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普通高中要开展国际课程试点?

答:上海开展普通高中开设国际课程试点研究旨在体现三大价值定位: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有利于深化本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适应学生的多样化需求。通过对国际课程的实践与解剖,取其长补己短,借此深化上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上海教育国际化进程。国际课程最本质的东西,一是帮助我们学生更好地面向世界,培养全球意识和竞争力;二是帮助我们学校在世界课程的体系中研究规律找准自身的定位,中西融合,增强普通高中课程的现代性、丰富性、多样性,使本土课程提高质量、更贴近学生发展需要。实践证明,只有学校亲自去实践体验,才会真正了解和掌握不同国际课程的精华,并为我所用。


2、申请举办国际课程班有什么基本要求?

答:申请举办国际课程班的试点学校应具有较强的管理和教学力量,改革基础较好;各试点学校是国际课程项目的管理主体,必须实际承担国际课程教育教学工作、教师队伍建设和财务管理工作;学校不得以出租、出借校舍或以提供冠名、收取管理费等方式与其他社会机构开展国际课程合作;承担国际课程教学工作的教师须具有教师资格证书,境外教师须符合相关规定。在整个课程方案中必须完成语文、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的教学要求,其他引进课程的教学要求与本市普通高中学生学习要求水平相当。


3、为什么开设国际课程班规定设置语文、思想政治、历史、地理学科?

答: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形成什么样的价值观,高中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中阶段是人一生发展的关键时期,课程承载着重要的育人使命。课程设置权是教育主权的核心体现,任何放弃本土课程,照搬国际课程的做法对学生终身发展不利,更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知识结构的全面发展,同时,这也是无视教育主权的行为,会带来文化认同、课程结构的一系列风险。因此,设置语文、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等本土课程是我们普通高中开展国际课程试点的底线。


4、已经举办国际课程班的学校如果评审未通过或不愿再继续举办,后续工作有什么要求?

答:目前已经区县教育部门同意开设国际课程的学校,需要按照指导性文件要求重新申报。如立项评审不通过,则停止招生,待在读学生全部毕业后中止相关项目。如立项评审通过,学生管理和收费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方式进行过渡。

当然,普通公办高中还可以采取申请中外合作的办学模式开展实施国际课程的试验,其方式需要独立法人、独立校舍等,中外合作办学有明晰的法律法规,在本次文件里没有涉及。


5、参加国际课程班的学生可以获得本市普通高中毕业证书吗?可以参加本市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吗?

答:学生按照课程方案经过完整的高中学习经历达到相关课程学习的要求,并通过本市语文、思想政治、历史和地理科目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达到合格水平者,颁发统一制作的本市普通高中毕业文凭(加注“国际课程班”)。学校不得自行制作和颁发学历文凭。学生毕业后符合当年教育部和市教委高考报名条件的可在本市参加高考。


6、举办国际课程班会不会挤占普通高中招生计划数?

答:指导性文件中明确规定,普通高中不得以开设国际课程班为由减少原来高中招生计划数。


7、普通公办高中开设国际课程班,不得另行收费、通过国际课程自主招生预录取后中考分数需要达到提前批次的最低投档线,这样的政策设计基于怎样的考虑?

答:普通公办高中与民办高中应有不同定位,公办高中的开设国际课程的定位主要是借鉴国际课程深化课程改革,民办高中可以更多地考虑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目前本市一些公办高中举办国际课程班,招收计划外学生,且实行高收费,且规模越来越大,已经产生了一些隐患。公办高中举办国际课程班,不额外收费,公办高中就不可能从举办国际课程班里赢利,相反要追加投入,从而促使举办国际课程班的学校,真正从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开放、深化课程改革的角度去实践探索。公办高中国际课程班招生,面向全市,按照相同的标准录取,体现了公开、公平的原则,同时避免出现一校两个分数线、两种收费方式带来的后续矛盾。



krbio  评论于  2013-7-11 21:24:41
~~~~看过拿点分
cgqnw  评论于  2013-7-13 20:09:50
我要赚爱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