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上海 > 妈妈百事通 > 早教通 >
面对这些孩子家长需要绝佳的气度
时间:2013-10-16 11:08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每个女性在得知自己将为人母的时候,肯定都会在心里默默地起誓,做个好妈妈,大度地去包容这个小家伙所带来的种种麻烦,像个朋友似的尊重他。但当“不幸”发生时,当你遇到了一个类似蜡笔小新的孩子时,你还会控制住自己,保持一份潇洒气度吗?

我想,每个女性在得知自己将为人母的时候,肯定都会在心里默默地起誓,做个好妈妈,收敛起可能的坏脾气,大度地去包容这个小家伙所带来的种种麻烦,像个朋友似的尊重他。但当“不幸”发生时,当你遇到了一个类似蜡笔小新的孩子时,你还会控制住自己,保持一份潇洒气度吗?

考验你的时候到了。
典型情境一:够“麻烦”
杰杰是个非常自信的孩子,当然有时他也显得有些自不量力。这不,他想试试脱离妈妈的帮助,自己去拿冰箱里的牛奶,当然,这要等妈妈不注意的时候才行,否则她肯定不会同意的。很不幸,杰杰的尝试失败了,牛奶罐晃呀晃,最终还是打翻在了地上。这时,你心里掠过的想法是:
A 太可恶了,总是给我添麻烦,要好好教训教训他:“谁让你自己拿牛奶了,看你干的好事,晚上不许看动画片了。”
B 我怎么这么倒霉,遇到这个小家伙,算了算了,他毕竟还小,“没关系的,让妈妈来收拾吧,下次可不许了。”
C 小家伙想必是想不再麻烦妈妈而自己倒牛奶呢,是呀,我应该考虑给他一些机会让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了。“来,我们先要把地板擦干净,否则地板要不高兴了。然后,妈妈再告诉你怎样才能不打翻牛奶,好吗?”
旁观者看台:C的“气度”指数最高。
毋庸质疑,孩子是各种麻烦的制造者。但当一个错误已经发生、覆水难收时,你发再大的脾气,对事情本身来说肯定也是“于事无补”的。让我们再把视线转向孩子。如果您选择大声斥责孩子,结果只有一个:在正当他不知所措的时候让他更加害怕,更加恐惧。而且,愤怒还可能会让孩子在慌神的情况下造成更多的错误。看来,这是一种图自己一时之快,把自己的“痛快”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的自私行为。你承认吗?那么,为什么不试着从孩子的角度去想一想,或许你会有新的发现。和孩子一起面对和承担麻烦,一起去想办法解决,孩子对你的爱和敬佩也会随之增加的。
结论:大部分表面看起来的“麻烦”,实际上只能算是一些失败的尝试。孩子是在不断的尝试中长大的,允许有失败是情理之中的事。
 
 
典型情境二:够“不讲理”
龙龙是个聪明活泼的孩子,大家都很喜欢他。一天,妈妈到幼儿园接他回家,龙龙却一反常态,死活也不愿意跟妈妈走。龙龙的理由既奇怪又简单:妈妈今天穿靴子了,我不喜欢妈妈穿靴子。老师和妈妈都向他解释,冬天到了,穿靴子既漂亮又暖和,许多阿姨都穿靴子的。可龙龙还是怒气冲冲的样子。这时候,如果你是妈妈,该怎么办呢?
A 太不给我面子了,又不讲道理,“好,你不让妈妈穿靴子,那妈妈答应给你买的游戏机你也别想要了。”
B 先假装妥协,回家后再好好收拾你这个不懂事的孩子。
C 请老师暂时回避一下,问清楚孩子为什么不喜欢我穿靴子。噢,原来是担心妈妈变漂亮了以后,会被别人抢走啊。“妈妈向你保证,妈妈心里最爱的就是你,所以妈妈才要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来接你呀。”
旁观者看台:C的“气度”指数最高。
在孩子的小脑袋瓜里,经常会产生各种奇怪的想法,做出一些让你无法接受甚至难堪的举动。但千万别着急,想想自己小时候或许也曾有过这样“傻乎乎”的举动呢。那为什么不再走回童年,倾听孩子的想法,理解他们的行为?如果简单认定孩子是不懂事的、没礼貌的,或许你就失去了一次很好的走进孩子世界的机会,体会不到这“不讲理”背后孩子对你深深的爱与依恋了。
结论:大人有大人的“理”,孩子有孩子的“理”。如果你凭自己“大”,把自己的“理”强加给孩子,就是你自己“不讲理”!
典型情境三:够“皮”
小蓝是个调皮好动的孩子,一天,妈妈来到幼儿园,不看不知道,一看才发现小蓝在幼儿园里真是一刻也闲不住。人家上课的时候都能端正地坐在那,而这个小家伙动来动去,一会儿“开飞机”,一会儿“打坏蛋”,可把小蓝的妈妈急坏了。回到家后,妈妈决定要好好培养孩子的坚持性。于是妈妈买了蜡笔让小蓝坐在那里涂颜色,可好动的小蓝根本坐不住,还把蜡笔、画纸弄得乱七八糟。怎么办呢?
A 奖励与惩罚并用。坐得住就奖励糖果,坐不住就不许玩玩具。
B 孩子天性就这样,算了吧,蜡笔、画纸就收起来吧。
C 先仔细观察自己的孩子,试着去了解孩子的兴趣点在哪里,或许你会发现他也有很多认真做事情的时候。你不是很喜欢开飞机吗,那妈妈就和你一起画飞机、叠飞机,“哇,小蓝,你画的飞机可真棒呀,让我们把它送给爸爸吧!”
旁观者看台:C的“气度”指数最高。
每个孩子的个性和喜好是不一样的,年轻好胜的妈妈总喜欢把自己的孩子与别人比个高下,如果比人家强就欢喜,比不过人家就忧心忡忡,其实这些都是大可不必的。作为母亲,一定要客观、仔细地认识自己的孩子,保留他的优点,帮助他克服不足,而不是把个人的意志强加给孩子。
结论:“皮”是随性挥洒兴致的一种表现,关键是看你是不是善于发现,善于捕捉。
典型情境四:够“难堪”
我的一个朋友小时候喜欢玩沙。一次她小心翼翼堆好的城堡被小伙伴撒泡尿冲垮了,在气愤之余,她开始蛮有意思地玩起了那些被小便浸湿的沙子,甚至饶有兴趣地放到嘴巴里尝了起来。正在这时,她的妈妈出现了。面对此情此景,作为一个母亲,你将如何是好呢?
A 天哪,太脏了,“住手,不许吃,你这个脏孩子,快点给我回家去。”
B 太丢人了,装作没看见,回家后再好好教训教训她。
C 和孩子一起玩沙,好奇地询问孩子为什么要把沙子放到嘴巴里——“是因为它很好吃吗?”孩子肯定会很认真地告诉你,“味道一点儿也不好。”
旁观者看台:C的“气度”指数最高。
孩子天生就拥有最彻底的好奇心和最真实的逆反心理,大人不让做的事情偏要干一干,大人不让吃的东西偏要尝一尝,实在是个小小冒险家。如果家长执意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阻止,可能反而会激发起孩子更大的好奇心。所以,很多时候,就算我们知道那是不可为、不可吃的,但只要无伤大雅、不会对身体造成大的危害,如果能满足孩子探索世界的好奇心,如果能增加他体验百味的经验,何乐而不为呢?
结论:“难堪”是大人们约定俗成的看法,孩子却要每件事经过自己的尝试才能确立自己的看法。或许尝试后他会得出与你一致的结论,或许不是。无论怎样,你不能剥夺他走这一步的权利。
人生的道路是漫长的,生活的酸甜苦辣都要靠孩子自己去品尝。那么,现在就潇洒地站在一边,静静地等待孩子告诉你答案吧。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

分享到: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匿名评论?也可先注册登录,或选择快捷登录: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