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上海 > 成长话题 > 家庭教养 >
父母的溺爱导致孩子“窝里横”
时间:2014-04-02 14:36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孩子“窝里横”往往是家长长期以来对孩子过于纵容的结果。由于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过于娇惯,孩子一发脾气就唯孩子是从,这种互动方式日益被固化后,孩子就渐渐获得了一种意识——在这个家里,我是老大,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一位爱贝家长很苦恼:5岁的儿子在幼儿园里或者出去玩的时候经常受欺负,老是带着伤回家,不是腿破了就是胳膊划伤了。这位家长觉得很奇怪,孩子在家里很强势,谁也不敢欺负他,怎么到外面经常受欺负呢?
 
这就是典型的“窝里横”,而孩子“窝里横”的最重要原因就是父母的溺爱,使孩子在家在外一硬一软两种不同的表现。
 
孩子“窝里横”往往是家长长期以来对孩子过于纵容的结果。由于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过于娇惯,孩子一发脾气就唯孩子是从,这种互动方式日益被固化后,孩子就渐渐获得了一种意识——在这个家里,我是老大,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小心翼翼、唯唯诺诺的反应模式,又不断强化着孩子的这种意识。久而久之,孩子变得自我、任性、唯我独尊,以为自己的意志就是家庭运行的法则,“怠慢不得”“教训不得”,成为典型的“窝里横”。 
 
 
父母的溺爱导致孩子“窝里横”
 
 
可是,外部的社会环境跟家里不同,不以孩子的意志为转移,一旦面临跟家庭内部差异甚大的外界社会环境,既定的反应模式失灵,孩子无所适从就在所难免了。另外,由于长期被溺爱、万事包办,孩子很多应有的生活和交往技能无法习得,自然也就无法体验到自己的力量,一旦被迫独立面对外界的集体生活,强大的差距很难让他的内心强大起来,自然很容易怯懦。一旦在外面受挫,孩子更容易回到家里“有恃无恐”地宣泄,又加剧了“窝里横”,如此形成了恶性循环。 
 
避免孩子“窝里横”需要改变教养方式
 
孩子家里家外一硬一软,其实是父母教养方式惹的祸。要想改变孩子的这种“两面派”行为,还得从改变教养环境做起。 
 
1、对孩子的进步加以表扬 
多给孩子自己动手做事的机会,对他的进步和闪光点要多加肯定和表扬,让孩子体验到自己的力量。这样,他的内心才能更强大,才能多一分独立面对外部世界的自信。 
 
2、不让孩子唯我独尊 
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是家庭的普通成员,去除他那种唯我独尊的思维模式,建构正常的人际互动模式。这样,孩子走出家门后,才不会感到太鲜明的反差,所习得的社会交往模式也更容易迁移。 
 
3、多给孩子提供同伴交往的机会 
因为同伴交往是平等的,外人不会像家人那样小心翼翼地伺候孩子,如果他不修正自己的行为,就会受挫。在孩子获得这个认识的基础上,大人再向孩子传授一定的同伴交往技能,并放手让孩子去实践,让他在独立解决交往冲突的过程中提高自己解决冲突的能力。 
 
千万不要以为“窝里横”的孩子在家里胆大妄为是勇敢自信的表现,因为孩子也知道父母是爱自己的,所以才敢任性。可是到了外面,还有谁会让着我们的孩子吗?
 
相关阅读: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

分享到: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匿名评论?也可先注册登录,或选择快捷登录: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