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乐学校
时间:2011-06-27 16:04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崇明县三乐学校已走过百年华诞:100年的春风桃李,满园芳菲,100年的红烛高照,薪火承传。在一个世纪的漫长历程中,她培育了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

崇明县三乐学校已走过百年华诞:100年的春风桃李,满园芳菲,100年的红烛高照,薪火承传。在一个世纪的漫长历程中,她培育了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虽也经历过徘徊与动荡,但她始终向前迈进着,生生不息。在这块蕴含着丰厚的文化积淀和充满盎然生机的热土上,一代又一代的三乐人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不断谱写着一曲曲动人的篇章。

 

一、光荣的革命传统

学校创建于1907年,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许多革命者曾经在这里传播革命真理,开展反帝、反封建、抗日救国宣传活动。早在上一世纪20年代,学校师生搭台演出文艺节目,积极参加揭露帝国主义侵华罪行的活动。三十年代后期,日寇侵崇,人民遭殃,学校拒绝奴化教育,朱焰、陈伯明等地下党在三乐学校吸收了一批积极分子参加中国共产党,采用分散隐蔽、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对敌斗争。黄瑞兰、黄漱英以教师为掩护,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不幸为国捐躯,年仅十八、九岁。1942-1945年,中共崇明县委根据斗争需要,在这里建立地下支部,开展地下斗争。康健、黄惠群、陆行等出入虎口,深入崇明各地,四处张贴传单,宣传革命主张,迎接胜利曙光。革命志士可歌可泣的斗争经历,在崇明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深厚的文化底蕴

整整一个世纪,三乐学校几度变革,历经沧桑,几代人艰苦创业,励精图治,积淀了深厚凝重的文化底蕴。三尺讲台连天下,一支粉笔写春秋。正是这种对文化的渴望追求和执着勤奋,凝聚了一批批德才兼备的教师在这里挥洒青春。当一株株茁壮的幼苗长成参天大树的时候,流逝的岁月悄悄染白了他们的双鬓。一代宗师汤颂九与施显谟、施象秋等人艰苦创业,严谨治学,起校名、建校舍,倾力于初小—高小—中学的逐步完善。一生廉洁奉公,鞠躬尽瘁,堪称师表。百年间,从这里走出了无数学子,不少人成为行业典范、时代楷模。

居里夫人唯一的中国学生、物理学家吴健雄女士的老师施士元先生于1920年在本校小学部毕业。25岁就成为当时全国高校中最年轻的教授,他创建了中国核原子物理专业,成为中国核物理研究最早的开拓者。他一生培养了12位中科院院士。

土壤学家、中科院资深院士朱显谟先生,1933年毕业于本校初中部。长期研究中国各地区土壤的成土原因,提出黄土高原土地合理利用、国土整治方略及“三库”协防是当今治水之道的理论。

33届初中校友陆云逵,大夏大学毕业后入黄浦军校习武。四四年参与国共和谈。退休后从事礼乐诗歌研究,被誉为国宝级国乐大师。晚年组织“中国国际经济交流协会”,为沟通两岸经贸文化交流不遗余力。

 

三、基本概况

学校的发展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关怀,经过多年的努力,学校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并举,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设施齐全的现代化教学设备,使人耳目一新。学校拥有电脑室、电子备课室、多媒体专用室、多功能教室、音乐室、美术室、理化生实验室、图书室、劳技室、大小会议室、教工之家等,多媒体网络线路通到各个教室和办公室。

学校先后荣获县文明单位、县教科研先进集体、县老龄事业开拓奖、市青少年科普宣传先进集体、市优秀退休教工之家、全国和上海市红旗大队等光荣称号

 

四、教育教学工作

在硬件达标的同时,三乐学校以新的办学理念,乐学、乐教、乐创,努力发展内涵。

 

地址:上海市崇明县庙镇

邮编:202153

电话:021-59382089

    

相关少年读物推荐:

更多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获得更多幼儿资讯。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

分享到:
上一篇:海桥中学
下一篇:宏达中学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匿名评论?也可先注册登录,或选择快捷登录: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