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上海 > 成长话题 > 家庭教养 >
案例分析:应对孩子不爱打招呼的妙招(2)
时间:2014-03-07 14:45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案例: 每次带磊磊出去碰见熟人,妈妈就抢先提醒:快叫奶奶、问爷爷好! 磊磊则涨红了脸,依然故我;妈妈不得不以这孩子害羞敷衍过去。 孩子心里话: 见到熟悉的人,我也想叫他们,可妈妈越说我就越害怕,还没张开
案例:每次带磊磊出去碰见熟人,妈妈就抢先提醒:“快叫奶奶、问爷爷好!” 磊磊则涨红了脸,依然故我;妈妈不得不以“这孩子害羞”敷衍过去。
 
孩子心里话:见到熟悉的人,我也想叫他们,可妈妈越说我就越害怕,还没张开嘴,心就怦怦跳,最后就不敢说了。
 
行为解密
 
孩子对自己的评价依赖于成人,爸爸妈妈说他怎样,孩子很自然地认为自己就是什么样子。相对于外向的孩子,害羞的孩子往往缺乏自信,而当着孩子的面说他“害羞”,如同给他贴上了标签,并深深植入其内心,这无疑帮他们为自己的行为找到依据,越发地让他们回避和人打招呼。爱贝小编有妙招:
 
招数1:留出一点适应时间
 
让害羞的孩子开口问好,不能硬来。如果孩子表现得很坚决,父母与其不停地劝说、命令,不如与朋友、同事、邻居达成一致,不要求孩子称呼他们。但是,父母和这些熟人碰面时,要表现出应有的热情和友好,并不厌其烦地一次次把他们介绍给孩子、再把孩子介绍给他们。一段时间之后,孩子将会发自内心地接纳他们,并从父母身上学会自己该怎么做。
 
招数2:帮孩子找到突破口
 
害羞的孩子需要较多的尝试与时间来适应新的环境和外人。在某些场合,孩子也想打招呼,却又不知道如何开口,这就需要父母慢慢引导、帮他们寻找方法,找到突破口。比如见到同事,妈妈可以对孩子说:“想想看,她是哪位阿姨?你应该对她说什么呢?”引导发孩子说出“阿姨好!”如果孩子说了,即便声音很小,也要及时表扬,并鼓励他:“ 妈妈相信你下次问阿姨好的时候声音一定会比这次大,对不对?”以此给孩子增强信心。
 
案例:高高大大、有一双鼓鼓的“鱼眼睛”的罗叔叔是琳琳爸爸的同学,那天他到家里来,琳琳看了他一眼就扑向妈妈怀里,更别说打招呼了。爸爸纳闷:琳琳见人通常打招呼,为什么对罗叔叔会这样?
 
孩子心里话:别的叔叔都喜欢笑,一点也不可怕。但这位叔叔和别人不一样,又高又壮,眼睛又那个样子,看起来凶巴巴的,真吓人,我可不能招惹他!
 
行为解密
 
孩子很单纯,喜欢和不喜欢一个人仅仅靠直觉,如果哪位叔叔阿姨体态彪悍、面相不善或粗门大嗓,往往令孩子望而生畏,避之唯恐不及,哪还会问好?爱贝小编有妙招:


招数1:暂时回避
 
对于像琳琳这样的孩子,父母不妨先带孩子接触那些和蔼可亲、喜欢小孩、长相比较好的人,这些人能给孩子安全感。等孩子大一些,再引导他结识更多的人,包括长相特殊甚至比较丑的人,和他们打招呼。如果可能,妈妈不妨事先透露给孩子,他将见到的人的相貌、特点,顺便告诉他这位叔叔或阿姨心地特别善良、非常喜欢小孩、很会讲故事等等,打消孩子的顾虑,产生亲近感。
 
招数2:从点头开始
 
假如你的孩子特别不愿意开口,那就另辟蹊径。告诉孩子,社交性问好的形式有很多,友好地看着对方的眼睛、微笑、握手、寒暄等等都行。你可以鼓励孩子先选择最简单的方式:点头。如果孩子做了,一定要表扬:“你会跟别人点头了,妈妈真为你高兴。点头也是向别人问好的一种方式,以后长大了,孩子还能学会其他的方式呢!”
 
爱贝小编总结:
 
见面打招呼是一种社会性行为,社会性行为不像吃饭、睡觉等是天生获得的行为,它必须经过学习。父母的熟人、朋友对于孩子来说,可能就是个陌生人或不熟悉的人;跟不熟悉的人打招呼是需要勇气的。
 
作为父母,当我们的孩子还没有学会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行为时,我们所要做的最有效的事情就是以身作则——做孩子行为的榜样,做给孩子看,在各种场合应该怎样行动。可能,即使看见父母的做法,孩子也不能把它立刻反映在自己的行为中;父母还需要耐心地等待。不要忘了,孩子在用自己的眼睛时刻观察着这个世界……
 
相关阅读: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

分享到: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匿名评论?也可先注册登录,或选择快捷登录: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