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三大英文启蒙书单,分别是「汪培珽书单」、「廖彩杏书单」和「吴敏兰书单」,三大英语启蒙书单,各有千秋。
读完廖彩杏的《用有声书轻松听出英语力》,小编总结了几个家长都比较关心的问题。
一、廖彩杏适合多大的孩子?
书的封皮上赫然写着「0-8岁儿童英语启蒙圣经」,但是我希望大家不要受封皮的影响,廖彩杏书单一百多本,难易程度不一样,要根据自家孩子实际英语水平选书。
这里,我建议广大家长朋友在给孩子选英语书籍时,注意孩子的英语基础,区分生理年龄与英文年龄,不要根据网络上推荐的几岁书单来买书,一定要根据自己孩子实际的英文水平来选购书籍。
廖彩杏老师在书中认为:
生理年龄与英文年龄是不一样的,孩子的年龄或许是五岁、十岁,但若无法用流利的英文掌握一本适合三岁幼儿阅读的英文童书的内容,我会认为他们的英文年龄都是零岁。既然英文年龄是零岁,那就得按部就班、循序渐进,从最基本的开始,请他们把自己当初嗷嗷待哺的「英文婴儿」,把英语当成母语来学。
同样一个八岁的孩子,一个没有接触英文的经验,另一个听英文故事已经听了三年,那么他们的英文年龄就是不同的,适合他们选读的英文故事也完全不同。这个我很赞同。
廖彩杏的两个双胞胎儿女是从五岁开始启蒙的,五岁的孩子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能保持较长时间的注意,且看图理解能力增强——这也是为什么廖彩杏说,不必翻译。
我家暖暖现在两岁多,看很多简单的英文绘本(比如I am a Bunny系列,Dear Zoo, Brown Bear, 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 在我不讲的情况下,也能理解得差不多。
二、一周三四本书,按照书单的固定顺序来?
廖彩杏的做法:一周三四本书,一天三次,每次30分钟放音频,以一首音频3分钟粗略估算,一个周下来,一本书听了大概50-70遍,大量地重复听好听的音频,大量的输入,坚持下去肯定会有输出。
——我个人感觉这个是可以实现的,前提是适合大龄孩子,廖彩杏的双胞胎听廖彩杏时已经五岁了。但很显然这种方法不适合低龄的宝宝,低龄的宝宝因为受限于自身的认知能力,如果父母没有亲子共读,孩子哪怕听上百遍,有些也是听不懂的。
至于每周是否严格按照廖彩杏老师推荐的一周三四本,我觉得还是考虑孩子的认知水平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如果孩子年纪稍大,可以多一点,低龄的宝宝可以重复多一点。
那我们家长朋友们可能会问了,我们一定要严格按照廖彩杏的书单的顺序吗?
这里我简单介绍一下廖彩杏书单的结构,廖彩杏一共一百多本,共分六个阶段,一年52周读完。难易程度基本上是递增,但是我也发现一个问题,廖彩杏书单里的绘本的难易程度分级不是特别明确。
在后面阶段,有的绘本也是比较简单的,比如The Carrot Seed、What’s the Time, Mr Wolf? 等。但这个问题,我认为不需要太过于纠结,因为绘本不像分级读物,无法完全很明确很定性地分级。
三、家长不必给孩子讲?播放原版音频就好,不需要翻译?
许多爸爸妈妈对廖彩杏所说的只放音频、不需要翻译,感到不可接受。
对这个问题,我有些自己的看法。
1、家长不必给孩子讲?
我认同吴敏兰老师说的,「亲子共读,读的是一个气氛,一个温暖,一个回忆」。
亲子共读,给他读好听的、好玩的绘本时,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互动,甚至可以演示给孩子看。这个互动非常重要,能让孩子真的融入到故事情节,孩子对共读的绘本记忆也更加深刻。
大部分家长认为自己英文发音可能不是那么纯正,但是没关系啊,可以借助于点读笔,音频之类的,而且孩子每天听音频、看动画片等接受到的都是纯正的发音,这就可以了。
2、只播放音频,不需要看书?
我理解的是:早期不能光听音频,孩子也需要看书,将听到的声音和看到的图画相结合,而且一边翻书一边听音频更好。等孩子看图对故事有了一定了解后,不看书、只听音频也可以。
3. 不需要中文翻译?
廖彩杏认为中文翻译会破坏孩子阅读的猜测、推理能力,主张直接听音频;而汪培珽主张一句英文,一句中文的翻译。
到底谁的做法好呢?
我们成人看书主要是依赖于文字,较少看图;但孩子的看图能力,真的要比大人好很多。
比如 The Blue Balloon这本绘本,通过看图,也能理解 squeeze、squash、whack、stretch 等单词的意思。
像这样的图文结合得特别好的绘本,真的不需要解释。
我的建议是:家长拿到一本绘本之后,可以先自己看一下,看文字和图对应的怎么样。
如果图和文字对应得差不多,那就不需要解释;如果图和文字根本对应不起来,孩子又问,可以解释一下。但是尽量少翻译,更不要逐个单词翻译。
有些大孩子中文特别强势的,对英文绘本不感兴趣的,可以把绘本的大概意思先给他讲一下,再听音频。
英文亲子阅读,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不一样。
没有万用的法则,也没有适合所有孩子的万能书单。
我们家长朋友们需要用心慢慢摸索,找到适合自家孩子的方法,再以廖彩杏书单为基础,制定出适合自己孩子的书单。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