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上海 > 成长话题 > 家庭教养 >
总结八个让孩子越来越笨的坏习惯
时间:2017-04-02 09:32来源:互联网 作者:Tina 点击:
现在很多家庭都没有了做早饭的习惯,一觉睡到大中午,早饭和午饭就一起吃了,而孩子只好和父母一样,被迫养成不吃早饭的习惯。

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对孩子的各方面也是更加注重,更希望能够把孩子培养的聪明、健康、懂事。想法很正确,但是实际做起来确无形中错了很多事,甚至导致孩子越来越笨;下文中提到了一些容易出现的坏习惯家长们一定要及早纠正。

 

总结八个让孩子越来越笨的坏习惯

 

【吃饭】
 
现在很多家庭都没有了做早饭的习惯,一觉睡到大中午,早饭和午饭就一起吃了,而孩子只好和父母一样,被迫养成不吃早饭的习惯。殊不知,早饭是距离上一餐时间间隔最长的一顿饭,胃里的食物经过一晚上的消化,热量已被用尽,如果不及时吃早餐补充人体消耗的能量的话,很容易出现低血糖、头晕恶心的症状。
 
而这些症状如果反映到孩子身上的话,那孩子一上午的思维活跃度都会很低,出现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昏昏欲睡的情况。另外,如果孩子每一顿饭都吃的太饱的话,也会影响孩子的智商。因为吃的太饱的话,人的大脑就会反应迟钝,总有昏昏欲睡的感觉。长时间下来,孩子的脑细胞会出现早衰,智力也会下降,从而越来越笨。所以,家长给孩子吃的每一餐都要吃好,吃饱,但不能过饱。
 
【睡眠】
 
现在很多家长都有熬夜的习惯,看电视、上网、加班……连带着孩子都跟着熬起夜来。而孩子正处于身体发育期,如果长期熬夜的话,不仅会影响身高和免疫力,出现一系列健康问题,最主要的是,孩子经常熬夜,第二天就起不来,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早餐来不及吃,上学经常迟到。
 
由于睡眠不足,孩子上课时自然会昏昏欲睡,脑细胞无法处于活跃状态,影响智力发展,并使学习成绩下降。
 
【阅读】
 
大家都知道,阅读是一个人锻炼思维的最好方式,因为在阅读的过程中,人是一直处于思考状态的。而一个经常思考的人,大脑细胞必定处于活跃状态。但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口口声声要求孩子多看书,自己却当着孩子面玩手机、打游戏,以为自己的行为跟孩子没有任何关系,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父母的行为习惯,影响着孩子的言行举止;父母所营造的家庭氛围,直接决定了孩子的性格。一个经常在孩子面前看书、看报的父母,在家里摆放着图书的父母,一定会有一个爱阅读的孩子;反之,如果父母不爱看书,不爱学习,家里没有一个学习的环境,孩子也一定不喜欢阅读。孩子不爱读书,不爱学习,长期不动脑,就会加速大脑衰退,再聪明的孩子也会变迟钝了。
 
总结八个让孩子越来越笨的坏习惯
 
【早教】
 
时下,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注重孩子的早期教育,只要宝宝一出生,就迫不及待地要把孩子往这个班、那个班送,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但是部分家长在孩子早期教育理念、认识、方法上存在偏差,在教育中出现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盲目从众等问题。
 
等到孩子大一点了,家长又会对孩子进行高难度教学,总是为孩子设置一些高目标学习任务。然而每个孩子的发展规律不同,家长设置的任务,总是让孩子觉得遥不可及的话,那不管孩子再怎么努力,都不会达到目标。
 
 
自己努力了却不能成功的经历,无疑会让孩子越来越没有自信,越来越没有斗志。如果孩子总是尝不到成功的滋味,那他自然也就对成功没有了追求,变成了一个笨手笨脚的失败者。
 
【玩】
 
“玩”这个字眼对于家长来说,一直是敏感词,因为家长觉得孩子玩就是在浪费时间,耽误学习。只要看到孩子在看书写字,那家长心里就舒坦了 ;如果看到孩子在玩,那保准气不打一处来,又开始了“一天天就知道玩,作业做完了吗”这样的絮叨中。学习最重要的,是讲究劳逸结合。如果只知道学习,很容易给人“书呆子”的印象,做事容易一根筋,不懂得变通,不会人际交往;而如果整天只知道玩,一点东西也不学,那自然不会有出息。
 
因此,我们父母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在“学”与“玩”之中找到一个平衡。与孩子一起制定一个合理的作息时间,什么时候该学习,什么时候尽情的去玩耍,做到张弛有度。让孩子学会劳逸结合,给孩子释放压力的机会,只有坏情绪得以释放,新知识才能被接纳啊。
 
【眼泪】
 
小孩子哭是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不过一听到孩子哭,家长就会很心烦,尤其是在公共场合时,看到周围人指指点点,好像在说:“能不能管管你家孩子啊?”这时家长就会更心烦,立马转过身指着孩子鼻子大吼:“不许哭了!再哭我就不要你了。”
 
孩子出于害怕,就会努力把眼泪憋回去,憋的脸通红,喘气都困难。家长还以为,只要孩子不哭了,麻烦就过去了,事情就解决了。
 
其实,孩子在犯错或受委屈时,如果没有将坏情绪和压力及时发泄出来,反倒容易焦虑、抑郁。
 
特别要说一下男孩子,很多男孩子家长从小就给儿子灌输这样的理念:男儿有泪不轻弹。让孩子遇事就强忍着,不许哭。
 
然而就算是男孩子,情绪也需要发泄,如果负面情绪长期得不到发泄和纾解,日积月累,他怎么可能保持聪明伶俐呢?
 
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和美好未来,父母应该多克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和不佳行为习惯,给孩子营造一个正面、健康、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为孩子变“聪明”做好充分准备。
 
【批评教育】
 
孩子嘛,犯个错很正常,每一次试错都是孩子的一次成长啊。可家长却不会换位思考,总是以成人的价值观来要求孩子,于是一遇到孩子犯错,就忍不住对孩子大吼大叫,有的甚至动用武力……
 
没错,你的吼叫当时的确能吓住孩子,让孩子安静下来,不知所措。可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不能让孩子很好地认识到错误,而且孩子情绪上容易出现焦虑、抑郁,形成内向、孤僻的性格。另外,美国惩戒与家庭暴力专家曾对1510名2岁—9岁的儿童进行了4年的跟踪研究后发现:
 
在806名2岁—4岁的儿童组中,未遭体罚过的儿童,智商的平均商数比经常挨打者高出5分,而另一组704名5岁—9岁的儿童,这一差距是2.8分。也就是说,体罚孩子是会降低孩子智商的。
 
【谦虚】
 
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场景:
 
A妈妈:“这就是你们家孩子啊,哎呀,看着就带着股聪明劲儿,将来肯定是上清华北大的苗子。”
 
B妈妈:“聪明啥啊,我家孩子可笨了,可不如你家孩子聪明。”
 
像这样,父母经常会在别人面前表示谦虚,说自家孩子的“坏话”,虽然大人之间都心知肚明,可孩子年龄还小,根本不懂得这话背后的含义,他们听到的就只是字面的意思:妈妈说我笨。一次两次的,孩子可能还不会放在心上,若总是听到这样的话,那就会对孩子形成一种心理暗示,并且使孩子朝着这个方向——笨——努力。所以,父母平时一定要注意自己在孩子面前的措辞,尽量说一些带有积极性的语言,用正能量影响孩子。
 
 
相关文章推荐: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

分享到: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匿名评论?也可先注册登录,或选择快捷登录: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