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北京 > 成长话题 > 家庭教养 >
孩子的好口才是怎样培养出来的?
时间:2013-07-24 17:37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为什么孩子在不熟悉的人面前常常不敢于表达自己?专家长专家认为,这是因为孩子的不自信,让孩子担心自己的表达不能得到别人的认同,从而不敢表达。

为什么孩子在不熟悉的人面前常常不敢于表达自己?专家长专家认为,这是因为孩子的不自信,让孩子担心自己的表达不能得到别人的认同,从而不敢表达。要想让孩子能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首先要树立的是孩子的自信心。

一个真正自信的人是怎样的呢?专家表示,真正自信的人能清楚地知道自己在整个系统中的举足轻重,不需要通过做什么事来让别人认同自己,而只凭自己向上的内在需求去做事。很多孩子在父母面前与在不熟悉的人面前的表现不同,就是一种不自信、内心不安的表现。而孩子自信的培养,与父母的互动有着直接的关系。

要让孩子从“怕说”到“敢说”,首先父母要放下对孩子语言表达的要求和期待。很多父母都会有这样的心理:“我自己在这方面做得不好,我希望孩子做得比我更好。”于是这种期待无形中变成了对孩子的否定和压力。因此父母要放下这些期待,代之以支持。当孩子有一点点进步时,马上肯定和鼓励他。“孩子的调整是有一个过程的,父母要看到孩子在每个阶段的闪光点,并通过肯定和鼓励去强化它。”

 

孩子的好口才是怎样培养出来的?
 

专家认为,培养孩子“敢说”,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否定和打击孩子。经常受打击而很少得到鼓励的孩子会产生这样的错觉:“我是一个能力不足的人。”因此当孩子遭受挫折时,家长应该用鼓励来代替责备。“没关系,宝贝下次会做得更好。”家长在这样鼓励孩子后,要仔细地去洞察孩子的心,按照他们的心理需求去赞赏孩子,信任孩子,并给予热切的回应和正确的帮助。

训练从“敢说”到“会说”

孩子从“怕说”变成了“敢说”,还要“会说”。“会说”,当然少不了规范的语言教育。良好的母语基础,是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不断提升的前提。这包括正确读准字词、运用词汇、连词成句的能力,以及运用恰当的情感表达的能力等。

爱贝小编表示,要提高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首先家长要用规范的语言与孩子多说话。说什么呢?专家说,只要家长在与孩子互动,就可以不停地对生活进行事无巨细的描述。“不管孩子是否能听懂,只要有人在他身边一直不停地说,孩子就会进行潜性吸收,有一天他的语言才能就会爆发。”专家说。

讲故事是打好语言基础的重要方法。首先让孩子多听一些生动有趣又富有哲理的小故事,可以让孩子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带领下,帮助孩子培养语感,增强口语表达的能力,同时还能明白一些人生的道理。接着,可以让孩子在熟悉故事以后,尝试复述故事的内容,并融入自己的理解和情感。“讲故事是一种能提高孩子多方面素质的手段,它不仅能锻炼孩子的口才,还能练孩子的胆儿。”小龙人故事大王培训学校的创始人“故事奶奶”胡颖说。,很多原来沉默寡言,或吐字不清,甚至有口吃的孩子,都在故事的陪伴下,成为了一个能说会道的人,也成为了一个自信快乐的人。

除了讲现成的故事,家长在平时也要启发孩子多讲讲自己的故事,如问问孩子“今天在幼儿园发生了哪些好玩的事让你印象深刻?

积累从“会说”到“能说”

夸夸其谈的口头演讲,绝对不是临阵磨枪能磨出来的,而是一门需要多年修炼的硬功夫。要有好的口才,当然少不了各方面知识的积累以及逻辑思维的训练。因此,要想让孩子练就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还需要从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入手,绝非一日之功。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多阅读,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或者多带孩子去旅游,看看外面的世界,多方面吸取知识。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

分享到: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匿名评论?也可先注册登录,或选择快捷登录: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