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高考 已经过去了,但是有关高考的话题仍旧继续。对于复读生相信大家一定不陌生,复读生有很多类,比如有成绩优秀,没有考入理想的大学;有发挥不正常的落榜生;有学习习惯不好,成绩较差的学生;有严重不良习惯如迷恋上网、贪玩成绩差的学生。于是他们成为了高四、高五生、高六生。。。。。。
高考之后,便是漫长等待。等待也是一件折磨人的事儿。考生会幻想自己鱼跃龙门,踏进名校;也会从噩梦中惊醒,梦到自己名落孙山。他们就是在这样的复杂情绪中等来自己的成绩。
而后尘埃落定,有的学生终于进入了心目中的理想学校;有的却越考越差;有的因为过大的差距,心理 一时承受不了而采取了极端方式来逃避,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死亡让他们解脱,留给父母 的是无限的悲痛。
补习 班的天“并非校园民谣《同桌的你》里的天‘总是很蓝’,蓝天只属于大学,补习班的天一年四季都阴着,夏天溽热,像是傍晚时分雷阵雨即将到来,潮湿,压抑,让人无法忍受又只能挨着;而冬天极冷,人生和未来都冰到了极点。
对很多人尤其是农村孩子而言,高考制度纵有千般恶,然而它还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渠道,上大学可能是他们唯一可资利用的上升资源。家人、老师在耳边的声声教导,让孩子从小便意识到,只有高考,才能让自己走出大山,摆脱世代为农的命运。于是学习、学习、再学习,便成了中小学时代的主旋律你别无选择。
过来人都知道,在备战高考的压抑氛围下,每个备考生的精神都高度紧张。“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提高一分,干掉千人”、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之类的“励志”口号,虽说雷人,又何尝不是那些渴望改变命运的备考生之心声?
尤其是对那些几次复读生而言,“没有青春再来一年,已经无路可退了”。这是他们实现逆袭的机会,怎能不战战兢兢?于是,挤压在心理的压力越来越大,焦躁不安时刻伴随着他们,当这种不良心理情绪得不到适当排解的时候,就走上了极端。
爱贝小编寄语:复读生之死,除了制度的不堪之外,更多的是否还是个体的无力呢?其实人身价值的体现有很多方式,并不是只有高考,就算高考好也不能代表什么。复读生之死,同时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父母、老师、社会应该如何引导孩子正确看待高考,如何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价值。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