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上海 > 成长话题 > 成长烦恼 >
如此重视家庭教育的中国,为什么还是容易出现问题
时间:2018-11-28 10:28来源:爱贝亲子网 作者:企鹅 点击:
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随着时间的流失,孩子渐渐长大,这也成为了很多家长的心头病,太凶了又怕孩子有逆反心理,但是不凶又管不住他,真的是不知该如何是好。身边也时不时的经常上演孩子与父母争吵的画面,

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随着时间的流失,孩子渐渐长大,这也成为了很多家长的心头病,太凶了又怕孩子有逆反心理,但是不凶又管不住他,真的是不知该如何是好。身边也时不时的经常上演孩子与父母争吵的画面,再加上现在很多新闻偶尔就会有一个孩子因父母怎么怎么就以跳楼做威胁等等,真的是让人心有余悸啊!到底是什么样的恩怨让这些孩子以这样的方式作为威胁?父母与儿女,在爱与被爱之间,还有多少情感黑洞说不清,道不明?当前亲子关系的发展演变呈现出哪些变化和特点?我们又该如何思考家庭教育所折射的问题?这些种种以文本我想家长们肯定也想知道。

 
孩子没有理由不听父母的?很多家长特别喜欢支配孩子,习惯了帮孩子操办他的一生,从小时候的吃喝拉撒到长大后的谈婚论嫁或人生规划,都是计划的好好的,可是你们有想过孩子喜欢吗?他们真的想走你给他铺好的路吗?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他又他的思想,有他的思考,所以,人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然而,孩子的独立性与父母的支配欲本身就是矛盾体。”研究家庭教育30余年的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赵忠心说过:“中国的父母控制和支配孩子的欲望往往过于强烈,这是由于中国有着‘人身依附’的传统观念。家长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孩子没有理由不听父母的。在家庭关系中,家长与子女的地位很难平等,单向的管束多、双向的互动少,单纯说教多、实践锻炼少”。
 
 
孩子与父母相处的矛盾,远比“控制和支配”更为复杂。亲子关系的三种主要类型,分别是控制型、溺爱娇惯型、有条件的放任型,“有条件的放任指的是家长特别关注学习成绩,如果学习好,其他都可以不用管,这种情况以往也不鲜见”。
 
当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素质教育不断扩展,从总体上看中国家庭关系中的亲子关系正在好转,尽管父母与孩子之间观点各不相同,但双方已懂得妥协。
 
目前,家庭中亲子互动获得极家长更大改善,倾向于平等对待孩子,学习、做人、交友是亲子交流的主要内容,做人和品行占比很大。
 
但是,该研究同时表明,升学要素依然是影响家庭教育的主导因素。家长对孩子有着很高的教育期待,“近一半家长期望孩子成绩在班级前5%,超过九成家长期望孩子学历在本科及以上”。人们在评价指标上,依然把学习成绩摆在第一位,而培养出孩子的素质和品格被忽视。但是,在以后的生活中孩子将要面对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不是一张试卷,一份考题。一个品格优秀的孩子,成绩差难道就不算成功的家庭教育吗?
 
这种变异的社会评价标准无处不在,而让家长产生焦虑的还有他们自己的虚荣心。“别人家的孩子”或多或少地影响自己的家庭教育方式,虽然大家都知道这是虚荣心作祟,但是能够做到完全抛开不顾,几乎没有家长能做到。
 
1919年,鲁迅先生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谈论家庭改革,其中提到“子女是即我非我的人”,教育孩子应该有三个步骤即“理解”“指导”“解放”,做到“应该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
 
 
“孩子是‘即我非我’的独立个体,很多家长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即使100年过去了,现在的家庭教育依然存在三个误区:盲目的超前教育,对孩子智力进行掠夺式开发;家庭教育的片面性,只强调学习、忽视品格和能力;学校化倾向明显,家长抛弃自己的职能,成为学校的承包机构,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
 
如此重视家庭教育的中国,为什么还是容易出现问题?当前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中国家长一方面从来不给孩子磨炼意志的机会,却又要求孩子与别人竞争。家长期待过高,孩子反而会发挥不好。学习压力太大、心理负担过重,孩子就会丧失自信。
 
在中国,有太多父母并不懂得如何为人父母。“家庭教育也是在教育家长,是家长自我修养的过程。”家长必须明白,今天照顾的最终目的是将来“不照顾”,要使其尽早摆脱家庭“保护伞”,否则,培养出来的孩子,家长永远都不放心。
 
“在家庭教育中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很多家长认为成功的家庭教育就是培养孩子考进好的学校,将来出人头地。但其实,升学只是孩子成长中间的一小部分,真正成功的家庭教育是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和个性,并形成良好的人格。
 
相关推荐:
教育部:2018年法语正式列入高中课程 上海2所学校先试点

 

本文由爱贝亲子网原创,禁止转载

分享到: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匿名评论?也可先注册登录,或选择快捷登录: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