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内的小学语文课本有点忙,因为吐槽课本的事例层出不穷:出现这种情况绝非偶然,必须引起重视。
比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3月发布的“全球教育检测报告”中提到,亚洲和非洲国家的小学教科书存在着严重的性别偏见,点击标题阅读:《联合国报告称:全球教科书性别偏见严重,中国躺枪!》。
再比如,《北京晚报》在5月发布消息称,400多万中小学生从今年秋季开始使用新修订的语文出版社教材。新修订的教材课文数量比修订前减少15%,40%的课文被更换,新版课本《南京大屠杀》变《死里逃生》。
这两天,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汪涌豪吐槽小学语文课本为“干枯到极致的描写,乏味到老套的抒情”,因为他在听儿子念课文时,越听越觉得“大有问题”。
这本被复旦教授吐槽的课本,是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三年级《语文》。汪涌豪毫不留情地说:
现在的小学语文课文内容有问题,乏味、过时、庸浅、悖情、牵强。事迹一定是光辉事迹,道路一定是宽广道路。脸蛋一定是红扑扑的,眼睛一定是明亮的。谁做了件好事——都是天更美了,云更白了。
这是很浅薄的泛化抒情,是一种“新八股”,除了扼杀孩子的想象力之外,没有任何作用。故有人愤激之下,说当今语文教育不仅是低效的,甚至是毁灭性的。
翻开儿子的语文课本,到处都有令他“哭笑不得”的地方——
吐槽一 《在金色的沙滩上》
这篇课文说的是一个画家帮小姑娘找贝壳的故事。
“编教材者以大人的思维去想小孩子,所以让孩子违逆了天性,画家带回贝壳时,小姑娘拒绝拿贝壳;让画家在最后眼圈发红,变得滑稽可笑,莫名其妙。小孩和画家合作得到贝壳,该拿的就应拿,‘不拿’恰恰隐见一种超道德的浮伪不情。而这,正是我们教育最失败的地方。”
吐槽二 《啊,汤圆》
文中以一个孩子的口吻描述一家人吃汤圆时的温馨气氛。
这篇课文的配图十分“奇葩”:画风似乎是九十年代的,但五斗橱和热水瓶明显是五六十年代的。然后画里的人穿着中式棉袄,一对夫妻三个小孩,就不知道是哪个年代的事了。
语文课本里《啊,汤圆》一文的插图,画中的不少物品都是六十年代的。
汪涌豪以为,这不是教材编写不够认真的问题,它实在关涉到编者的视野,甚至关涉到其所持有的语文教育的理念。他列举了现在语文课本的几点问题:
“有故事无知识”
比如田忌赛马、完璧归赵,故事讲完了就没有了,没有史实交代和时代背景的拓展,更没有隐在意义的抉发,譬如那个大时代,士得以用知识为自己赢取生存空间,这本来很励志,惜乎老师不加展开。
现在课文后面都有生词,注了音,但对其最原初的意思就不讲了。须知要理解一个字,只有明其上源、溯其下流才能真正掌握,甚至有的内容还是错的。
“有知识无趣味”
比如讲神秘的小岛,岛的起灭当然基于地壳的运动,但只说岛一下子升起来了,一下子没有了,小孩是不可能有感觉的,也不易明白。这时,应该可以讲一些故事,比如沧海桑田,包括中国的神话、仙话,或大航海时代前北欧的神话。但现在一概没有,非常死板。
“有提升无过渡”
如今小学语文课文,不管什么内容,到最后都会被提升到一个高度。有时高得莫名其妙。
若你想把一点事情提升到一个高度,当中要有细节,要知过渡,要用小孩子能听懂的语言展开,但课文没有。语言表达本身须有节制,可以抒情,但不可滥情。现在的小孩动不动就空泛地抒情,见什么都“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就是这种无端提升闹的。
“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有教育无审美’。长期以来,教条枯燥的主旨讲解,缺乏针对性的特色分析,裁云为裳似的结构肢解,无事生非式的课后练习,几使语文的审美功能荡然无存。”汪涌豪说。
汪涌豪感慨,虽然一直在进行教材改革,但感觉最后只是篇幅上有所调整而已,大格局并没有多少改变。“今天的中国语文教育某种意义上需要来一次革命性的变化,需要回到‘我们为什么学语文’这个根本问题上来。为什么要学语文?是为了义理宣传吗?是为了道德教育吗?”
所以,汪涌豪强烈建议,教材编写者要把语文放在想象力培育与养护的背景下,放在中国文化的全局整体中去教,尤其要凸显和注重语文本身之美。
但也有网友也有不同看法:在世界各地,教材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滞后性。从小孩的认知水平出发,小学语文课本符合儿童的发展规律,复旦教授用自己成人的角度,批判课文中的“虚伪”,恰恰是对孩子想法的过分臆测,而他身为家长更会影响孩子的认知。请还孩子一个童话的世界吧!
爱贝小编推荐: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