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虹口区钟山初中化学老师金艺飞又把新一届初三学生送进考场。由于上海在初三年级才开设化学课程,金老师从教18年来,一直带毕业班、年年送学生中考,见证着上海中考分分合合的变迁,亲历着提前批从少到多的变化,体味家长观念和心态之变。
一考还是两考
近几年来,上海考同分和高分学生相对集中,不少高中学校感叹中考题目偏重基础、过于简单、不利于筛选。但作为一所处于中上游水平的公办初中老师,金老师感觉,中考题目并不容易。“以化学为例,十几年前,化学的定位是科普,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科学现象即可。但这些年课程改革,化学越学越专业,中考题目也越来越灵活。”
金老师提出,中考难易的变化,部分原因是课程改革在推进,拓展型、研究型学习等带来了新挑战。但更主要的原因是中考所承载的功能变化:“1985年前后,中考是‘一考’,后因难以兼顾合格与选拔功能,在1990年前后分为毕业考和升学考‘两考’;到了本世纪初,为体现减负,又并为一考,持续至今。”
毕业考与升学考分分合合,也给考试难易程度带来变化。“我们学校前15%的学生能考进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后40%的学生分流进中职校就读。对后一批孩子来说,只要初中知识及格就算达标,而对于前一批孩子来说,则需要学得更深更广才能胜出。如果同场竞技,同一套题目势必难以兼顾。”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