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上海 > 爱贝互动 > 爱贝互动 >
宝山教育城乡一体化 彰显PISA均衡优质理念
时间:2013-12-09 08:59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宝山区坚持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通过初高中联建体、创新联合体、教学联盟、合作办学等方式,逐渐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成为上海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又一印证。
宝山区城乡一体化教育近年来发展迅速,从最新的PISA测试的最新数据就能看出宝山地区的教育获得了非常大的成功。
三年一度的PISA测试(国际学生评价项目)显示,上海学生在数学、阅读、科学三个领域的成绩再夺全球第一,成绩喜人贵在教育均衡,竭力提升每所学校的办学质量,让所有学生获得公平的受教育机会。在12月4日举行的“圆中国梦,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上海区县教育改革系列巡访宝山站活动上,记者了解到,宝山区坚持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通过初高中联建体、创新联合体、教学联盟、合作办学等方式,逐渐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成为上海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又一印证。
 
从“留不住好教师”到慕名而来
茕茕孓立于上海北端的罗泾中学,原本是一所不起眼的农村初级中学。校长王一长久以来最头疼的问题就是“留不住教师”:“学校的地理位置就像宝山区的‘西伯利亚’,好老师留不住,就难以教出好学生来。”
然而,近年来,罗泾中学的青年教师不光“留得住”,而且能“发光发热”,教育质量稳中有升,生源流失现象几乎消失。这样的变化是如何发生的呢?
“是‘城乡初高中教育联建体’的建设,让学校获得了发展的契机。”王一说,为加快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的步伐,宝山区教育局创新机制,构建了“城乡初高中教育联建体”的平台,让优质的高级中学扶助薄弱的初级中学,有效促进基础教育的良性发展。
与罗泾中学结为“联建体”的是区域内享誉盛名的行知中学。在“联建体”的推动下,名校名师结对带教,以点带面推动青年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专家教育科研讲座,转变教师观念、提升教学素养;开设数学选修课,行知中学老师与罗泾中学老师共同备课,分别上课,集体听课评课。
“通过一系列举措,教师们渐渐接受并领悟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令校长王一“头疼”的问题不再出现了,如今慕名前来罗泾中学教书育人的教师源源不绝,青年教师如虎添翼,在教学评比中屡屡获奖。
“更令人高兴的是,在2013年的学业水平考试中,我校学生的合格率达到100%,被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录取的学生约有30%。”王一欣喜地对记者说。
“随着罗泾地区的老百姓对学校满意率的不断提升,很多家长不再为孩子读好学校而到城区买房了,因为在宝山,同样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宝山城乡一体化教育
 
从教学差距大到教师崭露头角
宝山区大华小学校长张晓梅向记者道出了自己曾经的困惑。作为有三十多年教龄的英语教师,以前她到城区学校听课,总是觉得有深深的距离感,“为什么城区学校的课堂总是那么生动吸引人?为什么城区的老师能把英语说得那么流畅?为什么城区的孩子学习素养那么出色?”
当宝山区“小学英语教学协作联盟”创建后,张晓梅的这些困惑便渐渐消逝。据介绍,这一英语教学协作联盟制定了五年发展规划,邀请区域内以及城区的名师前来传经送宝,并联合开展教科研活动,由学科教研员跟踪指导教学实践活动。此外,联盟还积极为区域内的英语老师搭建国内外交流的平台,拓宽师生发展的视野,激励各校深化教改。
据了解,五年来,英语教学协作联盟开展了22场学科研究和展示活动。联盟成员中有10多名英语教师频频在市区教学大奖赛中亮相,其中大华二小袁锋老师获市英语教学大奖赛特等奖;大华小学徐倩璐、陆华萍两名五年期内青年教师双双获得市区教学大奖赛一等奖。
“如今,我们再去城区学校听课,心里不仅带有满满的自信,还会形成自己的想法,与老师们共同探讨。”张晓梅感慨,“自宝山区小学英语教学协作联盟成立以来,促进了学校间教育教学管理上的良性沟通和优势整合,不仅教育资源得到高效利用,教师间教学经验的切磋与借鉴也更为便捷有效。”
 
“组团”“合作”成教育均衡“利器”
宝山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第二故乡,他在这里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教育思想和精神财富。宝山区教育局局长张晓静说:“‘学陶师陶’一直是宝山教育高举的旗帜,先辈们的教育强国之梦告诉我们,教育实践过程中一定要勇于直面区域的教育困境,充分利用资源和调动一切力量办好每一所学校,服务于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
此言非虚。无论是初高中相配对、精诚合作的“联建体”,还是助推郊区英语教学发展的“协作联盟”;无论是贯通中小学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气象科技教育创新“联合体”,还是经纬实验学校与上海师范大学展开的高品质“合作办学”;无论是大场实验区的区域联动发展,还是教师进修学院的“问题化学习”团队研究……如今,宝山教育越来越彰显出城乡一体化合作发展、科学发展的良好势头。
“我们以‘合作’凝聚合力,实现资源共享,缩小城乡校际差距;以‘组团’为激发集体活力,催生多元特色均衡。城乡教育的均衡,不仅推动了宝山教育的转型发展,也提升了宝山教育的竞争力与影响力。”张晓静对记者说道。
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刚刚发布的PISA测试(国际学生评价项目)结果表明,上海学生表现优异的背后,是上海教育的均衡优质,用上海师范大学校长、上海PISA项目组负责人张民选的话来说,优质的教育并不是“削峰填谷”式的,而是要抬高底部,整体提升学生的学业水平,提升每所学校的办学质量,让所有学生获得公平的受教育机会,这才是上海教育的财富和贡献。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在张晓静看来,宝山的教育将突破城乡的隔阂,继续矢志不渝地践行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理念。

相关推荐: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

分享到: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匿名评论?也可先注册登录,或选择快捷登录: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