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残疾的孩子,只有残疾的教育(2)
时间:2013-09-24 13:34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次
梅克教授十分认真地说:我在各种场合都强调这样一个观点:没有残疾的孩子,只有残疾的教育!哪怕是那些被现行教育的公认标准认为是智力水平最低的孩子,实际上也有特殊才能,这是人所拥有的天赋,而我们今天的教育
梅克教授十分认真地说:“我在各种场合都强调这样一个观点:没有残疾的孩子,只有残疾的教育!哪怕是那些被现行教育的公认标准认为是智力水平最低的孩子,实际上也有特殊才能,这是人所拥有的天赋,而我们今天的教育,往往把这种最应该重视的东西忽略了。”
我问梅克教授:“你认为推广你的科研成果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人的观念。”梅克教授回答得十分干脆。“可能传统教育理念太强大了。人们习惯于要求孩子们去适应教育提出的标准,而不是让教育去满足孩子发展的需求。这个观念不改变,教育就难以走出自己的误区。”
梅克教授提出了教育中一个关键的问题——是应该让人去适应教育,还是让教育适应人!
梅克教授说:“我相信,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看到这样一个重要的事实:每一个孩子都是富有创造力的生命,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发现他们的天赋。我想,文明发展到今天,人类已经应该能够看到每一个生命拥有的价值了。”
今天,梅克教授的想法,已经得到美国教育界的普遍认同。这种观念不仅承认差异,而且尊重差异;不仅尊重一般性的差异,而且尊重特殊性的差异,在他们看来,人的千差万别恰恰构成了人的丰富多彩的创造力的基础,而教育的任务恰恰应该是把人的各种各样的能量发掘出来,而不能像可口可乐的生产线,把所有的产品造成一个模样。
采访过梅克教授之后,我对美国教育为什么通常不用一成不变的方式去授课,不用一套标准答案去测验学生的能力,不用类似于成绩排位的方式去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为什么能够给学生那样大的自由度,让学生们去想象、去发挥、去施展自己的能力,有了更多的理解。
梅克教授说的一句话深深震动着我:“没有残疾的孩子,只有残疾的教育!”
我想,或许正是这样的理念,推动了美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基于这种对人的价值的认识,人们才能注意在教育中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个性,进而想方设法去开发每一个孩子的潜能。
让每个孩子知道自己的潜能,让每个孩子建立起坚实的自信,让每个孩子从事属于他们自己也属于这个社会的富有个性的创造!这就是美国教育为自己设定的任务。他们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处心积虑,孜孜以求,不遗余力。
在美国大学里,大多也都实施着为每个学生安排指导教师的做法。在著名的密苏里新闻学院,每个新生入学,学院就会为其指定一个指导教师。这些指导教师会针对每个学生的成长背景、特长喜好、理想追求,帮助学生规划大学生活,特别是课程的选择和大学生活中重要环节的指导。
我看到这些事情,就想到我们提出的“以人为本”。什么是以人为本?这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对每个生命的价值的尊重,对每个生命潜能的开掘,对每个生命理想的成全。
我们的学校是这样依据教育的神圣职能进行设计了吗?我们的领导、教师和学生自己都有这样尊重每个生命的意识吗?
大学生的精神疾病的发病率的提升已经引起各个方面的关注。我经历的几起大学生的精神疾患,都是精神抑郁症。而受到这种病症折磨的学生都有一种强烈的感觉:自己不如别人。
我不能不想:我们的教育在倡导孩子们做共产主义接班人的时候,是否告诉了他们什么是生命?是否告诉了他们怎么认识自己的生命?是否告诉了他们如何珍视自己的生命?是否告诉了他们这种珍视不是蝇营狗苟之间的自怜自爱,不是自私动机之中的处心积虑,不是物欲驱使之下的不择手段,而是让他们知道自己的生命在大千世界中是独一无二的,这个独特的生命具有自己的特殊历程,这个生命可能履历人生中难以预料的磨难和痛苦,但是也一定能够体验人生中同样难以预料的欢乐和幸福。这个独立的生命是一定要与其他的生命相关联的,一旦形成生命之间各种各样的社会关联,会呈现什么样的景观,造就什么样的奇迹。
如果在我们的教育中没有设计这样的程序,我们的孩子会陷入什么迷茫、什么困境,我们和孩子将失去的是多么重要的东西。新浪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