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总体方案初定 上海或成为先行试点,6月10日,记者从参与制定“高考改革总体方案”的人士处了解到,该方案目前已经基本定稿。按照程序,教育部定稿后,要经过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再对外发布。
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刚刚结束,关于高考的改革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打破“一考定终身”的弊端、全面公正的为国家选拔人才等问题依然待解。
6月10日,记者从参与制定“高考改革总体方案”的人士处了解到,该方案目前已经基本定稿。按照程序,教育部定稿后,要经过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再对外发布。按照目前的定稿,上海、浙江将成为高考考试招生改革的试点地区,其他地区的改革进程将视试点情况而定。
不过,教育专家指出,不能指望一次改革就可解决高考,乃至整个教育领域的全部问题,而要将高考招生从“指挥棒”变为服务人才成长发展的“服务器”,从现行以行政为主导的计划招生转变为以专业为基础的自主招生,扩大学校和学生选择权,就是要以学生为本,建立自主、专业、透明、公正的考试招生制度。
基本定稿
“教育部高考改革总体方案基本已经定稿,还要走程序,最近几个月内应该会公布。”6月10日,一位参与制定“高考改革总体方案”的专家向本报记者透露,按照程序,教育部定稿后,要经过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再发布。
6月10日,记者就此向教育部新闻办发函核实,截至记者发稿,尚未得到回应。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向记者表示,关于高考改革方案制定及试点的情况,目前还没有可以对外发布的信息。但她表示,高考改革总体方案出台后,有一些试点省份将先行操作实施方案,其他大部分省份还将按照既有的高考方案开展工作。
“即将出台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总体方案,将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指导我国教育工作。”续梅说。根据改革方案“3年早知道”原则,新的高考方案和招生录取方式或将在2017年正式实行。
现行考试招生制度存在着评价标准相对单一、选拔方式相对单一、入学通道相对单一等“一考定终身”的弊端,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基础教育应试教育倾向,学生“考什么、学什么”,学校招生“唯分数论”等问题。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的改革方向,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针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方向,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解释为:一是将现在完全在政府手中的考试和招生分离出来,政府从招生主体退出,学校成为招生主体;二是将现有行政主导的考试、招生转变为社会化的、专业主导的考试、招生。
先行试点
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高考改革要先试点再推开。上述专家告诉记者,按照初定的“高考改革总体方案”,上海、浙江两地将成为率先试点的地区。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今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在有意愿、有条件的若干省份和高校开展考试招生改革试点,改革试点包括综合改革和专项改革。改革试点省份和高校要出台试点“实施办法”。
今年2月,续梅就试点问题也曾回应媒体称,教育部仍在与有意愿、有条件的省份、高校进行遴选协商。
6月11日,记者从浙江省教育考试院证实了上述消息。据介绍,目前浙江正在制定本省实施方案,仍在基层调研阶段,新方案最早2017年实施。
至于上海,截至发稿,记者未能从上海有关部门获得试点的证实。早在今年2月,就有媒体以“上海版高考改革方案曝光”为题,报道“上海的高考改革方案”,称“只考语数,英语退出统考”,引发舆论关注。不过上海市教委随即在官方微博辟谣,称其内容是“不完整、不准确”的,上海根据中央和教育部具体要求,正在积极拟定上海考试招生改革总体方案,当时正处于内部征求意见阶段。
事实上,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包括上海、浙江等多省份都在着手考试招生改革方案的拟定。
日前,湖南、陕西、四川等省份的教育综合改革、考试招生改革方案也初见端倪。湖南统一高考科目将设置为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其中外语在每年3月和11月委托社会一年两考,方案预计今年9月1日前正式公布。
避免误区
值得关注的是,关于高考改革的关注,更多集中在考试科目、外语是否退出高考、成绩如何计算等问题上。在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杨东平看来,这样的关注过于狭隘。
“高考制度是由考试制度、招生录取制度和配套的服务保障政策构成。过去的教改和舆论关注的主要是考试制度,而这次改革,把后面两者也提到重要议事日程。”杨东平说。
杨东平认为,从本省实际情况出发制定方案,使高考改革方案具有多样性。“没有一个方案是十全十美的,各种利益都很难调和,在地方试点的基础上推广实施,我认为,这个思路是有创造性的,提供了一个政策完善的空间。”
储朝晖表示,高考招生制度改革要放弃一步到位的目标设计,不要期望一个“总体方案”和若干个配套“实施意见”就能解决所有问题。“这次改革本身就是从单一走向多样,从一统走向多元,从原理上不存在有一个机构设计出全国各地不同学校都适用的方案,而是要让渡出各自自主开展改革试验的空间。要实现这个目标,首先要做的就是政府简政放权,从自己不专业的考试和招生领域退出,让学生和学校成为考试招生的主体,让专业组织生长并发挥作用,政府发挥监督作用保障公平、公正。”
推荐阅读: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