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播报员  发表于 2013-6-9 09:26:31| 1960 次查看 | 2 条回复
本帖最后由 新闻播报员 于 2013-6-9 09:26 编辑

全国多个省(区、市)的高考已于8日结束,因科目设置不同等原因,部分省及少数民族地区考生9日还需进行单科考试。因此,2013年全国高考今日将完全落幕。

6月9日, 2013年全国高考今日将完全落幕。包括数千名异地赴考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内的近千万考生 ,才刚离开考场就又将投入到填报志愿的“招录之战”。

阅卷填报志愿陆续展开 异地高考生招录引关注

中国恢复高考制度30余年来,一直致力于它的改革完善,伴随着的始终是那些竭力帮孩子谋求光明前程的学生家长不见衰颓的热情。“升大学,最重要的其实是报志愿。”高考落幕,“志愿大战”再掀喧嚣。

全国高考阅卷工作今天陆续展开,考生们在短暂休整之后,将投入到紧张的志愿填报流程中。从5月12日北京拉开高招填报志愿的大幕后,各个省市也将陆续开始志愿填报工作。

与往年不同,2013年的志愿填报和高校招录工作有了新的关注点。今年,中国首度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打开异地高考大门,异地高考首度“破冰”已成现实,紧随其后的招生录取则成新的热点。据媒体统计,除了北上广,有包括黑、吉、辽、冀、鲁、豫等在内的23个省份在制定“异地高考”政策时,将最终目标设定在“考试录取时,随迁子女与省域内考生享受无差别或无特别限制性对待”。

其中,也存在部分省份对这种“同等待遇”设定了前提条件。如云南“异地高考”方案设定,在云南就读但户籍未迁入云南的随迁子女,可在云南省报考第三批本科院校或专科院校。在云南省有完整中等职业教育学籍但户籍未迁入云南的毕业生,可在云南省报考省属高职专科院校。

教育学者熊丙奇认为,某些地方实行的就地高考、异地录取,以及有限开放高职院校录取或三本录取,是种设置门槛的做法。是出于均衡对当地生源和外来生源利益的考虑,出于如何将高考指标协调到位并进行衔接的考虑。此外,北上广等流动人口比较密集的省份,还在异地高考方案中提出了非户籍人口“借考”的做法,即对不符合当地报考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可经户籍所在地省级招生办同意,在非户籍所在地借考,但须回到户籍所在省(市)参加录取。

分析称,本地生源升学率是教育权益,随迁子女在当地高考也是教育权益,手心手背都是肉,都“伤不起”。虽然目前全国高考的总体录取率已经大幅提高,但本科招生指标尤其是重点高校在很多地方仍显“僧多粥少”。

中国高考招生指标投放一直是动态调整的,为顺利落实“异地高考”方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教育部等四部门意见中提出,“对符合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条件的随迁子女净流入数量较大的省份,教育部、发展改革委采取适当增加高校招生计划等措施,保障当地高考录取比例不因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参加当地高考而受到影响。”

如,浙江、辽宁等省份今年开始执行异地高考方案,为尽量减少非户籍考生对当地录取带来的影响,这些省份决定在保持一定录取率的基础上调整招生计划。但后续事态如何进展,仍需由时间加以证明。

多所重点高校减招属地生源 政策倾向中西部、农村生

近年来,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积极促进高考入学机会公平的同时,着力推动升学压力大的中西部省份、贫困地区和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入学机会公平。按照教育部要求,近年来,中央部属院校逐步降低了在属地安排的招生计划比例,将在属地省的招生计划降到30%以内,包括清华大学(招生办)、北京大学、武汉大学( 招生办)、华中科技大学(招生办)、山东大学( 招生办)等在内的国内多所重点高校今年均不同程度地减招了属地生源。

官方数据显示,教育部近年来共引导114所中央部门所属高校逐年降低在所在地的招生计划比例,2007年至2012年已累计调出招生计划2.5万名,全部安排到考生数量多、升学压力大的中西部省份。

此外,2012年教育部等五部门,制定实施了定向招生专项计划,面向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680个县,安排1万名重点高校计划,由222所重点高校采取单报志愿、单设批次、单独划线录取等特殊政策,使这些贫困地区上重点高校的学生数较2011年增加了10%。

据统计,2012年全国农村学生录取人数占全国录取人数比例达到59.1%,其中农村学生本科高校录取人数所占比例达到52.5%,第一批次录取高校录取人数所占比例达到45.7%。目前,农村学生高考录取人数所占比例与其报名人数所占比例大体相当,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进入普通高校学习的机会基本相同,但上重点高校的比例仍然偏低。

今年高考志愿填报在即,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日前透露,将进一步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2013年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扩大实施后,全国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人数将比去年增加8.6%。

名校独木桥”竞争压力不减 考生多对专业懵懂选择

2013年高考,约有912万考生角逐高校升学资格,据媒体称,其中有约75%的学生可以升入各类院校。今年已是高考报考人数连续第五年下滑,但高考压力并未因此减轻。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逼迫着家长和学生把“有学上”的目标提升为“进名校”,竞争更趋“惨烈”。分析称,当前“名校论”思想盛行。民众普遍认为只有上重点大学才有出路,才能改变命运,甚至二三类本科都意味着前途堪忧。

据报道,目前有一些单位招聘都将门槛设定在“985”、“211”高校本科以上学历,把很多毕业生的求职路堵死。当初的“大学独木桥”逐渐演变为“名校独木桥”。

在此影响之下,学生们抛弃了对个人喜好和素质适用性的考虑,而专注于大学排名和专业就业率排名上,选择了自己不了解、不喜欢甚至是不适应的学校和专业。近些年,很多高中生报志愿时都选择类似经济、金融等热门专业,当这些热门专业在就业上有压力时,便开始倾向于选择基础学科。

据一项逾万人参与的调查显示,当初在报考志愿时,67.0%的受访者并不了解自己所选的专业;67.9%承认自己在报考专业时是“盲目的”;71.2%的受访者表示,如果有可能想重新选择一次专业。

除一味追求就业而选择热门专业这一因素外,造成逾7成人想重选专业的原因还包括当初对专业的未知。有些学生在高中阶段只注重学习而不关注或无从了解与专业相关的信息,还有些则是从小不注重对兴趣的发掘和培养而无从知道自己究竟喜欢什么,再者就是学校本身也不正视学生对未来发展的茫然无措……

教育部敦促落实国家招生政策 禁“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近年来,教育部对高校招录纪律的重视程度始终未减。今年高考前十余天,就已下发通知,敦促相关部门加强2013年普通高校招生纪律执法监察,依法治招、从严治考,并要求严格落实招生考试法律法规,严肃查处各类考试招生违纪违法行为。

教育部强调,教育纪检监察部门要督促省级招生考试部门、高校严格落实国家和教育部出台的招生政策规定,不得出台与国家招生政策相违背的招生办法,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当下,教育部将重点检查招生计划、特殊类型招生政策、加分政策、录取信息公示等情况。要求各高校公开预留计划数及使用标准。每批次录取后、下一批次开始前,各地、各高校要公开录取人数及录取分数线。设立监督举报电话,及时受理群众投诉、举报。

官方将严肃查处招生考试领域泄漏国家秘密的案件、利用职权徇私舞弊的案件、公职人员失职渎职案件和其他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案件,尤其要重点查处利用预留计划、调整计划降分录取的“点招”行为。

在今年高招录取中,教育部门将专项治理“点招”违规行为。官方要求加强计划使用的监管,调整计划原则上要在批次投档之前投放,一律按照考生志愿和成绩顺序录取,高校在各省未完成的招生来源计划,必须经过公开征集志愿完成。对于违规降分录取的“点招”行为一律立案查处,对于违规录取的学生,责成主管部门不得予以学籍注册,开展特殊类型招生录取学生的入学复核。

高招监察相关通知强调,要加强信息公开执法监察,实现阳光高考。将信息公开与加强群众监督相结合,通过信息公开,防止暗箱操作和不正之风的干扰。

欣欣妈  评论于  2013-6-9 10:05:12
几家欢喜几家忧啊
vfhce  评论于  2013-7-16 10:39:54
我要攒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