很简单:她喜欢学校围墙的颜色。她的一生只犯过很少的几个错误,而替我选择的这个学校,是错误之一”。 5 Z# s+ V7 g0 K& R5 L& L
这所学校的校监手拿皮尺,教训不听话的男孩子。在放学回家的路上,邦德还经常遭受来自附近穷人学校孩子的欺负。这样读书环境让邦德对上学产生极度的厌烦。在14岁中学毕业后,他没有听从父母安排去牛津或剑桥读书,他选择去一个律师事务所做一个跑腿的学徒。
9 }+ v- m: o0 O+ h- n7 J w! F2 @
15岁,邦德去了BBC, 做了一个信号员,专门在室外负责安装和修理用于电台广播信号的发射器。两年后,二战爆发,他在工作的时候险些被德国的飞机炸死。后来,邦德应征入伍,加入了英国皇家空军。在服役的日子里,他开始了他的写作之路。
4 S! T. x7 E: ]
在埃及战场,他搞到一台打字机。用这台打字机,他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短篇小说。这部小说发表在伦敦的一本杂志上,从此,他萌生了当作家的想法。 二战结束,邦德返回BBC工作,当了一名摄像师。他曾跟随记者在伦敦卡文森公园采访,看到很多因为战争逃难到英国的外国人。这些外国人操着各种语言,收听各种不同语言的广播。邦德回忆这段经历感慨说:“我当时觉得这些外国人每个人都有一个故事”。 0 C' X0 Z9 {' M l3 W0 S
1958年,一个冬天的夜晚,邦德走在回家的路上。在伦敦帕丁顿火车站附近的商店里,邦德看见一只待售的毛绒熊玩具,孤零零地躺在货架上,形影相吊的样子让人觉得非常可怜。 7 g, J. ^: x( C4 [& _+ u1 ?
这只玩具熊的样子启发了邦德,帕丁顿熊的样子开始在他的头脑中构思。回家之后,他和妻子讨论几个小时,最后一个叫“帕丁顿”的小熊诞生了。在《一只叫帕丁顿的小熊》(A bear called paddington)的故事里,一只来自秘鲁的小熊,漂洋过海来到英国,在帕丁顿火车站走丢。小熊戴着黑色旅行帽,穿着蓝色厚呢外套(duffle coat),脚下穿着一双惠灵顿长筒靴(wellington boots)。 # ]' |* I1 V. U& m3 X* N+ q, A! |
小熊的这身装扮受当时英国小学生的启发。在上下班的火车上,邦德经常可以看到一群上下学的小学生,戴着大大的帽子,穿着呢料的校服,背着大大的书包。每个孩子都挂着一个胸牌,上面有孩子的姓名和家庭地址。 小熊手拎着一个旅行箱,里面放着护照,外面挂着一个标签。标签上写着:我想要旅行(wanted on voyage)。小熊的外套上挂着一个纸条:请照顾这只小熊(Please look after this bear)。 帕丁顿熊的原型,一种生活在南美的树熊。现在你知道为什么帕丁顿熊来自秘鲁了吧。
( m( q4 r l; n6 F! j$ ^
/ ^9 }3 n) D- h# D& q
这只小熊被布朗夫妇(Browns)在帕丁顿火车站发现,并带回到家中。他们决定帮助小熊完成它旅行世界的心愿,带着小熊周游世界。 帕丁顿小熊的故事一发表,立即受到很多孩子和孩子家长的喜欢。帕丁顿熊不仅善良有礼貌,而且还有一颗勇敢开放的心灵。
% B( D& e8 t( Z% R8 W
随着《帕丁顿小熊》故事的成功,邦德很快辞去BBC的工作,成为了一名专职作家。在之后几十年的日子里,邦德又创作了25部帕丁顿熊的故事。在这些故事里,邦德把爱、责任、自由、动物,尊重、规则等等巧妙融入到情节中,让孩子接触并理解这些,为他们未来良好的人格发展做好铺垫。
# H* u- Y0 {6 ~1 _9 L
) q8 N4 e4 ~- ~% E
《帕丁顿熊》不仅在英国,在世界各地都拥有众多读者。邦德的《帕丁顿熊》系列一共包括26本书,这些书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销量多达3500多万册。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BBC一共制作了多达56季的帕丁顿熊系列的动画片,这些动画片在几十年时间里,影响了英语世界的几代人。 ; |! p2 U( Q% A* j7 R4 }$ F* k+ P
值得一说的是,我们现在在商店里购买到的帕丁顿熊玩具的形象设计者是一位英国的女设计师,叫“雪莉.克拉克森”(Shirely Clarkson)。因为她的儿子特别喜欢帕丁顿熊的故事,她就主动联系邦德,希望可以得到设计帕丁顿熊玩具形象的授权。得到授权后,我们现在看到的帕丁顿熊戴着大檐帽、穿着大衣、手提行李箱、风尘仆仆想要周游世界的形象就被她设计出来。她制作出小熊的毛绒玩具,送给了钟爱帕丁顿熊的儿子作为圣诞礼物。这个孩子后来也很有出息,成为英国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他就是杰米.克拉克森(Jeremy Clarkson),“Top Gear”节目的主持人。
# `7 q! b- E2 B" E; d0 [- c5 j6 X' `6 K" {8 F
我的爱币满屋子,求爱贝发美元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