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北京 > 成长话题 > 儿童健康 >
把握住教育孩子的基点
时间:2013-09-13 13:47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孩子正是打基础的时期,应全面开发、提高孩子的各种能力,不能只顾一点而忽视其他,让孩子成为一个“跛足人”,这不利于孩子的长远发展。

父母对孩子的家教直接关系到宝贝日后的性格和做事态度。殊不知 家教中是有些禁忌不能犯的,如果一旦踏入雷区,岁孩子造成的后果是很严重的。请父母们分清家教中的红绿灯,让孩子在正确的引导中成为一个身心健康向上的人。

告诉孩子一些规则,而且让孩子明白规则的意义。不要企图用规则控制约束孩子,更不能希望规则就能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规则一开始,孩子不会明白,所以家长要通过具体的事例让孩子理解其中的意义。我们可以给孩子订规则,但最好不要随意改变规则,这样会让孩子无所适从。
过分严格会对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伤害,特别是打骂教育,更不是管教孩子的好方法,因为这样只会出现两种后果:要么孩子会更叛逆,要么会产生恐惧心理。而过分溺爱会使孩子从小养成一些坏习惯,丧失独立能力。这些都不是教育孩子的正确理念。
妈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注意爱孩子的方式,要把握一个度。在适度的范围内,该严则严,该放则放,进退自如。极端的严格或溺爱的方式,都对孩子的成长不利。
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也有自己的思想和自尊,妈妈在孩子面前,要像朋友一样说话、相处,不要给孩子造成距离感,这样孩子才愿意说出自己的想法,母子通过相互沟通才能平等对待孩子,把他作为一个正常的能思考、懂合作的人,像朋友一样和他交谈,他会理解你的,并且会很配合你的要求。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妈妈要根据孩子自身的特点来培养孩'子,不能看别的孩子怎么样,就要求自己的孩子也这样。
对孩子的教育要因材施教,两千年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实施了这个理念并证明了它的正确性。孔子根据学生的资质和心理、思维的不同特点而施教,可谓变化无穷。后人叹服“夫子教人,各因其材”。这对今天的教育仍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妈妈不能只看重孩子的分数,如果认为学习的目的就是拿高分,很容易造成“高分低能”的现象。妈妈应该认识到:分数不能决定一切,孩子的发展应是全方位的。考试成绩只是孩子一个阶段学习效果的体现,孩子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才是学习的终极目标。教育要有规则,但规则不能随心所欲而制订。对孩子严爱有度,把握好规则。便是教育成功的一半了。
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经历中,都有各种各样的感受。可以说,若是从某个角度老说,每个家长都是很好的教育者。家长爱孩子,天经地义,虽然方法方式不一样,但是目的都是一个。希望孩子成才有出息。出发点是好的,过程也夹杂了很多酸甜苦辣,但最终结果是否都如人愿呢?孩子朝着希望目标发展,家长感觉成功的喜悦,可谓是教育成功;但是另外一部分家长则认为自己是个教育的失败者。无论成功与失败,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那就是不要忽略自己教育孩子的基点,也就是自己给孩子定的标准底线。说得通俗点,就是不要让孩子在你这里得寸进尺。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

分享到: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匿名评论?也可先注册登录,或选择快捷登录: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