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沁沁宝贝 于 2013-5-5 15:38 编辑
赵薇的导演处女作《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自4月26日上映以来,票房节节攀升。截至5月2日,上映7天票房突破3.5亿,赵薇也成为国内首部凭借处女作票房过亿的女导演。她不仅成为第五位票房过亿的女导演,而且很可能超越《西雅图》导演薛晓路创造的5.15亿票房纪录,成为单片票房最高的华人女导演。虽然受制于《钢铁侠3》的强势阻击,《致青春》票房增长速度难敌《泰囧》,但话题性却远超前者。很多人不禁会问:《致青春》为什么这么火? 定位准:戳中青春情怀
作为“未映先火”的典范,《致青春》无疑是历年来话题性最强的一部电影。影片不走小清新、文艺份儿,而定位为“大众青春文艺片”,不但吸引了大批“70后、80后”观众,年轻的“90后”也成为票房主力军。赵薇成功地以《致青春》这部电影为容器,满足观众难舍青春的情怀。一部电影引发的青春情结,也成为近日大众文化生活的热议话题。 自26日起,“致青春”这一关键词就雄踞24小时热门微博、微博综合热搜榜、实时热词、影视热搜榜等多个话题榜榜首。影片成功地超越电影概念,引发各大网站、广播、电视关于“青春”的风靡讨论,影评人韩浩月说:“观《致青春》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内心充满欢愉者,会通过这部电影得到欢愉;内心曾有荆棘者,也会得到一些安慰。”新浪微博有关“致青春”的微话题已经引发3202万人次讨论。虽然影片的口碑有赞有弹,但你即使不是为电影感动,也会为自己度过的青春岁月落泪感怀,这就是这部电影成为社会话题的最好证明。 细节精:一首歌唱回一个时代
在这部处女作中,赵薇并没有偏执于强烈的个人化风格表达,影片最受称道的是她对大学时代,青春岁月的细节刻画。电影的故事背景设定在上世纪90年代中,讲述主人公从大学生涯跨越到毕业步入社会的成长故事,青涩的校园恋情和真挚的友谊可以让所有人找到青春的影子。你可以没有校园恋情,但一定有过属于你的青春回忆:形形色色的奇葩同学室友;BP机、红白游戏机、李克勤的《红日》;张曼玉、王祖贤、乔丹、1994年世界杯的海报;赖床逃课、代喊到、与点名的老师斗智斗勇……而独属于当时的特定物件再现,无一不是向一代人的青春致敬。影评人感叹:影片在时代氛围的把握上非常到位,《致青春》是近十年来最合格的青春片。 营销劲:明星效应制造话题
《致青春》的高票房也源于影片从筹备到上映后的成功营销。从赵薇、关锦鹏、李樯铁三角筹拍开始,“赵薇导演处女作”就引人注目和期待。此后赵薇选角,女主角用新人又扑朔迷离。电影上映前的宣传冲击阶段,“小燕子”纵横娱乐圈的好人缘再度彻底爆发,前有华语乐坛天后级人物王菲献唱主题曲。王菲亮嗓后,当天微博转发就高达13000多次,评论近6000条,《致青春》迅速预热。该片的营销推广,充分利用了明星效应,步步为营,渗透进观众的心里。在影院和观众中有极高的认知度。不得不说,赵薇这样的人脉资源,是其他新导演无法比拟的,甚至是很难复制的。 人气高:粉丝文学助推电影
九把刀将自己的小说改编为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风靡一时,创造了票房奇迹。如今赵薇也复制了这一奇迹。《致青春》是根据辛夷坞的同名畅销小说改编而成。不可忽视的是,被称为“粉丝文学”的《致青春》,原本就拥有大批读者,这也为电影创造了很多潜在观众。在改编文学名著时,国产影视剧一再碰壁,但在翻拍“粉丝文学”时却得心应手。 所谓“粉丝文学”,是指一切畅销的文学作品,其中以青春、网络、玄幻小说为主。长期以来,这些文学作品虽然难登文学宝殿的大雅之堂,却在大众中有万千拥趸,但其读者却与电影主流观众群体高度契合。由此,当“粉丝文学”翻拍成影视剧,都取得了骄人成绩。从原本在网络世界里叱咤风云的《后宫·甄嬛传》到言情小说作家桐华创作的穿越小说《步步惊心》,从职场小说《杜拉拉升职记》到爱情小说《失恋33天》,都是一炮而红 家有小活宝,大活宝来报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